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1 01:38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这是一首极负盛名的词,是贺铸晚年退隐苏州横塘时所作。从表面上看,这首词似乎是在写对一位美丽女子的相思之情,实际上是抒发作者郁郁不得志的“闲愁”。夏承焘先生《论词绝句》认为贺铸“铁面刚棱古侠俦,肯拈梅子说春愁”,算是抓住了问题的实质。(“铁面”,叶梦得作《贺铸传》,谓其人“长七尺,眉目耸拔,面铁色”。“刚棱”,刚毅有棱角。“古侠俦”,古代豪侠之流。“拈”,以指取物。“肯”,那肯。“梅子”,指此词,因词中有“梅子黄时雨”句,时人呼为“贺梅子”。)

上片写相思之深。

起始二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写“美人”(自己所追求的目标)可望而不可即。“凌波”,语出曹植《洛阳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形容美人步态的轻盈。“横塘”,贺铸的住所。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云:“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问。”这两句是说,自从目送美人离去之后,她那轻盈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到自己的横塘住处来过。“目送”本已写出了词人一见倾心的深情,再着一“但”字,就更加传神了。它不仅写出了词人如痴如醉的眺望、凝视的神态,同时也包含着对于美人只能“目送”而不能挽留的惆怅之感。

接着“锦瑟华年谁与度”一句,是揣度性质的自问,也是思慕时一种痴情的表现。这句意思是说,她正当青春年华之时,是同谁一起度过的呢?

下面三句,上承“谁与度”,是词人自己作的回答: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从她住处的月台花榭到住处内的琐窗朱户,除了春天能去之外,大约就没有任何人去了。“只有春知”,说明自己不得而知。词人爱慕她,却没有春光那样常常与她相伴的幸运,情意难通。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词的上片,从“目送”写到遥想。下片再写到所引起的“闲愁”。

过片两句:“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冉冉”,是缓慢流动的样子。“蘅皋”,指生长有香草的水边,在这里是词人曾经会见那位美人,也是词人现在徘徊瞻望的地方。“彩笔”,是用典。据《南史.江淹传》的记载,江淹因得到了一支五色笔,写诗多美句,后来梦中见到郭璞,向他讨还了这支笔,于是文思大不如前,当时人说是“江郎才尽”。而这里词人却是富有才华的,他面对飞云和长满芳草的“蘅皋”,题写了令人肝肠寸断的佳词美句。由此又令人联想起江淹《休上人怨别》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诗句的意境。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一股怀才不遇的愁闷。

词的最后四句,正面点出“闲愁”,先以“几许”提问,引起读者的注意,然后接连推出三个比喻作答: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诗词有以山喻愁的,如杜甫的“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赵嘏的“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也有以水喻愁的,如李颀的“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的“落红万点愁如海”等。而贺铸在此则一连叠用烟草、风絮、梅雨三种事物来比喻“闲愁”的弥漫无际,实属奇警。这里既是比喻,又是写景,而且因景见情,烘托气氛,表现出愁思之深。如果作者仅仅把闲愁比作春草、柳絮、雨,那就还不够味;这里所说的春草是烟雾笼罩的春草,而且有一川(满地)之多;柳絮是随风飞扬的柳絮,而且满城皆是;雨又是黄梅季节(春夏之交)的蒙蒙细雨。这样就把“闲愁”这种谁都难以把握的抽象的情绪,通过多种具体而生动的景物,形象地表现了出来,既可以感觉得到,又可以看得见。这种手法极为当时人欣赏,词人因此博得了“贺梅子”的雅号。据说当时的著名诗人黄庭坚曾手抄此词,放在案头,常自吟味,并寄诗给作者,称赞说:“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由此可见其词誉之高。

总起来看,这首词无论是在思想寄托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是值得重视的。

全词借怀恋美人来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闲愁”,用笔含蓄,语言典丽,意境优美,其中暗用了《洛阳赋》、《锦瑟》、《江淹传》等不少典故,而又不着痕迹,妥帖自然,尤其是巧妙地运用了设问、比喻等手法,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赏析

更多贺铸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