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八咏楼作品原文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
气压江城十四州。
题八咏楼作品赏析
在今人眼中,李清照特擅写词,实际上她的诗却早得盛名,据宋人记载,清照“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这首《题八咏楼》虽非巨制,但寓意深刻,气魄宏大,是李清照诗歌佳作之一。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大约作于绍兴五年(1135)诗人避难寓居金华期间。诗歌第一句从时间的纵向角度切入对八咏楼的描写,八咏楼建于南齐隆昌元年(494),为诗人沈约知婺州时所建,原名元畅楼,因沈约曾作《元畅楼八咏》诗,宋初据此而改称八咏楼。“千古风流”四字,虽略带夸张,却展现了一个让人无限神往的境界:自八咏楼建成之后,历代诗人多有吟咏,风流相继,至今不绝。第二句陡然急转,诗情重重地落在一个“愁”字上。据宋韩元吉《极目亭诗集序》,站在八咏楼上,“尽见群山之秀。两川贯其下,平林旷野,景物万态。”面对大好江山,诗人百感交集,此时的她,不仅是飘零异乡的孤苦嫠妇,也是忧谗畏讥的失意文人,更是以道自任的爱国志士。种种苦痛,绝非一“愁”字所能道尽,又只能以一“愁”字进行概括。这两句情感对比鲜明,让人印象深刻。诗歌后两句“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出人意料之外,以八咏楼为视点,展现了一幅开阔壮美的南国江山图。八咏楼下临婺江,双溪绕行,“水通”句既符合实景,又不受拘泥,境界开阔,让人神飞三千里外。“十四州”代指两浙路,《宋史·地理志》记载,“两浙路”辖:“府二:平江、镇江;州十二:杭、越、湖、婺、明、常、温、台、处、衢、严、秀”,此句极言八咏楼之雄丽,语带夸张而气势逼人。这两句诗“纳须弥于芥子,现国土于毫端”(冒春荣《葚原诗说》),不仅显露诗人出色的文学才华,也体现其为其他女性所少有的胸怀和气魄。而写景之中,又隐含着诗人的忧思:金兵铁蹄正在南下,这承载着江南形胜、千古风流的八咏楼命运又会如何?从而与第二句之“愁”暗相呼应,完全符合“绝句之法……句绝而意不绝”(杨载《诗法家数》)的要求。
这首诗除了“气象宏敞”(赵世杰《古今女史诗集》卷六)的特点外,在结构上也颇有新意。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大抵按照起、承、转、合的方式进行构思,一般来说,先景后情,先平后扬,“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婉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杨载《诗法家数》)。这首诗却先情后景,首句发端不凡,次句含蕴丰厚,遵循的并不是平铺直叙的线型叙事方式。这给后两句的构思提出了难题,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考量的是诗人的才情。如果沿着“愁”字继续抒情,极易流于呆滞迟缓。而诗人的如椽巨笔却凌空推宕而去,后两句不写情专写景,又不写眼前之景,视野顿开而另辟新境。李清照不甘人后的心性使之每每有超越前人之举,其《声声慢》变押平声韵为入声韵而成千古绝唱即为一例。这首诗有意改变绝句结构的固有程式,从中亦可见其着力创新的勇气和胆识。
(王晓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