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作品原文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
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
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知我者,二三子。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作品赏析
此词作年,依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考证,约略定为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左右。此时辛弃疾被投闲置散又已四年。他在信州铅山(今属江西)东期思渡瓢泉旁筑了新居,建了园、亭等。其中有“停云堂”,取陶渊明《停云》诗意命名。辛弃疾《临江仙·停云偶作》云:“偶向停云堂上坐,晓猿夜鹤惊猜”,即咏此间风物。
此词仿陶渊明《停云》“思亲友”之意,抒写了作者落职后的寂寞心情和对时局的深刻怨愤。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一开篇就引用典故。《论语·述而篇》记孔子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如果说,孔子慨叹的是其道不行;那么辛弃疾引用它,也就含有慨叹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意思。辛弃疾写此词时已五十九岁,又谪居多年,故交零落,因此发出这样的慨叹是很自然的。“只今余几”与结句“知我者,二三子”首尾衔接,同用来强调“零落”二字。这恰似中国武术师表演武术,往往开始从何处起手,末尾也在何处收步,给人以结构亭匀和浑然一体的感觉。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又连用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和《世说新语·宠礼篇》记郗超、王恂“能令公(指晋大司马桓温)喜”等典故,叙自己徒伤老大而一事无成,又找不到称心朋友;以渲染词人此时心情的孤单和对炎凉世态的喟叹。为下文移情于物作张本。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两句,是全篇警策。词人因无物(实指无人)可喜,只好将深情倾注在自然物之上,不仅觉得青山“妩媚”,而且觉得似乎青山也以词人为“妩媚”了。这跟李白《敬亭独坐》“相看两不厌”是一样的手法。这种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这样,便大大加强了作品里的主体意识,易于感染读者。
“情与貌,略相似。”情,指词人之情;貌,指青山之貌。它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崇高、安宁和富有青春活力等。从这二者的形象中,我们能领略到多方面的审美情趣。
词的上片,叙词人面对青山时产生的种种思绪;词的下片,则从“尚友古人”的角度,写词人由此引发的无穷愤慨。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陶渊明《停云》中有“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和“有酒有酒,闲饮东窗”等诗句,辛弃疾把它浓缩在一个句子里,用以想象陶渊明当年诗成时的风味。这表明在陶渊明与辛弃疾两位诗人之间,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如“旷而且真”和“安道苦节”(皆萧统《陶渊明集序》中语)等。这样,又大大开拓了读者们联想的天地。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前两句,表面似申斥南朝那些“醉中亦求名”(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之三)的名士派人物;细想想,方懂得它是有为而发,目的在讽刺南宋已无陶渊明式的饮酒高士,而只有一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写到这里,词人的怨愤已无法遏抑,词句便随着也大幅度地跌宕起伏了。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遥应上片“我见青山”一联,表现出另一种豪视今古的气魄。“古人”,即指像陶渊明一类的人。据岳珂《桯史·卷三》记:辛弃疾每逢宴客,“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足见辛弃疾是以此二语自负的。岳珂批评他“警语差相似”,从句式结构看,有一定道理。但仔细加以品味,则两语的意境毕竟不同。上一语是写“物”和“我”的关系,下一语是写“古”和“今”的关系;前者为物、我交融,后者为古、今一体。前者是横向的空间联系,后者是纵向的时间联系。加上作者这样反复吟唱,读者的印象就更深刻了。难怪辛弃疾虚心听取岳珂的意见后想作改动,而终究改动不了。
“知我者,二三子。”这“二三子”为谁虽然已不可确知(也许陈亮算一个),但有一点是明晰的:即辛弃疾慨叹当时志同道合的朋友不多;这跟屈原慨叹“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心情有着某种程度的类似,同出于为各自国家和民族的危亡忧虑。因此,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谓辛词“郁勃”“情深”,王国维谓辛词“有性情”(《人间词话》卷上),都是很有见地的。
通观全词,典故的确用得不少,好在这些典故都用得很活,不使人生堆砌之感。前人多已指出:辛弃疾引经、史语入词,扩大了词语选择范围,对词的发展、创新是有功的。但流传到他的仿效者们的手里,却渐渐失掉了生气,变成为食古不化地炫示才学,这自然是辛弃疾始料所不及的。
(蔡厚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