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作品原文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作品赏析
根据词意推断,这首词可能是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先后上《美芹十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疏》《议练民兵守淮疏》《九议》,希望朝廷消除苟安思想,反对妥协投降,积极做好准备,收复中原。但弥漫着屈辱苟安空气的南宋朝廷,根本不理睬作者这些积极可行的建议。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的一腔忠愤,只能倾泻在词里。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词人的心声。
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这首词艺术上最主要的特点。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与词人高尚的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所构成的矛盾有着密切的联系。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南归之后却遇到种种挫折,自己这种“未尝一日忘”的理想不能实现,在痛苦与愤懑之中蹉跎岁月,虚掷青春。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满怀无法排遣的悲愤,对着皎洁的月光,想到月宫中长生不死的嫦娥,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王逸说屈原写《天问》是“以渫愤懑,舒泻愁思”(《天问·序》)。辛弃疾对月发问,也同样表现了内心的愤懑、愁思,展示了一个有抱负、有才干而不被重用的英雄的内心矛盾。
如果说上阕还只是词人感到年复一年,时光虚度,无可奈何而发出的人、仙对语,那么,在词的下阕,词人就鼓动自己想象的翅膀,飞驰天外,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这一神话传说的运用,虽然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有趣的是,作者在另外两首中秋赋月的《满江红》(“快上西楼”“美景良辰”)中,也表现了同样的思想,希望吹散、撕裂遮月的浮云、帷幕。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很显然,这遮住月光的桂树、浮云、帷幕,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周济《宋四家词选》谓:“桂婆娑”“所指甚多,不止秦桧一人”。周济指出“桂婆娑”有象征意义,是颇有见地的,但仅指反对收复中原的投降势力,却是不够的。要知道词中的婆娑桂树,是在作者翱翔长空,“直下看山河”之后而产生斫去之想的。作者在长空俯视的山河,不仅是南宋王朝的地区,还应当包括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大片土地。作者是盼望整个大地清光照耀的。因此,这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既指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这才是符合作者的思想实际的。我们还应注意到,文艺作品的形象所展示的客观意义,往往超出作家的主观创作意图。从这一角度来说,这首词的艺术形象所展现的意义,就是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在艺术效果上,它加强了“人的生活的意志,唤起他心中对于现实、对于现实的一切压迫的反抗心”(高尔基《我怎样学习写作》),激起人们改变现实世界的斗争勇气。
在结构上,词的上阕以一问紧紧收住,过片却忽发奇想,出人意表。看起来,跳跃较大,但“白发欺人奈何”之问,紧接着金波转动,时光不断流逝之后;而先有凌空下视山河,才产生斫桂之想,又层次清晰地表现了思绪的脉络。这种结构上的大开大合与思绪的贯联相结合,恰好反映了词人以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
不仅如此,词的艺术境界、气象、风格,都和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飞镜明丽,金波泻影,长空万里,构成了一幅瑰丽而宏大的艺术境界。把酒问姮娥,乘风凌太虚,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其气象是何等磅礴,形象是何等飞动。
总之,这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邱俊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