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策(一)》原文翻译译文-西汉·贾谊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5:53

治安策(一)原文

治安策(一)

西汉·贾谊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黥布王淮南,彭越王梁,韩信王韩,张敖王赵,贯高为相,卢绾王燕,陈豨在代,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恙,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淆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室之势以豫席之也。诸公幸者乃为中涓,其次厪得舍人,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也。然其后七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

然尚有可诿者,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元王王楚,中子王赵,幽王王淮阳,共王王梁,灵王王燕,厉王王淮南,六七贵人皆亡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擅爵人,赦死辠,甚者或戴黄屋,汉法令非行也。虽行,不轨如厉王者,今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故疏者必危,亲者必乱,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剥割,皆众理解也。至于髋髀之所,非斤则斧。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臣以为不缺则折。胡不用之淮南、济北?势不可也。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则最先反;韩信倚胡,则又反;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已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虽在细民,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及燕、梁他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一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柴奇、开章之计不萌,细民乡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一动而五业附,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虑无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跖盭。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惠王之子,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跖盭。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治安策(一)》原文翻译译文-西汉·贾谊

治安策(一)注释

树国:建立诸侯国。

数:屡次。

亲弟:指汉文帝的弟弟淮南厉王刘长。《汉书·五行志下之上》:淮南王长“归聚奸人谋逆乱,自称东帝”。刘长的封地在今安徽淮河以南地区,在长安的东方,所以称“谋为东帝”。刘长谋反后被废处死。

亲兄之子:指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济北王刘兴居。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济北王谋反,发兵袭击荥阳,失败被杀。乡:通“向”。

吴:指汉高祖侄子吴王刘濞。见告:被告发。

春秋:指年龄。春秋鼎盛,即正当壮年。

莫大:最大。

傅:指朝廷为年幼诸侯设的太傅、少傅。相:朝廷派到诸侯国的最高行政长官。

冠: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标志已成年。天子、诸侯则在二十岁时加冠。

丞尉:县的文武官员。

熭(wèi):暴晒。

今:如果。

抗刭(jǐnɡ):杀头。

季世:末世。

匡:正。

曩:从前。

淮阴侯:韩信,汉初封楚王,后贬为淮阴侯,最后以谋反被杀。黥布:即英布,汉初封为淮南王,最后以谋反被杀。彭越:汉初封为梁王,后以谋反被杀。韩信:指韩王信,战国韩国韩襄王后代,后投降匈奴并发动叛乱,以谋反被杀。张敖:刘邦女婿,袭父张耳位为赵王。贯高:为张敖相。因刘邦对张敖无礼,怒而欲杀刘邦。卢绾:汉初封燕王,后被疑谋反逃往匈奴。陈豨(xī):汉初封为阳夏侯,统率赵、代两地军队。高祖十二年自立为代王。

亡恙:无恙。亡,通“无”。

仄室:指非正妻所生之子。豫:事先。席:凭借。

中涓:皇帝近侍官员。

厪(jǐn):通“仅”。舍人:地位次于中涓的近侍官员。

渥:浓,厚。

角材:比较才能。臣:动词,封官。

诿(wěi):推托。

悼惠王:齐悼惠王,汉高祖长子刘肥。元王:楚元王,汉高祖弟刘交。中子:赵隐王,汉高祖第三子刘如意。幽王:赵幽王,汉高祖子刘友,原是淮阳王,后徙赵。共(ɡōnɡ)王:赵共王,汉高祖子刘恢。原为梁王,后徙赵。灵王:燕灵王,汉高祖子刘建。厉王:淮南王刘长,汉高祖子。

布衣昆弟:像老百姓中的兄弟关系。

亡(wú):通“无”。

爵人:封给人爵位。

辠(zuì):通“罪”。

黄屋:皇帝所乘车,车盖以黄缯做里。

不轨:不守法令制度。轨,法令。

圜(yuán)视:瞪眼怒视。圜,通“圆”。

冯敬:御史大夫。曾揭发淮南王谋反而被刺杀。

领:治理。

屠牛坦:春秋时的一位宰牛人。

芒刃:利刃。顿:通“钝”。

理:肌肉纹理。解:关节缝隙。

髋(kuān):胯骨。髀(bì):大腿骨。

斤:古代砍伐树木的工具。

婴:碰,触动。

迹:考察。

倚:依靠,此指投降。

长沙:指长沙王吴芮。

樊:樊哙,汉初封舞阳侯,后为左丞相。郦:郦商,封曲周侯,后为右丞相。绛:指周勃,封绛侯,文帝时为右丞相。灌:指颍阴侯灌婴,官至太尉、丞相。这四人在封地内只收租税而无行政权。

彻侯:通侯,只有封爵而没有封地的诸侯。

菹醢(zū hǎi):古代一种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

倍畔:通“背叛”。

利几:原项羽的大将。汉初封颍川侯,后因谋反被杀。

柴奇、开章:两人都是淮南王的谋士。

赤子:幼儿,这里指年幼的皇帝。

朝委裘:朝见已故皇上的衣裘。

瘇(zhǒnɡ):脚肿病。

胫:小腿。要:通“腰”。

股:大腿。

信:通“伸”。

搐:抽动。

无聊:无所依靠,难以支撑。

锢:通“痼”。

跖(zhí):脚掌。盭(lì):扭折。

元王之子:刘郢客,楚元王刘交的儿子。

惠王之子:刘襄,齐悼惠王刘肥的儿子。

治安策(一)译文

如果封立的诸侯国强大,必然会造成天子与诸侯之间互相对立的形势,臣下屡遭祸害,皇上也多次忧伤,这实在不是使皇上放心、使臣下保全的办法。如今有的亲兄弟图谋在东方称帝,亲侄子也向西袭击朝廷,近来吴王的谋反活动又被人告发。天子现在年富力强,品行道义上没有过错,对他们施加功德恩泽,而他们尚且如此,何况最大的诸侯,权力比他们还要大十倍呢!虽然如此,但是天下还比较安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大诸侯国的国王年纪还小没有成年,汉朝安置在那里的太傅、丞相还掌握着政事。几年以后,诸侯王大都加冠成人,血气方刚,而汉朝委派的太傅、丞相都要称病还乡了,而诸侯王会自下而上地普遍安插亲信,如果这样的话,他们的行为同淮南王、济北王有什么区别呢?到了那时,而想求得天下安定,即使是唐尧、虞舜在世也办不到了。

黄帝说:“到了中午一定要抓紧暴晒,拿着刀子一定要赶紧宰割。”如果要使治安之道顺利而稳妥地推行,是十分容易的。假使不肯及早行动,到头来就要毁掉亲骨肉,而且还要杀他们的头,这难道同秦朝末年的局势有什么区别吗?凭着天子的权位,趁着当今的有利时机,靠着上天的帮助,尚且对转危为安、改乱为治的措施有所顾虑,假设陛下处在齐桓公的境地,大概不会去联合诸侯匡正天下吧?我有理由知道陛下一定不能那样做的。假如国家的局势还像从前那样,淮阴侯韩信还统治着楚,黥布统治着淮南,彭越统治着梁,韩王信统治着韩,张敖统治着赵,贯高做赵国的相,卢绾统治着燕,陈还在代国,假使这六七个王公都还健在,在这时陛下继位做天子,自己能感到安全吗?我判断陛下是不会感到安全的。在天下混乱的年代,高祖和这些王公们共同起事,并没有子侄亲属的势力作为依靠。这些王公走运的就成了亲近的侍从,差一点的仅当个管理宫中事务的官员,他们的才能远不及高祖。高祖凭着他的明智威武,即位做了天子,割出肥沃的土地,使这些王公成为诸侯王,多的有一百多个城,少的也有三四十个县,恩德是优厚的了,然而在以后的十年当中,反叛汉朝的事发生了九次。陛下跟这些王公,并没有亲自较量过才能而使他们甘心为臣的,也不是亲自封他们当诸侯王的。即使高祖也不能因此而得到一年的安宁,所以我知道陛下更不能得到安宁的。

不过,上面这些情况,还有可以推托的理由,说是“关系疏远”。那就请允许我试着谈谈那些亲属诸侯王吧。假如让齐悼惠王统治着齐,楚元王统治着楚,赵王统治着赵,幽王统治着淮阳,恭王统治着梁,灵王统治着燕,厉王统治着淮南,假如这六七位贵人都还健在,在这时陛下即皇帝位,能使天下太平吗?我又知陛下是不能的。像这些诸侯王,虽然名义上是臣子,实际上他们都怀有老百姓那种兄弟关系的想法,大概没有不想采用天子的制度,而把自己当作天子的。他们擅自把爵位赏给别人,赦免死罪,甚至有人乘坐天子的黄屋车,这是他们不执行汉朝的法令。像厉王那样的不守法的人,命令他都不肯听从,又怎么能招他来呢!即使召来了,法律怎么能施加到他身上呢!动了一个近亲,天下诸王都环视着惊动起来。陛下的臣子当中即使有冯敬那样勇敢的人,但是他刚开口揭发诸侯王的不法行为,刺客的匕首已经刺进他的胸膛了。陛下虽然贤明,谁能和您一起来治理这些人呢?所以说,关系疏远的诸侯王必定危险,亲属诸侯王也一定作乱,这是事实所证明了的。那些自负强大而发动叛乱的异姓诸侯王,汉朝已经幸运地战胜他们了,可是没有改变酿成叛乱的制度。同姓诸侯王也袭用了这种做法,发动叛乱,如今已有征兆了,形势又完全回复到以前那种状态。灾祸的变化,还不知道要转移到何处。英明的皇帝处在这种情况下,尚且不能使国家安宁,后代又将怎么办呢?

屠牛坦一天可以宰割十二头牛,而他的刀刃之所以不会变钝,是因为他用屠刀捅剥切割,都是沿着肌肉纹理和关节缝隙来的。至于胯骨、大腿骨这样的大骨头怎么剁,不是用小斧就是用大斧。仁义恩厚,如同君主手中的利刃;权势法制,如同君主的大小斧头。如今的诸侯王,好比胯骨、大腿骨那样的大骨头,不用大小斧头,而要用锋利刀刃去劈,我以为利刃不是会有缺口就是折断。为什么不把仁义恩厚用在淮南王、济北王身上呢?因为形势不容许。

我考察以前的事情,那些诸侯大体上是势力强大的先造反:淮阴侯韩信统治着楚,势力最强,就最先反叛;韩王信依靠了匈奴的力量,也反叛了;贯高借助了赵国的条件,也反叛了;陈豨部队精锐,也反叛了;彭越凭借梁国,也反叛了;黥布凭借淮南,也反叛了;卢绾势力最弱,最后反叛。长沙王吴芮才有两万五千封户,功劳很少,却保全了下来,权势最小而对汉朝最忠顺;这不只是由于性情和别人不同,也是由于形势使他这样。倘若从前让樊哙、郦商、周勃、灌婴占据几十个城为王,那现在他们由于作恶而亡国,也是可能的。假使让韩信、彭越之流,只居于彻侯的地位,即便今天保全,也是可能的。既然如此,那么天下大计就可以知道了。要想使天下诸侯王都忠心归附汉朝,那最好让他们都像长沙王一样;要想让臣下不至于像韩信那样被杀掉,那最好让他们像樊哙、郦商那样;要想使天下安定,最好多多建立诸侯国而使他们的势力减小。力量弱小就容易用道义来指使他们,国土小就不会有反叛的邪念。这样就使全国的形势,如同身体使唤手臂,手臂使唤手指似的,没有不听从指挥的。诸侯王不敢有反叛的想法,如同辐条聚向车轮一样,都归顺天子,即使是老百姓,也会知道他们都很安稳。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英明。分割土地,定出制度:把齐、赵、楚三个王国分成若干侯国,让齐王、赵王、楚王的子孙,全都依次受封先人的那份封地,一直到分尽为止。对燕、梁等其他王国也是这样。有些封地大而子孙少的,也都分成若干侯国,暂时空着搁置起来,等着他们的子孙出生以后,再封他当候。诸侯王的封地,有不少已被削除收归汉朝所有的,那就替他们调整侯国所在的地区,等到要封他的子孙到别的地方去的时候,按侯国的应有户数,给以补偿。一寸土、一口人,皇帝也不占用他们的,确实只是为了安定太平罢了。这样,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廉洁。分封土地的制度一旦确定,宗室子孙没有不考虑保住自己的统治的。臣子没有背叛的念头,皇帝没有讨伐的想法。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仁德。法令制定了,没有人触犯;政令推行了,没有人抵触。贯高、利几一类的阴谋不会出现,柴奇、开章那样的诡计不会萌生。老百姓都向往良善,大臣都向皇上表示恭顺。所以天下就都知道陛下的道义。这样,即使让幼儿当皇帝,天下也很安定;即使立一个遗腹子做天子,让臣子朝拜老皇帝遗留下来的皇袍,天下也不至于混乱。这样,就可以使天下安定无事,后代也称颂陛下的圣明。只要采取这样的措施,上述五个方面的成绩也就随之而来了,而陛下又怕什么而久久不这样办呢?

当今,天下的形势像得了严重的脚肿病:小腿粗得差不多像腰围,脚指头粗得差不多像大腿。平时都不能伸屈自如,一两个指头抽搐,浑身就觉得无所依赖。丧失了今天的机会而不医治,一定要成为难治的顽症。以后即使有扁鹊那样的神医,也都无能为力。这个病还不只是浮肿,还苦于脚掌扭折不能走动。楚元王的儿子,是陛下的叔伯兄弟,当今的楚王,是叔伯兄弟的儿子,齐悼惠王的儿子,是陛下亲哥哥的儿子,当今的齐王是陛下哥哥的孙子。陛下自己的子孙,有的还没有分封土地,以便安定天下,旁支的子孙,倒有人掌握大权来威胁皇帝。所以,我说不仅是害了浮肿病,还苦于脚掌扭折了不能走动。令人痛哭的就是这样一种病啊!

《治安策(一)》原文翻译译文-西汉·贾谊

《治安策(一)》原文翻译译文-西汉·贾谊

【相关阅读】

更多汉文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