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咏白菊作品原文
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醾。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多丽·咏白菊作品赏析
古代咏物之作,常常有所寄托。李清照的这首咏菊词即是一例。词中所咏写的白菊具有一种人格化倾向,她高洁自爱的本质实际上也可看作是作者胸臆的自然流露。因此,作品中所塑造的“白菊”形象,就具有双重意义:既是菊,又是人。
作品起句没有直接言菊,而是着笔写人,“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是写昨夜景事。“小楼”“帘幕”都是人的居室,讲“夜长”,讲“楼寒”,则更是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暗示出了一种辗转难眠景象,这就很自然地与下面的“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相契合了。有人认为这里“琼肌”是特指白菊像玉一样的美好晶莹,虽然所说不无道理,然细加品味犹嫌过于坐实。从我们所说的形象的双重意义上来理解,这里“揉损琼肌”还含有对人彻夜难眠、辗转反侧的呼应。所以说,恨风雨之无情,正是在言人之多情。惟其多情,方始睹物感人,把人情物态两相叠合,赋予了这首咏菊词以特别的意蕴,从而也就使得其下接连运用的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历史典故显得贴切自然、入情入理,不觉有生涩之感。“贵妃醉脸”“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连以四个历史人物作比,主要是从“形”的角度着眼的。贵妃、孙寿、韩令、徐娘(何郎)本都是以体貌闻名的人物,作者特意拈出,而“也不似”“莫将比拟”诸词显然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是对这种“形”的否定。“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以坚贞不屈、不附浊流的屈原和鄙弃世俗、高洁自爱的陶渊明为喻,强调其“风韵”,这就是作者所要肯定的实质。这种肯定是对白菊精神的赞美,其所突出的是“神似”,从而也就为进一步说明主题奠定了基础。因而过片转入了对菊花情态神韵的描写,使得下片抒情意义展示得充分而又圆满。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秋色将尽,素洁如玉的白菊仿佛满含深情一样,给人一种依依惜别的感觉。这里写菊之惜别,实际上是说人之难舍,从物性之相通,暗渡到人情之深挚,与上片用典旨意相反,这里用典契合其事,翻作情语。“汉皋解佩”“纨扇题诗”,不仅状其神态,而且得其要旨,领其情趣,其间妙含一种人世易老、欢情难久的命运感伤。与之相比较,“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该是直抒胸臆,毫不隐晦地对人生年华暗换、岁月无情流逝所发出的由衷感慨。“纵爱惜”三句,承上句意,发为设问,既是眷顾,又是自忖,一片苦心,昭然可鉴。这里与其说惜花,不如说怜人,由花及人,既抒发了自己素洁典雅、孤高自诩的情怀,又婉曲地道出了命运坎坷的内心苦衷。结句“人情好,无须更忆,泽畔东篱”,把自身与白菊,与屈原、陶潜相并提,协调一体,回归于情,与词的起句相呼应,带有一种回环往复的余味,使人于无限的情怀之中,可以依稀想见作者人格的高雅。
对于咏物词的创作,前人多有论及。刘熙载曾称许苏轼的《水龙吟》杨花词:“盖不即不离也。”(《艺概·词曲概》)所谓不即不离,也就是说,咏物之词既不能脱离了物之本体,从而与所咏对象失去关联;又不能太粘滞于物象表面,显得过于质实死板,而失去艺术所应具有的生命力。总之,要在形象的创造中寄寓更多的内蕴,从形的类比之外谋求一种通贯一致的神似。因此,好的有寄托的咏物词,总是既写了物,又写了人,在物的刻画摹状之中,展示出人的精神面貌。李清照的这首《多丽》词,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显出了其真正的价值。从不即不离的角度来说,这首咏菊词,一方面紧扣白菊本身,从不同侧面写其形、意、格;另一方面又自然而然地把白菊的风神雅韵与屈原、陶渊明的超凡拔俗相联系,这就使得咏物之情不拘泥于物象本身,而达到了一种“神”的一致。同时,作者在对白菊的描写中,从一开始就融入了自身的情感,以菊为托,诉尽衷肠。像“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清丽舒畅,形神毕肖,情韵兼具,在简淡素雅之中,把情、理、趣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高超的艺术境界。作品中富于理想而又深于情致,于超越之中隐含着深沉,又在缠绵之间创造出一种高致,赏物而不滞于物,用情而不溺于情,轻灵之思见之于缱绻之意,这是李清照作为一个杰出抒情词人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是她咏物之作的高韵独到之点。
易安词作,向以明丽素雅、淡朴清新著称,虽重质情,却不尚故实,但这首词中却通篇用典,这可说是一个例外。从作者的寄寓和形象的要求来看,词中一系列典故的运用无疑对加强感情,赋予白菊一种人格化力量增色不少,使形象得以丰满和深化,具有一种真切实在的生命感。当然,从读者阅读的角度讲,这种过多的用典,虽然不感堆砌,但也不免有一些阅读上的障碍。
(陆、坚、卫军英)
多丽·咏白菊作品赏析
1、贵妃醉脸:指杨贵妃酒后娇媚动人的神态。唐李濬《松窗杂录》记载,李正封有咏牡丹花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唐明皇很欣赏这两句诗,对杨贵妃说,你饮上一杯酒,对妆台照一下,就像李正封诗中的牡丹花那样好看。
2、孙寿愁眉:孙寿,东汉梁冀之妻,色美而善为妖态,曾以愁眉、啼妆等状博人爱怜。
3、韩令偷香:《晋书·贾充传》说贾充女午,与司空掾韩寿私通,窃其父藏武帝所赐奇香赠韩。充发觉后,即以女嫁韩寿。
4、徐娘傅粉:徐娘,指梁元帝的妃子徐昭佩。《南史·梁元帝徐妃传》:“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将至,必为半面妆以俟,帝见则大怒而出。”傅粉系何晏之事。《三国志·曹爽传》注引《魏略》称何晏美姿仪,面至白,平日喜修饰,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
5、“屈平”二句:谓只有像屈原、陶渊明那样的高洁之士,才能与白菊相提并论。
6、酝藉:含蓄,这里引申有含情脉脉的意思。
7、酴醾(tú mí):植物名。初夏开花,白色,可供观赏。
8、阑:尽。
9、汉皋解佩:相传郑交甫经过汉皋,遇到二女,解佩相赠。后因以作男女爱慕赠答的典故。
10、纨扇题诗:汉成帝爱妃班婕妤,有才情,善写诗歌,初得成帝宠爱。后成帝移爱于赵飞燕,班婕妤退处东宫,作歌题于扇上,抒发苦闷心情。纨扇,细绢制成的团扇。
11、泽畔东篱:指代屈原、陶潜二位爱菊的诗人。《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陶潜《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