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闻雨》这首诗写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当时陆游四十四岁,闲居于故乡山阴。诗中抒写了作者年华老去、报国未成的悲伤心情。首联写了“心犹壮,鬓已秋”的焦虑,空怀报国壮志,却被朝廷闲弃不用,眼看着岁月在白白地流逝。第二联是说人生百年非常短促,是经不起蹉跎的,而要做的事是那样的多,但在岁月的蹉跎中那些该办的众事又变得那么渺茫遥远,无法实现。第三联流露出了作者消极悲观的情绪,责备自己,怎么没有醒悟:自身像陶朱公水池中的鱼,以为努力奋进日游千里了,其实只不过在池中来回绕圈子,仍然困守在池中。此时作者被贬闲居,隐退在山村,故有此联想。作者并进而认为,人生如白驹过隙,很快就会过去的,不论贵与贱、贤与愚,最后都是没有区别地回归到大自然。尾联两句是说,作者虽然想消沉,想看破,想超脱,但是深夜的急风骤雨又把他拉回到现实世界中来,诗人为颓危的国事忧虑失眠,为自己虚度岁月、报国无门而热泪纵横。
闻雨作品原文
闻雨
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
百年殊鼎鼎,万事只悠悠。
不悟鱼千里,终归貉一丘。
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
闻雨作品赏析
此诗作于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天,陆游44岁,在山阴三山别业。诗人自乾道二年(1166)罢归故乡,业已两年。虽然不时作自我排解,但是儒家积极进取的思想,使诗人依然不能忘怀于社会和现实。于是夜闻急雨,便涕泪交流,感到光阴虚度,壮志消磨。
闻雨作品注释
1、蹉跎(cuō tuó):虚度岁月。鬓已秋:鬓发已经像白色的秋霜。
2、殊鼎鼎:极为短促。殊:很,极。鼎鼎:懒散貌,引申为蹉跎、短促。陶渊明《饮酒》诗云:“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百年殊鼎鼎”就是从陶诗中化出。
3、悠悠:遥远,无穷尽。
4、不悟句:没有觉悟到,自己就像陶朱公池中的鱼,自以为日游千里,实际上仍在池中徘徊。传说春秋时,陶朱公发明了一种养鱼法:凡鱼远游则肥,故在池中聚石作九岛,令鱼绕之,日行千里。
5、终归句:貉(hé),是兽名,也叫狸。《汉书·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注:“言其同类也。”本言古今同类,此处引申为彼此相似,没有差别,贵贱贤愚最终都是一样地消失。
6、夜阑: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