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翻译赏析-明·王世贞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7:22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明·王世贞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翻译赏析-明·王世贞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注释

情:真实意图。

曲:不公正,不合理。

九宾:九位迎接使者的傧相,皆立于朝廷上,是战国时期隆重的外交礼节。

绐(dài):欺骗,欺诈。

僇:通“戮”,杀。

武安君:秦将白起的封号。

责:求,这里指索取。

族:灭族。

劲渑池:指蔺相如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逼迫秦王为赵王击缶之事。

柔廉颇:指蔺相如对赵大将廉颇委曲忍让,终使廉颇感悟并负荆请罪之事。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译文

译文1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我不敢苟同这一看法。

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玉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不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理亏的是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理亏的是赵。要想使秦国理亏,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的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形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玉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玉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因为一块玉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玉璧,为了一块玉璧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而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勃然大怒,将相如拉到集市上处死,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玉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第二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

因此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于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以温和谦让使廉颇惭悟,就越来越显得高妙了。而他能完璧归赵的原因,的确是上天在偏袒他啊!

译文2

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人们都在称赞,但我却不敢苟同这一看法。秦国用十五座城的空话,欺骗赵国并胁迫其交出和氏璧,此时秦国本意是想得到和氏璧,并不是想打赵国的主意。如果赵国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就不给它,不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就给它;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却惧怕秦国就给它,了解秦国的真实意图但不惧怕秦国就不给它。这件事只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了,为什么既怕它又要去激怒它呢?况且秦国想要得到和氏璧,但赵国不愿意给,双方都没有什么是非曲直可言。如果赵国把和氏璧送到了秦国,而秦王却不给十五城,这是秦国理亏;如果秦王拿出了十五城,而赵国却把和氏璧送回去了,这是赵国理亏。要想让秦国理亏,就不如放弃和氏璧;害怕失去和氏璧,就不如不给秦国。

秦王既然按照地图明确告知将那些城池送给赵国,又设了九宾的大礼,斋戒之后准备接受和氏璧,那形势明摆着不得不交出十五城了。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去质问他:“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肯给十五城的。和氏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璧吗?那十五座城却是秦国的宝地。现在如果大王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这十五座城,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认为您把他们如草芥一般抛弃。如果大王不给城而骗取赵王的和氏璧,为了一块璧而失信于天下,那么我请求死在这里,以死表明大王不守信用的事实。”这样,秦王不一定不归还和氏璧。而当时为什么要让人携璧逃回去而让秦国理直气壮呢?

当时,秦国还不想和赵国绝交啊。如果秦王发了怒,就当众杀死蔺相如,并派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进攻邯郸,叫赵王交出璧并谴责赵王的失信,那么,秦国打一次胜仗就可使相如灭族,打两次胜仗,和氏璧就会落入秦国人之手!所以我说:蔺相如之所以能够保全那块璧,的确是天意啊!他在渑池会上对秦国采取顽强坚决的态度,对廉颇又采取忍让团结的态度,计策也越来越显得高明了。他之所以能够保护赵国,的确是上天在曲意成全他啊!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翻译赏析-明·王世贞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赏析

赏析1

王世贞,字浮美,号凤洲,明朝杰出的文学家,诗文俱佳,为当时文学派别“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与李攀龙齐名,合称“王李”。关于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故事,人们称颂的较多。但在本文中作者却是力排众议,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指出了蔺相如的行动中有不少失策之处。此文虽然以贬为主,但论证严密,论据翔实,很有说服力。

文章开篇便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接着巧妙运用实例辩驳之法分析蔺相如完璧归赵之不妥之处。

首先作者从当时的形势开始分析。他从情理两方面剖析秦、赵两国的外交,摆出事实,指出秦国的目的只在于威胁、恐吓诈取赵国的和氏璧,尚未处心积虑以璧为借口一举吞并赵国。

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这一历史事件中,表现出的胆识、智慧、气度,实在令人钦佩,因而被历代的人们传扬赞颂。但是,作者却提出蔺相如让舍人带璧逃归赵国的做法不明智,因为这“归直于秦”,使秦国占了理,实为不妥当。最后作者又分析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自己的生命,而和氏璧和赵国也得以保全,全部都是侥幸。

赏析2

王世贞(一五二六至一五九○),字符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南直隶太仓(江苏太仓巿)人。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进士。初任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为官正直,不肯阿附权贵。尝声援杨继盛,力抗权奸严嵩,出为青州兵备副使,以致父亲被害,自己罢官。隆庆元年(一五六七)伏阙伸冤,获得平反。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乃后七子之首,自李攀龙死后,即独力主持文坛风气二十年,诗赋散文,都负盛名,高唱“文必西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与标榜唐宋派者持论不同。晚年主张渐趋平和,能采唐宋胜处,行文虽然摹周仿汉,而不失爽朗俊逸。撰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艺苑卮言》等。

“完璧归赵”故事发生于赵惠文王十六年(公元前二八三),《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云:“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閵相如可使。’……‘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于是王召见。……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这是蔺相如初登历史舞台的创举,睥睨秦王,威震诸侯,前人多称蔺相如机智。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赞扬蔺相如睥睨秦王,将生死置之度外,智勇兼备。但王世贞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本文也可以说是翻案文章。

本文是一篇史论之作,专论完璧归赵故事。此事《史记》已有详载,刻画的蔺相如的形象,是智勇双全、刚柔并济。珠玉在前,如果与之观点差不多,王世贞可就完全不必写了。明乎此,王世贞评论此事,必然要带出独特的见解,才能让人耳目一新。

但王世贞翻空立说,只能说是书生之见,缺乏实战经验。其实秦王摆明欺负赵国,灭赵只是早晚的事。索取和氏璧只是一个借口,赵国给与不给都是一道难题,不会像王世贞说的这么简单。根据《史记》的记载,蔺相如就是凭着一股锐气把秦王压住了,他先是抱着必死之心,人璧共存亡;跟着又拖延五日,斋而授璧,就是争取时间,以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事情被揭发之后,秦王固然可以杀死蔺相如,但于事无补,加以赵国廉颇亦早已备战,也就顺着形势做一场好戏。没有蔺相如的胆色和必死的决心,试问又怎能完成任务呢?王世贞说是天意,倒不如说还是个人的气魄重要。秦王识英雄重英雄,不杀蔺相如还是对的,否则更是贻笑于天下了。虽然做不成交易,秦国并没有损失。《史记》在蔺相如归赵后还有两句,“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可见秦国在随后的两三年都发动了对赵国的战争,那么索取和氏璧的动机不就昭然若揭吗?所以,蔺相如对当时的形势判断正确,完璧就是维护国家形象,反而王世贞以天意为说,可能就不够踏实了。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原文翻译赏析-明·王世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