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赋作品原文
牛赋
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牟然而鸣,黄钟满脰。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往来修直,植乃禾黍。自种自敛,服箱以走。输入官仓,己不适口。富穷饱饥,功用不有。陷泥蹙块,常在草野。人不惭愧,利满天下。皮角见用,肩尻莫保;或穿缄滕,或实俎豆,由是观之,物无逾者。
不如羸驴,服逐驽马。曲意随势,不择处所。不耕不驾,藿菽自与。腾踏康庄,出入轻举。喜则齐鼻,怒则奋踯;当道长鸣,闻者惊辟,善识门户,终身不惕。
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
牛赋作品赏析
这是柳宗元所撰的一篇短赋,柳宗元撰有“九赋”与“十骚”,《牛赋》就是“九赋”之一,具体创作时间失考。柳赋大多作于贬谪时期,这篇赋作于作者谪居永州时。文章所表现出的讽刺与不满,与其被贬谪的经历和生活有关。
永贞元年(805),为期不到两百天的永贞革新失败,以王叔文为中心的政治集团遭到了皇帝的打击。王氏赐死,处于这一集团中的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政治生涯受到极大的挫折,并从此再也没有被重用过,最终病逝柳州。彼时的永州被视为瘴疠之地,生活条件较差;政治的迫害加上环境的艰苦,让柳宗元的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人生的失意打击,为其文学作品增添了许多情感色彩,譬如对时俗的讽刺针砭,对自身命运的哀叹自伤。而《牛赋》正是这样一篇作品。
赋文开门见山提出一个几乎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当人们把思维转移到牛身上之后,他开始对牛进行描述,其用心在于通过选词用句,让人们清晰准确地认知到牛的形象,进而也让人对牛所代表的意象、品格有所体悟。柳宗元四字一句,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和朗朗上口的韵律,展现出牛的忠厚稳重、正直善良的形象。在对牛的描写中,作者以“黄钟”之音来形容牛的鸣叫声,一方面极为贴切形象,另一方面,“黄钟”是所有音律的标准音,是处于低音与高音之间的“正音”,此处用通感的方式,以音律来展现牛的稳重和正直的形象。
作者从牛的外表、叫声、耕作时的状态着手,用生动简洁的笔触展现了牛的外在形象。复又描述牛善良而可贵的内在:对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天下稻谷虽然都是它耕作出来的,但它却一粒不食,全心造福人们。可是,这样一种忠厚纯良的动物,人们是怎样对待它的呢?人们得到好处,非但丝毫没有想到牛的功劳,反而还要将牛杀害,以供己用。与牛的善良相比,人是多么的不知感恩,残忍自私!
赋文有两层对比,人与牛的对比,只是一个小部分。作者想着重对比展现的,是牛和驴的差别。和牛的形象相反,驴是瘦弱的,跟在跑不快的马后面。可是这驴弱虽弱,却没有立场,还极能作怪。作者用区区五十六个字,将驴的轻浮无礼、无耻无能的形象展露出来。可就是这样一个人见人恶的东西,却因为“善识门户”而一辈子生活无忧。像驴这样,能容纳它的“门户”不会是什么正直的所在,而“善识”也不过是驴趋炎附势的反语讽刺罢了。
动物的意象,在许多文学家笔下,其实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折射。牛与驴是世人再熟悉不过的动物,作者选择它们来进行描写、对比,用意在于以动物的形象来自况与比拟,透过人、牛、驴三者的关系暗讽当时的现实。像牛一样忠正良善的作者,想要经世致用,却被统治者无视其政治才华和忠诚之心,丢到偏远之地;而朝堂内外,宦官小人得志,像驴一样横霸无忌。牛和驴的待遇体现了人的无能障目;而唐代当时的官场现实又何尝不是皇帝亲小人远贤臣、任拙罢贤的昏庸无能的反映?只不过,这一切不可明言,只能用比喻的形式抒发出来。
宋人严羽在其《沧浪诗话》中曾说:“唐人惟柳子厚深得骚学,退之、李观皆所不及。”《牛赋》鲜明体现出柳宗元对屈赋之传统和精神的继承,它在形式上借用意象比拟抒怀,情感上抒发了内心的不满、自伤。同时,这篇赋文还带有几分寓言之风。通篇虽四字一句,柳氏却毫未因此受限,反而极善于用字造词,语句短小有力,形象鲜活,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读之令人对牛生起同情与怜悯之心,而对驴深感厌恶。
牛虽忠直无私,但命运却很坎坷。说来不公平,但却也是无可奈何的现实。自比为牛的柳宗元最终也只能聊以“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来宽慰自己。
(钱、方)
牛赋作品注释
1、黄钟:乐律十二律中的第一律,此处用以形容牛的叫声。
2、脰(dòu):脖子。
3、隆曦:阴晴。
4、修:修,长。
5、服:驾,拉车。
6、富穷饱饥:此处富与饱作使动用,使穷人富,使饥者饱。
7、蹙:踩踏。
8、惭愧: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
9、肩尻(kāo):肩膀和屁股。借指人或牲兽的全体。
10、缄滕:绳索。
11、俎(zǔ)豆:古代祭祀时盛祭品的器皿。
12、藿(huò)菽(shū):豆类植物。
13、齐(jī):通“跻”,升。
14、惕:担心,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