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四首·何处哀筝随急管》赏析-李商隐的诗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21:28

无题四首·何处哀筝随急管作品原文

无题四首 (其四)

原文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无题四首·何处哀筝随急管》赏析-李商隐的诗

无题四首·何处哀筝随急管作品赏析

在李商隐的无题诗中,这首唯一的七古是别具一格的。

开头两句好像只是描写环境,人物并没有出场,但景物描写中隐含着人物的感情活动。“哀筝随急管”,不只表现出急管繁弦竞逐的欢快、热烈和喧闹,也透露出听者对音乐的那种撩拨心弦的力量的特殊感受。照一般的写法,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樱花永巷垂杨岸,哀筝急管相驰逐”,现在却以“何处”发问领起,先写闻乐,再写乐声从樱花盛开的深巷、垂杨轻拂的河边传出,这就生动地表现了听者闻乐神驰、按声循踪的情状。明汤显祖《牡丹亭》中伤春的杜丽娘有两句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用来解释这两句诗的意蕴,倒是非常恰切的。

三、四两句写“东家老女”婚嫁失时,自伤迟暮。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说:“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指女儿)。”可见东家老女之所以嫁不售,只是由于家境贫寒。这两句的句法也很特别,先推出人物,再拉开一幅丽日当天,春光将暮的图景。不用任何说明,读者自能想见容华绝世而婚嫁失时的东家老女面对这幅图景时那种触目心惊的迟暮之感。清冯浩说第四句是“神来奇句”(《玉谿生诗集笺注》),可能正是感到了它的这种奇妙的比兴作用。

五、六两句掉笔写另一人物。历史上的溧阳公主是梁简文帝的女儿,嫁侯景,为景所宠。这里不过借用这个名号作为贵家女子的代称。同样是阳春三月,丽日当天,一边是年长难嫁,形单影只;一边却是少年得意,夫妇同游。这幅对比鲜明的图景,显示了两种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截然相反的境遇。

结尾写东家老女归来后的情景。暮春三月、芳华将逝的景色,丝管竞逐、赏心乐事的场面,贵家女子得意美满的生活,益发触动她的身世孤孑之感,增添内心的苦闷与哀怨。“卧后清宵细细长”,在寂寥的长夜中,该有多少痛苦的回忆、焦急的思虑和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慨!这一切心理过程,都只用“展转到五更”一语轻轻带过,用笔极简。末句以不解人的感情的梁燕犹“闻长叹”,反衬东家老女的痛苦心情却无人理解与同情,侧面虚点,倍觉隽永而有余味。

以美女的无媒难嫁,朱颜的见薄于时,寓才士不遇的感慨,屡见于历代诗家的篇什。这首无题从内容到写法,都很容易使我们联想起三国魏曹植的《美女篇》《杂诗》(南国有佳人)以及其他一些比兴寓言体作品。不妨再看一下诗人的《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中一段寓意显明的描写:

榆荚乱不整,杨花飞相随。

上有白日照,下有东风吹。

青楼有美人,颜色如玫瑰。

歌声入青云,所痛无良媒。

少年苦不久,顾慕良难哉!

这段文字,脱胎于曹植的《美女篇》,显系托寓政治上的不遇。“无良媒”的“美人”和这首无题中“嫁不售”的“东家老女”,不正是同一类型的虚拟假托人物吗?所不同的,只是这首无题中设置了一个对衬的“溧阳公主”,在鲜明的对比中更加突出寒士的落拓不遇和贵显子弟的仕宦得意而已。清薛雪说:“此是一副不遇血泪,双手掬出,何尝是艳作。”(《一瓢诗话》)可谓知言。

李商隐的无题,以七律为主要形式。这类无题,以抒情的深细婉曲,意境的含蓄朦胧为主要特色,多取抒情主人公内心独白的表达方式,很少叙写事件、人物和客观生活场景。这首七古无题却不主抒情,不作心理刻画,以第三人称的表达方式,描写出一幕有人物、有事件的生活场景,诗的旨意就寓含在生活场景之中。语言也明朗通俗,富于民歌风味,与七律无题那种华美而富于象征暗示色彩的语言显然有别。

(刘学锴)

【相关阅读】

更多李商隐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