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1 01:26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这首词时(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作者已六十五岁,在镇江知府任上。他出任镇江知府,是要为抗金救国出力。但是当时南宋权臣韩侂胄主张北伐,起用辛弃疾等抗金人士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声望,捞取政治资本,并不认真准备北伐,也不真正重视辛弃疾提出的策略。后来,韩侂胄竟借故将辛弃疾调离镇江,不让他参与北伐大计。词人感到抗金理想难以实现,在他登上北固亭放眼远望的时候,不禁怀古伤今,触景生情,于是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词的题目是“京口北固亭怀古”,所以它所引用的历史故事,多发生在京口一带。京口,即今江苏省镇江市。

词的开始从孙权写起:“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古江山”,指京口这个千古形胜之地,如《南乡子》词所说“满眼风光北固楼”。词人由这个千古形胜之地很自然地联想到与此地有关的历史上的千古风流人物孙权。“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处觅英雄孙仲谋”的倒文,这里是为了适应词平仄格律的要求,语序上不得不做的调整。“觅”,寻找。“仲谋”,孙权的字。孙权为三国时吴国皇帝,曾建都于京口。曹操有一次南征孙权,隔江看见东吴军容严整,大为叹赏,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意为孙权能出色地继承他父兄的事业。这开头两句是说:大好江山,千古如故,可是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却已无处可寻了。所以作品接着说: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即歌舞用的楼台。“风流”,这里指英雄人物的业绩和流风余韵。这两句意思是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东吴的繁华盛况和英雄事业,都在风吹雨打中荡然无存了。“总”字有“归根结底”之意,历史无情,千古没有例外。作者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中所说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也是这个意思。

以上对孙权的追怀、仰慕,包含了作者“江山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接着,又写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用“斜阳草树”来形容刘裕住过的地方,是因为这是作者登楼所见的实景。这三句说:在夕阳映照之中,在那个草树杂生的普通街道,传说就是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寄奴”是刘裕的小名。为什么用“寻常”来形容“巷陌”?那是为了强调刘裕出身低贱,并不是什么贵族大家子弟,可他后来却做了东晋的将军,终于代晋为帝,建立了刘宋王朝。所以接下去作者写道: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句突出了刘裕的英雄气概。“金戈”,指拿着武器。“铁马”,指跨着战马。“金戈铁马”,即指驰骋疆场,带兵作战。“气吞万里”,在这里有威震中原的意思。刘裕曾渡江北伐,先后灭掉了当时的南燕和后秦。可见,这三句写刘裕“气吞山河”的威风豪气,是有历史根据的。

以上是词的上片,作者通过追慕孙权、刘裕这两位古代英雄,寄托了自己抗金复国的希望。如果说作者对孙权是深切的怀念,那么,对刘裕则是热烈的向往了。孙权坐断东南是“守”势,刘裕兴师北伐是“攻”势。相比之下,后者更了不起。所以作者在写到刘裕的时候就用“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词句进行了热情的赞颂。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但是北伐任务毕竟是艰巨的,决不能草率从事,而当时韩侂胄的行动恰恰存在着这样的危险。所以词的下片一开始,作者就又举出了南朝宋文帝仓促出兵招致失败的史实,作为教训,提醒韩侂胄不要重蹈覆辙: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刘裕的儿子)的年号(424—453)。据《宋书.王玄谟传》的记载,宋文帝轻信王玄谟,草率北伐,一心想封狼居胥(狼居胥山在今内蒙西北,汉代霍去病曾追击匈奴至此,封山而还),结果大败,敌军追到江边,宋文帝大惊失色。“仓皇北顾”,急急忙忙南逃时回望追兵。这三句说的就是这件事。大意是说:宋文帝元嘉之时北伐,草率经营,结果兵败,直落得手忙脚乱狼狈逃回的下场。明明大败而归,不说“输”得,而说“赢”得,颇富有讽刺意味。词人是借用这一历史事实,来警告当时的宰相韩侂胄的:如果不接受历史的教训,草率用兵,也只能落得个“仓皇北顾”的下场。后来,事实证明了辛弃疾的看法是完全正确的。由于韩侂胄好大喜功、轻举妄动,1206年的北伐遭到比刘义隆更惨痛的失败,韩侂胄也因此被诛杀。

在回忆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兵败“仓皇北顾”的历史后,作者笔锋一转,又从自己方面来寄慨: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于绍兴三十二年(1162)由北南下,到开禧元年(1205)做镇江知府写这首词时,前后已有四十三年。当年“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水调歌头》),如今已是“红日又西沉,白浪长东去”(《生查子》),自己已到了垂暮之年。今天登高望远,四十三年前南归时,扬州一路烽火漫天的情景,犹历历在目。四十三年前山河破碎,狼烟遍地;四十三年后的今天,国势更衰微了。

南宋的不抵抗主义,带来了令人目不忍睹的现实:“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可堪回首”是反问语气,就是不堪回首的意思。“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神鸦”,指吃庙里祭品的乌鸦。“社鼓”,指古代社日里迎神祭祀的鼓声。这三句是说,往事是不堪回想了。四十多年,空谈恢复,人们抗金意识逐渐模糊了。如今,在异族皇帝庙前,乌鸦争食,社鼓咚咚,祭神活动正热烈地进行,看不到一点抗战的气氛。词人面对这样的现实,感到深深的忧虑。他多么希望能改变它,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抗金北伐效力,于是写出了最后三句: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是凭借谁、靠谁来探问的意思。“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善于用兵,屡立战功,晚年被排挤到魏国。后来秦急攻赵,赵王想起用廉颇,但不知他健康与否,于是就派人去看看。廉颇很想为祖国继续破敌立功,就当着使者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能够打仗。但是使者已经接受了他的仇人郭开的贿赂,假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还很能吃饭,但和我坐了一会儿,就上了三次厕所。赵王听了,信以为真,认为廉颇确实年老不中用了,就没有起用他。词人这里以廉颇自比,说自己虽然已有六十五岁,但还有廉颇那样老当益壮的雄心,可实际上晚年的境遇还不如廉颇。因为廉颇虽老,赵王还派使者去探问,而自己却连探问的人也没有。“尚能饭否”这个结尾,出以问句,尤显悲壮。作者的忠愤之情溢于言表。

总的来看,这首词通过登览怀古,表达自己坚决抗金而又反对草率出兵的正确主张,同时抒发了作者老当益壮而报国无路的悲愤之情,内容丰富,思想深刻。

在表现手法上,这首词也有它的独到之处,最突出的一点是多用典故。用典多,究竟好不好?这要看它用得是否自然妥帖。本词用孙权、刘裕、刘义隆以及佛狸祠等典故,都与京口和指斥时事密切相关,末尾用廉颇善饭一典,也与自己的处境吻合,所以这首词用典虽然很多,而且是典连着典,典套着典(由王玄谟连到拓跋焘,亦可称“典外之典”;刘义隆的典故里还套着霍去病的典故,亦可称“典中之典”);但不显得堆垛累赘,反而加强了词情的表达,丰富了内容,增强了气势,达到了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效果。如果没有这些典故,词人那种沉雄的气韵和郁塞的感情是难以表达的。至于岳珂(岳飞的孙子)说此词“微觉用事多”(即用典多),恐非公论。辛弃疾听到岳珂的意见后,一方面说“实中余痼”(认为用典太多是他的一个老毛病),但“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后来经过反复考虑,还是没有改动),这也正说明本词中“用事”是恰到好处的(见唐圭璋《宋词纪事》引岳珂《桯史》卷三)。

二是多用对比手法。如以孙权抗击曹兵与现实朝中无将的对比,突出了自己的忧虑以及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以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其子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的对比,突出南宋当局应该学习的对象以及应当引以为戒的历史教训;以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说明南宋长期向金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致使人民斗志松懈,如此等等。通过这些交互重迭的对比,大大增强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明人杨慎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词品》)是有根据的。此词即使不算辛词第一,也算得上辛词中的上乘。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赏析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