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立春日作品原文
汉宫春·立春日
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汉宫春·立春日作品赏析
辛稼轩是在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从金国归于南宋的,根据这首词中“年时燕子”一句,知其为南归后不久所作。南归之初,他寓居京口(镇江),可能此词即作于该地,因而此词也可能是他归于南宋后的第一首词。
此词上阕,通过立春时节景物的描绘,隐喻当时南宋不安定的政局。开头“春已归来”三句,点明立春节候。按当时风俗,立春日,妇女们多剪彩为燕形小幡,戴之头鬓。故欧阳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钗头燕已来”之句。“无端风雨”两句,既指自然界的气候多变,也暗指南宋最高统治集团,在金兵刚从淮南撤退之后,还惊魂未安,举棋不定,宛如为余寒所笼罩。“年时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联想到这时正在北飞的燕子,可能已经把他的山东家园作为归宿了。“年时”即去年,这说明作者作此词时,离别他的家乡才只一年光景。“浑未办”三句是说作者自身新来异乡,生活尚未安定,连旨酒也备办不起,更谈不到肴馔了,意即枉自过了这一佳节。
下阕仍以情景交融之笔,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忧国怀乡之情。“却笑东风从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东风就会忙于吹送出柳绿花红的一派春光。此下一转,说东风还会忙里偷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语虽虚拟,实含苦心,反映出作者亟愿乘时报国,深恐年华虚度。“清愁”,实际是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解连环”,是用《战国策》秦昭王送玉连环给齐国王后,让她解开的故事。当时的齐王后果断机智地把玉连环椎破,使秦的狡计归于失败。但环顾当前,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人,谁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确决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即“甚怕”。“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表明了他对于恢复事业的担忧,深恐这一年的花由盛开又复败落,而失地却未能收复,有家仍难归去,徒然仰望着晨间飞过的大雁先我回到北方。
这首词虽不能确断为辛稼轩平生所写的第一首词,其必为初期之作,则可断言。在这首词中,他对于恢复大业的深切关注,他的激昂奋发的情怀,都已真切地表达出来,而他在创作方面的一些艺术特点,也可在这里窥见一斑。
顾亭林《日知录》卷十三《辛幼安》条引用稼轩的《瑞鹧鸪》中“小草旧曾呼远志,故人今有寄当归”,以为这是“幼安久宦南朝,未得大用,晚年多有沦落之感,亦廉颇思用赵人之意尔”,这就是说辛稼轩因在南宋一直“未得大用”,到晚年就想不如干脆回到金国。我认为:此说出之于富有民族气节的大思想家顾亭林之口,是很难理解的。因为稼轩一生忠义奋发,而《瑞鹧鸪》词的标题明为《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时为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稼轩其时已六十六岁,正在镇江知府任上,招兵买马,派遣间谍去侦察金国“兵骑之数,屯戍之地,将帅之姓名,帑廪之位置等”,防乱备战,忙个不了,虽也间有失望灰心之时,不免发些“远志”“当归”之类的牢骚,也完全可以理解,但这“当归”只是指应当谢事返回瓢泉居第,而决不是要回到金人统治下的山东。他毕生矢忠矢勇,决不会于垂暮之年竟尔发生这种变节之想的,说他有北方故里之思,确实是有的,但那是在他初归南宋、还有可能打回老家去之时,如上面的释文各段所说。因顾亭林的文章传播既久且广,故特在此加以纠正。
(邓广铭、王汝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