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倘来轩冕》赏析-辛弃疾的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18:23

念奴娇·倘来轩冕作品原文

念奴娇·倘来轩冕

瓢泉酒酣,和东坡韵。

倘来轩冕,问还是、今古人间何物?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

药笼功名,酒垆身世,可惜蒙头雪。

浩歌一曲,坐中人物三杰。

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

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

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

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

《念奴娇·倘来轩冕》赏析-辛弃疾的词

念奴娇·倘来轩冕作品赏析

辛弃疾的词,历来与苏轼的词并称,不少词论家还将苏、辛目为同派。辛词的确有得之于东坡者,这首《念奴娇》即其一例。词前小序云:“瓢泉酒酣,和东坡韵。”由此可知,此词是稼轩闲居铅山瓢泉时的感兴之作。“和东坡韵”,指步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之韵以追和。东坡的原词,是贬官闲居黄州时的作品,在抒发政治上失意的感慨这一点上,与辛词有相似之处。辛词也以健笔写豪情,风格上极力追步东坡。但两词相较,不难发现他们心貌各别。同为“豪放”的风格,苏词之放,表现为超逸放旷;辛词之放,则表现为悲壮激越。同样是抒发政治失意的情怀,苏词的结末,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老庄消极思想自解,显出颓放自适的倾向;辛词则金刚怒目,感愤终篇,直至结尾,仍大呼“枉了冲冠发”,毫无出世之意。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稼轩是怎样借助《念奴娇》这个声情激壮的调子来自写胸怀的。

全词着意表现的,是这样一种悲剧性的英雄人物:他鄙弃世俗追求轩冕排场、荣华富贵的风尚,一心以抗金恢复的事业为怀;他日夜思念失去的北部河山,渴望以亲身的战斗来统一祖国,可却被卖国群小排斥在政府之外,不能一展宏图;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向往正义,向往自由,可社会恶势力对他百般折腾,使他大半生坎坷不遇,只得屈身于田间山林!词中一唱三叹地展现了这样一个失意英雄的尴尬处境与悲愤心情。上片先写作者失意闲居的牢骚。首二句,以疑问的句式,表达了自己对宦途和功名的困惑与思考。轩,高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僚戴的礼帽。轩冕代指官位爵禄。首句典出《庄子·缮性》:“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倘来,寄者也”(官职不是一个人自身的根本之物,只是一种偶然而来寄附于人的外物)。这里借用庄子的话,表明自己在政治失意之后对功名事业感到难以捉摸。“旧日重城愁万里,风月而今坚壁”,二句承上而来,说自己丢官之后,重重愁恨无计消除;百无聊赖之余,连美好风光也像是竖起坚墙,存心不让人欣赏解闷。接下来三句,连用二典,自述身世,慨叹事业无成,人空老大,怨恨之情溢于言表。“药笼功名”,用《旧唐书·元行冲传》:元行冲劝当权的狄仁杰留意储备人才,喻之为备药攻病,并自请为“药物之末”,仁杰笑而谓之曰:“此君正吾药笼中物,何可一日无也!”“酒垆身世”,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未遇时,曾与妻卓文君在临邛市场上当垆卖酒。这三句连起来,其意为:我本来当之无愧地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求取功名应是分内之事;不料遭遇坎坷,如今竟埋没于民间;最可惜的是,满头白发,来日无多,今生要实现理想大约不可能了!“浩歌”二句写歌曲抒发愁怀,并以张良、韩信、萧何“三杰”(《史记·高祖本纪》)比自己与座中友人。词情于是振起。

下片紧承上片歇拍以倔强坚毅之态出之,表明自己虽遭万千磨难,但壮志不泯。过片三句:“休叹黄菊凋零,孤标应也有,梅花争发。”以自然气候喻社会环境,以花喻人,通过黄菊凋零与红梅争发,表现爱国志士前仆后继之意,是紧承“坐中三杰”而来,而领以“休叹”二字,尤觉振奋。这是与友人共勉。“醉里重揩西望眼,惟有孤鸿明灭”。这两句以空间的意象正面突出了自己不忘中原的思想。“西望”特有所指。稼轩词中屡屡以“西北”代指沦陷的北方。这里的“西望”,应是“西北望”之省写,即遥望中原地区;《水龙吟》之“举头西北浮云”,《菩萨蛮》之“西北望长安”等,含意与此略近。醉中尚揩眼西北而望,这就表明自比寒梅的稼轩之所以壮志不衰,自我磨砺,其原因在于他意识到危难中的祖国还需要他这样的人才去解救,故尔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忘怀北伐。但“孤鸿明灭”的象征性描写则又表明作者深知国势衰微,而志士因备受压抑打击,力量比较孤单,一时难以振兴。正是有此清醒的估计,才有了下面三句的悲愤叹息:“万事从教,浮云来去,枉了冲冠发!”岳飞《满江红》词高唱“怒发冲冠”,慨叹“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并担心“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稼轩在这里也叹息万事如浮云,空自发冲冠,可见当时的爱国志士们,面对危难的时局都有相同的感受与痛苦。词的结拍“故人何在,长庚应伴残月”,以景结情,以残月孤星的夜色来映衬自己和友人们凄凉悲怆的心境。末句盖本于韩愈《东方半明》诗:“东方半明大星没,独有太白配残月。”(太白,即金星。《史记·天官书》索隐引《韩诗》:“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这里虽然境界萧瑟,情调悲痛,但这个结尾与前面孤标红梅,怒发冲冠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仍然能够使人看到作者政治抱负与人生理想之执着,从而激起强烈的感情上的共鸣。此词与作者许多借助比兴而委曲言情的“潜气内转”之作不同,其主要表现方法是激情迸发,直抒胸臆。由于感情浓烈,气势凌厉,虽然较多直说,仍然具有很大的感人力量。

(刘扬忠)

更多辛弃疾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