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点火樱桃》赏析-辛弃疾的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18:52

满江红·点火樱桃作品原文

满江红·点火樱桃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䕷如雪。

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

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

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

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满江红·点火樱桃》赏析-辛弃疾的词

满江红·点火樱桃作品赏析

辛弃疾的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式而论,可分为直抒与曲达二类。直抒者,矢口直陈,议论滔滔,悲壮之怀,慷慨之志,和盘托出,绝无隐蓄,并不假借外物,无关乎比兴寄托。曲达者,心有难言之隐,鉴于作者自己的险恶处境和当时的社会条件,不愿将心事直接剖露,而借山水花鸟以发骚人墨客之怨,托恋情闺思以寓孤臣逐子之感。本阕即属后一类。全篇的中心,是写词人因春归而思家的哀怨情绪。词的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也无其他背景材料可参,但细玩其语意,似是稼轩中年政治失意、厌倦宦游生涯后的思归之作。

上片即景伤春。词人的艺术触觉是十分敏锐的:他既欣赏江南之春的美好,又痛惜江南之春的不久长。在他的笔下,暮春的景致是何等地迷人眼目!“点火樱桃,照一架、荼䕷如雪”二句,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读者的眼前。一株株樱桃,果实累累,红得像着了火;一架荼䕷正盛开着白雪般的花朵,与火焰般的樱桃相映衬,整个园林红装素裹,分外娇艳。“春正好”是一句简洁深情的赞语。春天好,好就好在生机勃勃。春笋穿破了长满青苔的土阶,蓬勃地向上生长;春燕引领着幼雏,在缓缓地飞翔;流莺呼朋唤友,娇音恰恰,就像奏响了一首首春之抒情曲……可是好景不长,恰如前人的名句“开到荼䕷花事了”所标示的,高潮一过,春姑娘就要归去了,留也没法留住。也许正是因为预感到春之短暂,乳燕才飞得没有兴致,其翱翔之力“弱”了下来;那些自在的流莺,也因此而歌声不畅,它们的啼音竟然使人有“怯”的感觉。燕之“弱”,莺之“怯”,其实都是词人伤春心理的外化。读者切莫责怪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怎么会沾染上小儿女的伤春感怀,辛稼轩这里别有满腹心事。对于一个政治理想落空、在现实生活中屡受挫折的人来说,春归岂不是象征着希望破灭!自然景观的变化和季节的无情推移,牵动了词人满怀的愁恨,于是他向春天发出了怨愤之语:“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这三句与作者的名篇《祝英台近·晚春》的结拍“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用语和含义都很相似,只是这里语调更为急促,意思更为直截一些。作者似在对空呼喊道:千愁万恨,都是你春天给引出来的;如今你自个儿走得利索,却把愁留给人不管了,你可知我已经愁肠千结,无法开解!这一串怨春之语,无理之极,然而有情之极,“肠千结”三字,尤能夸张地表达出词人抑郁不堪的繁乱心绪。

词的下片,具体而细致地抒写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换头的四个三字句:“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承“肠千结”一句而来,点明词人内心所郁积的,并不是春花秋月的闲愁,而是怀念家山的深沉悲痛。词人登高楼而远望家乡,无奈千重万叠的春山遮断了望眼,茫茫无边的烟波阻隔了归路。这春山、这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的抗金恢复大业所遇到的重重困难!接下来“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二句,愁怀浩渺,语意悲怆,英雄的孤独感拂拂生于纸面。所谓“古今遗恨”,按字面之义自然是指从古至今的恨事,但怀古是为了伤今,因而这里的“古今”,偏重于指“今”。今之恨,莫过于中原失陷、祖国分裂之恨。由此可见,这两句是向人们说明:词人之“恨”的内容,决非一般文人士大夫风花雪月的小恨,而是深沉悲痛的家国大恨;而词人为雪此大恨而奋斗,知音稀少,此恨几乎无处可以倾诉,这又是自己满腔愁恨之更深一层者!紧接“蝴蝶”二句,化用唐人崔涂的“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一联而变其意。《庄子》上说,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后来文人就将做梦称为“蝴蝶梦”。千里梦,指自己的思乡梦。子规的叫声像是在说“不如归去”。这两句,是就情造境的哀婉之笔,以深夜不寐的痛苦情景,来将上文所抒写的内容进一步向广阔的时空延伸。一个“不传”,一个“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使得这两句比崔涂原诗更为凄切地传达出思家念远之悲。还须指出的是,从作者的生平、思想及上文的“古今遗恨”等来综合判断,这里的所谓思家,不是思念其江南地区的寓所,而是思念远在北方金人统治之下的山东济南老家。全阕的结拍云:“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声声”,承“子规叫断”而来,可谓善于呼应,构锁严密。“劝人归,归难得”二语,修辞学上称为“顶真格”,其用在于文气贯通地倾泻自己的苦痛之怀。这里以情语结束,但由于与前面的形象描写相联系,并且语意真挚感人,所以这个结尾仍然富有韵味,令人对这位爱国志士有家难归的痛楚油然而生共鸣之感。

此词以春景为触媒,充分融进了身世家国之悲,是一首有政治内容的抒情佳作。它之所以能打动人,不仅在于饱含真情,还在于作者避免了干巴巴、直通通的诉说,而在生动鲜明的意象描写中创造了幽远深邃的抒情境界。作者尤善选取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和画面来进行渲染描绘,使自己的深曲细腻之情从这种渲染描绘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在成功地抒发政治情怀这一点上,稼轩词中这一类以清丽幽婉见长的篇什,和他那些以雄豪壮阔取胜的代表作,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扬忠)

满江红·点火樱桃作品注释

1、龙孙:竹笋的俗称,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引《笋谱杂说篇》:“俗间呼笋为龙孙。”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