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原文翻译赏析-明·归有光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7:21

沧浪亭记原文

沧浪亭记

明·归有光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

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沧浪亭记》原文翻译赏析-明·归有光

沧浪亭记注释

文瑛:人名,生平不详。

苏子美: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曾修沧浪亭,并作《沧浪亭记》。

胜:美景。

吴越:指吴越王,即唐末钱镠,官拜节度使,后拥兵自重,建国吴越,称吴越国王。吴越是五代十国时的十国之一,辖地包括今浙江、江苏西南、福建东北部地区。

广陵王:指吴越王钱镠的儿子钱元瓘。吴中:指苏州一带地区。

子城:附属于大城的小城,这里指内城。

外戚:指帝王的母族或妻族。孙承佑:钱镠的孙子钱俶的岳父。

迨:等到。纳土:指将国土贡献给了宋王朝。

禅者:指信奉佛教的人,即佛教徒。

复:恢复,重建。构:房屋建筑,这里指亭子。

朝市:朝廷和集市。

姑苏之台:在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闾建。

五湖:这是泛指包括太湖在内的附近所有的湖泊。

太伯、虞仲:周代太王古公亶父的长子、次子,相传是吴国的开创者。

阖闾:春秋时吴国的国王。夫差:阖闾的儿子,吴国的国王。

子胥:伍子胥,春秋时人,曾辅助吴王夫差伐越。种:文种,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

释子:佛教徒的通称。因出家修行的人,都舍弃了俗姓,以佛释迦为姓,又取其弟子之意,故称为释子。

澌然:冰块消融的样子。澌,冰块。

沧浪亭记译文

译文1

文瑛和尚,住在大云庵,流水环绕,是苏子美沧浪亭的故址。他多次求我写一篇《沧浪亭记》,说:“以前苏子美所记的,是沧浪亭的胜景,如今请您记叙的,是我为什么要建这个亭子。”

我说:从前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吴中,曾在内城的西南修建了一个园子。他的外戚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了园子。到了把淮南之地拱手送给宋朝时,这些园子还没有荒废。最初苏子美在园中造了沧浪亭,后来人们又在沧浪亭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进了和尚。这是从沧浪亭到大云庵的演变过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两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亭子的遗迹,又在废墟上按原来的样子修复了沧浪亭,这是从大云庵到沧浪亭的演变过程。历史在变迁,朝代在更替。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是太伯、虞仲建立的国家,阖闾、夫差争夺的对象,子胥、文种、范蠡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消失殆尽了,大云庵和沧浪亭的兴废,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这样,钱镠趁天下动乱,窃据权位,占有吴越,国富兵强,传了四代,他的子孙亲戚,也借着权势大肆挥霍,广建宫馆园囿,盛极一时。而子美的沧浪亭,却被和尚如此看重,可见士人要想垂名千载,不与吴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

文瑛好读书,爱作诗,常与我们交游,我们称他为沧浪僧。

译文2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流水环绕,原来是苏子美建造沧浪亭的地方。文瑛屡次请我写一篇《沧浪亭记》,并说:“过去苏子美的《沧浪亭记》,是记述沧浪亭的胜迹,请您记下我重新修建这个亭子的缘由吧。”

我说:“从前五代时期吴越建国时,广陵王镇守苏州,曾在内城的西南地方修筑园林。他的儿女亲家孙承佑,也在它的旁边修筑园林。到了吴越献出国土归顺宋朝之时,这些园林也还没有荒废。苏子美开始在此建筑沧浪亭,后来是些僧人居住在这里。这就是沧浪亭变成大云庵的过程。大云庵距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文瑛寻访古代的遗迹,又在荒芜残破的废墟上,按照以前的结构重新修建沧浪亭,这是大云庵又变成沧浪亭的过程。历史在变迁,就连朝廷和集市也发生了变化。

我曾经登上姑苏台,远眺浩渺的五湖、苍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所建立的吴国,阖闾、夫差所争夺的土地,子胥、文种、范蠡所筹划的事业,如今都已荡然无存!大云庵和沧浪亭又算什么呢?虽然钱镠趁天下大乱,窃取权位,占据了吴越地区,国富兵强,政权延续了四代,他的子孙和姻戚趁机肆意挥霍,修造的宫馆苑囿都盛极一时。但苏子美的沧浪亭,却被一个佛家弟子如此看重。由此可见,士人想要千载垂名,不像冰块那样片刻融化,是另有原因的。”文瑛和尚爱好读书,又喜好诗歌,同我们这些人交游,大家称他为沧浪僧。

《沧浪亭记》原文翻译赏析-明·归有光

沧浪亭记赏析

沧浪亭,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舜钦所建。原为五代时吴越广陵王元璙的花园,不过到明朝时已经荒废。明朝僧人又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沧浪亭,并请归有光撰文以记其事。本文作者用朴素简洁的语言、自然流畅的笔调,记述了沧浪亭演变过程。与盛极一时的吴越国的宫馆苑囿相比,此时沧浪亭中,各种古迹都已经不复存在,从而得出结论:使士人千载垂名的不是兴建的建筑物,而是士人的品德和文章。

本文开门见山点出沧浪亭,并交代僧人文瑛请作者作此记的原因,即记叙其修复沧浪亭的原因,而没有记叙具体如何建、如何修沧浪亭。接着又用开阔的笔触写登临沧浪亭的种种感受,进而回顾沧浪亭演变史:从五代吴越王室贵族修建南园、花园,至宋苏子美造沧浪亭,后又变为大云庵,直至二百年后僧人文瑛又为恢复沧浪亭而重修。

由文中可知,沧浪亭从变迁改易中突出了亭的不变,论亭的不变实际上是论亭的不朽,论亭的不朽又并非着意于作为有形的建筑物之亭的存在与否,而是将附着于亭上的一种文化精神薪火相传。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由近及远,以小见大,可为古人“上德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的“三不朽”之说张目,令天下士子奋然自振,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

《沧浪亭记》原文翻译赏析-明·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