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原文翻译赏析-东晋·王羲之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5:57

兰亭集序原文

兰亭集序

东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集序》原文翻译赏析-东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注释

永和:晋穆帝年号。

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北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

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所以:用来。骋:奔驰,敞开。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晤言:坦诚交谈。

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

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

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

兰亭集序译文

译文1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用作流动酒杯的曲折水道,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热闹的音乐,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浩大的宇宙,低首俯视大地上繁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们互相交往,转瞬间度过一生。有的人襟怀坦荡,在家里与朋友倾心交谈;有的人把情趣寄托在某些事物上,不受世俗礼法拘束而纵情游乐。虽然人们对生活的取舍千差万别,性情也有沉静和急躁的差异,但当他们遇到欢欣的事情,心里感到暂时的得志,就喜悦满足,竟没想到人生衰老的暮年会很快来临。等到他们对生平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心情也随着而起变化,感慨就跟着发生了。从前所感到欢欣的,顷刻之间已成为往事,对这些尚且不能不深有感触,更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各种原因而有变化,但终有穷尽的一天呢?古人说:“死生也是人生一件大事啊!”这岂不很悲哀吗?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的感慨,其缘由竟像一张符契那样一致,总难免要在前人的文章面前嗟叹一番,不过心里却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我当然知道把死和生混为一谈是虚诞的,把长寿与夭亡等量齐观是荒谬的。后世人看现代人,正如现代人看古代人一样,可悲啊!因此我一一记下这次兰亭集会者的名字,抄录下他们吟咏的诗篇。即使时代会不同,世事会变化,但人们抒发情怀的原因,其基本点是一致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些诗文产生一番感慨。

译文2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暮春三月初,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举行聚会,在水边进行消灾求福的活动。许多有名望的贤士都到了,老的少的聚在一起。这里有高山峻岭,有茂密的树林和高挺的翠竹;又有清澈的溪水湍急流淌,辉映环绕在兰亭两侧。引溪水为曲水流觞,人们在曲水旁边依次就座,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繁盛场面,但一边饮酒,一边咏诗,也足以让人畅抒情怀。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清风徐徐,拂面吹来,抬头,天空广大无边,低头,地上事物如此兴盛繁茂;这样来放眼纵览,开阔胸怀,足以尽情享受眼观和耳听的无穷乐趣,真的是很快活啊。

人们彼此相处,一生非常短暂。有人喜欢敞开胸怀,与知己在室内倾谈;有人喜欢把情怀寄托在自己爱好的事物之上,不受约束,放纵游乐。虽然人们的爱好不一样,沉静、浮躁也各不相同,但一旦他们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忘形于一时,得到暂时的满足,竟忘记了衰老即将到来。等到对他们的所得感到厌倦时,情怀就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无限的感慨也就油然而生了。曾经喜欢的东西,在顷刻之间,已经成为往昔,对此尚且不能不为之感念伤怀,更何况人的生命长短不一,完全听天由命,而最后终将化为乌有呢?古人说:“生死也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啊!”这怎么能不令人悲痛呢?

每每得知古人兴怀伤感的缘由,好像符契一样相合,我总是对着文字不断悲叹,心里却很难说出原因。我本知把生和死等同起来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也是矫妄做作的。后代看待今天,就像今人看待古人,真是可悲啊!所以,我一一记录下今天在兰亭聚会的人,并抄录他们所作的诗赋。尽管时代不同,情况也不同,但是人们所发的感慨还是差不多的。后代的读者读这时,恐怕也会发出同样的感慨吧。

《兰亭集序》原文翻译赏析-东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赏析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杰出的书法家。他精通古代各种文体,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尊称为“书圣”。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和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兰亭举行宴会。参加宴会的人饮酒赋诗,事后并将它们结为诗集。王羲之为此诗集写了这篇序言,记下了宴会的盛况与观感。此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本篇是为宴饮诗集而作的序言,描绘了聚会于山林的欢快盛况以及随之产生的对于人生的哲理思考,也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文章先简要介绍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兰亭的自然环境和周围的景物。聚会的盛况,写出了人生之“乐”。由记事而抒情,从人的志趣不同、性情各异出发,对生死的感触颇深,极写人生之“悲”。对人生短暂、稍纵即逝、不可挽留作出了感叹,流露出了无奈和悲哀之情。虽然作者心绪悲哀,但仍有力地驳斥了庄子的虚妄论,从而肯定了对生命的向往和执著。

这篇序文前段叙事,后段抒情;前段写实,后段写虚;前段写乐,后段写悲。清新自然,成为后世极为推崇的佳作。古往今来,无数人对人生的终极意义进行过探索,但是谁也未曾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也许思考本身就是意义吧!

《兰亭集序》原文翻译赏析-东晋·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