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儒戴震指出,“殇”有二义:其一为男女未冠笄而死者,其二为在外而死者。而“国殇”则指死于国事者,与前二义又有区别。楚怀王十七年(前三一三)春,秦楚爆发丹阳之战,楚军大败,斩首八万,将军屈匄等七十余人被俘,丧失汉中地六百里。怀王大怒,又增发军队袭秦,大战于蓝田,依旧败绩,割两城。此次战争后,楚国国力一蹶不振。屈原创作此篇,不仅为了哀悼丹阳、蓝田之战的阵亡将士,更希望激励全国军民存楚抗秦。全篇仅描写战争过程和战后惨况,没有祭祀场面和巫者的出现,也没有对白,气氛崇高而悲壮肃穆。
国殇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壄。
国殇注释
[1]操:拿着。吴戈:吴国所产的戈最为锋利,故称吴戈。被:通“披”。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2]毂(ɡǔ):车轮中心穿插承辐之处。车错毂指战况激烈时,兵车轮辐交错。短兵:刀剑一类的短兵器,与弓矢一类的长兵器相对。短兵相接,表示两军进入贴身肉搏的阶段。
[3]凌(línɡ):侵犯。阵:阵队。躐(liè):践踏。行:行列。
[4]左骖:战车四马中左起第一匹。殪(yì):死。右:指右骖。刃伤:为兵刃所刺伤。
[5]霾(mái):同“埋”。霾两轮指车轮陷入泥中。絷捆绑、绊倒。絷四马指马缰纠缠在一起,无法解开。
[6]援:握持。枹(fú):鼓槌。此谓不因战败而气馁,依然鸣击战鼓,以振士气。
[7]天时:天意。怼(duì):怨。威灵:威严的神灵。意指战况激烈,使得天怨神怒。
[8]严杀:酣战厮杀。壄(yě):同“野”。弃原野指骸骨委弃于沙场。
国殇原文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国殇注释
[1]出不入兮往不反:谓战士一去不返、视死如归。
[2]忽:远,指原野辽阔无际。超:通“迢”。
[3]挟(xié):携拿。秦弓:秦地所造的弓因射程远著称,故名秦弓。秦楚交战,此处秦弓当非楚军装备,而是搏斗时掳掠而来。
[4]首身离:身首异处,指战死。惩:戒慎恐惧。不惩指毫无畏惧。
[5]诚:诚然。
[6]神以灵:魂魄成神,灵验显赫。
[7]鬼雄:鬼中英雄。
国殇赏析
本篇分为两段,首段为前十句,末段为后八句。首段描写楚军在与秦军贴身肉搏的战斗中,奋勇杀敌,却终因不敌而全军覆没。末段描写弃尸荒野的情状,并在篇末颂扬阵亡将士死为鬼雄。诗人以高超的笔墨和精炼的篇幅描绘出一场殊死战争的过程。在战争中,楚军的士兵即使处于下风,却依然斗志昂扬,击鼓壮威,毫无惧色。战争完毕后,战场上的楚军遗体身首异处者比比皆是,有的持宝剑,有的手上还拿着从秦军处夺来的弓弦,静于广漠肃杀的荒野之上,令人痛心疾首。然而勇士不忘丧其元,诗人对于这些义无反顾、为国捐躯的烈士给予了至高的赞美。他们的魂魄神圣不可侵犯,他们的精神永远不会消殒,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在绮靡伤情、妩媚芬芳的《九歌》诸篇中,本篇可谓独树一帜。全篇不用比兴,直赋其事,深沉凛冽而充满雄健之力,在当今仍然令人慷慨动容,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