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赏析-李清照的词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13:11

菩萨蛮作品原文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赏析-李清照的词

菩萨蛮作品赏析

此词写对故乡的深沉怀念,是作者晚年流寓越中的作品。

当人们度过严冬,迎来温暖的春天,骤然脱去笨重的冬装,穿上轻便的夹衫,会觉得浑身轻快,心情也是愉悦的。此词开头两句,就描写这种心情。“春犹早”是说春天刚到,虽然阳光还较微弱,但风已变得柔和,不像冬天那样刚猛,天气已渐渐暖和起来。所写为南方;若在北方,早春的风仍然相当强劲,天气仍然相当寒冷。正因为在南方早春就可换着夹衫,这才特别使人欣喜。这一感觉,无形中对南北气候有所比较,已暗逗乡思。三、四两句接写昼寝醒后。“觉微寒”是因为刚刚“睡起”,仍扣早春。鬓发上插戴的梅花已经残落。闲闲叙写,笔致闲适恬静,境界极美。

然而,早春带给作者的欢欣,却是瞬间即逝的。下片另起一意,转写思乡,情调突变。清照丈夫赵明诚在宋室南渡初时即已逝世,她孤身流寓浙江绍兴、金华等处,形单影只,东西漂泊,乡关之思,无日无之。“故乡何处是”不仅是言故乡邈远难归,而且还含着“望乡”的动作,也就是说,白天黑夜,作者不知多少次引领北向,遥望故乡。“忘了除非醉”,语极深刻沉痛。借酒浇愁,“醉”本身就是乡愁的表现。只有在醉乡中才能把故乡忘掉,可见清醒时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忘”正好表明不能忘。如果直说不能忘,便显得率直无味,这里采用反说,加一层转折,就能把此意表现得更加强烈:正因为思乡之情把作者折磨得无法忍受,所以只有借醉酒把它暂时忘却,可见它已强烈到何种程度。而作者之所以会有“忘”的念头和举动,不仅是为了暂时摆脱思乡之苦,还同回乡几乎无望有关:如果回归有期,那就存有希望,不会想到把它忘掉;惟其回乡无望,念之徒增痛苦,才觉得不如忘却。真能忘却吗?自然不可能。这真是不敢想却又不能不想,想忘偏又不能忘。这种思想矛盾和精神痛苦,循环往复,作者有生之年,都不会完结。结尾二句具体描写此句的“醉”字。“沉水”即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睡卧时所烧的熏香已经燃尽,香气已经消散,说明已过了长长一段时间,但作者的酒还未醒,可见醉得深沉;醉深说明愁重,愁重表明思乡之强烈。末句重用“消”字,句调圆转轻灵,而词意却极沉痛。不直接说愁,说思乡,而说酒,说熏香,词意含蓄隽永。前人称这两句“亦宕开,亦束住,何等酝藉”(清况周颐《漱玉词笺》引俞仲茅语),所论极是。清照生当宋金对峙之际,她主张抗战,切望收复失地,所作《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失题》断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就是这种思想的集中表现。对故乡的刻骨怀念,即包含着对占领故乡的金国统治者的愤恨,对因循苟且、不思恢复的南宋统治者的谴责,渗透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此词上片写喜,下片写悲,表面看去意似不连,实际关系非常紧密。春风送暖,本来应该欢乐地尽情领略这大好春光,然而节候的变化,往往特别容易触动人的思乡怀人之情,想到山河破碎,有家难归,这美好的春色,反而成了生愁酿恨之物。所以上片之喜,更反衬出下片之悲;写喜是宾,抒恨是主;悲喜对照,把主题表现得更加突出。

(王思宇)

更多李清照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