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颂》是屈原早年的作品,借咏物以抒情,可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咏物诗。全篇基本上采取四言句式,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橘树品德的赞美而自励自喻,表述己志。
橘颂原文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泽宜修,姱而不丑兮。
橘颂注释
[1]后皇:后土与皇天,即天地的代称。嘉:美。
[2]徕:通“来”。服:习惯。
[3]荣:花。
[4]曾:通“层”。剡棘:利刺。
[5]抟(tuán):通“团”,浑圆。
[6]精色:指橘表皮明亮的色泽。
[7]纷泽:繁盛貌。
[8]不丑:无匹。
橘颂赏析
《晏子春秋》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一旦迁种于北方,就无法适应水土,结出的果实既苦且涩。如此瑕疵,在诗人笔下却成了热爱乡土、不忍远离的象征。早年的屈原选择橘树为歌咏的对象,除因其美丽悦目的外表,更因其深固难徙的性格。
橘颂原文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颂注释
[1]幼志:幼年的志向。
[2]廓:空。指心地恢廓宽大。
[3]苏:醒。苏世指清醒于尘世。
[4]横而不流:指超越流俗。
[5]闭心:闷心减欲。自慎:自求谨慎。
[6]秉:执。
[7]参天地:上合天地无私之德。
[8]谢:去。岁并谢指岁月流逝。
[9]淑:善。离:通“丽”。
[10]梗:坚硬。理:条理。
[11]伯夷:商周之际的遗民高士。因不食周粟而饿死于首阳山。
橘颂赏析
诗人在极力称赞橘树的品德后,忽然提出希望以橘树为毕生的师友,这进一步升华了本篇的思想:诗人对橘树的歌颂,实际上就是对自己的期许。难怪清人林云铭以为橘树与屈原“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作为屈原早年的作品,此篇的句式显示了其对《诗经》体的模仿。而诗人毕生的志节,真如此篇所预言一样,秉德无私,参乎天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