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汉广、秦风·蒹葭原文
周南·汉广 秦风·蒹葭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
周南·汉广、秦风·蒹葭赏析
谢谢大家来配合完成传播古典文学的任务。
我个人才疏学浅,好在我选择的这种方式是摆龙门阵。如果说这个也算是实力的话,这不是硬实力,硬实力是课堂讲课,我是摆龙门阵,算是软实力。因此,哪怕才疏学浅,由于选择了这种传播方式,我都可以掩盖一些自己的短处。
今天,我们就开始第二讲。这个系列讲座总的题目是“诗经点醒”。所谓“点醒”,就是把一首诗究竟是怎么回事,把它打明叫响,究竟这首诗说的啥,叫“点醒”。因此这首诗的每个字我就用不着再详细去讲解了,书上有。这两首诗,第一首在《周南》里面,叫《汉广》;第二首在《秦风》里面,叫《蒹葭》。
历来传播《诗经》、研究《诗经》的,从汉代的儒生起一直到现代,人们从来没有把这两首诗对照在一起讲,是由于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两首诗主题完全相同,内涵也相同,所反映的当时的生活场景都属于民俗活动,有极大的共同性。古人不认为有共同性,是因为从东汉的郑玄给《诗经》做笺注的时候就已经下了结论。当时汉代的毛亨、毛苌,就是他们父子两人传播《诗经》,郑玄作为五经博士加注解。
从那个时候起就认为《汉广》里面所反映的内容是“文王之德,传播于南国”,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时还在商朝的时候,周文王还不叫文王,叫“西伯昌”。“西伯”是纣王给武王的父亲封的一个诸侯,就说在西边那一大片地方,你就算NO.1,所以叫西伯。他姓姬,名字叫昌,叫姬昌,又叫西伯昌。那么当时,他的这个领土沿着嘉陵江上游和汉水上游向长江中游扩张,所以孔子说文王当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就说他占了三分之二的面积。怎么会有这样大?原来他是把蜀国、陕南和长江中游全部算进来,当然领土就很大了。但是这个大实际上也是一种很空的大,因为长江中游这一带基本上还是少数民族,是楚国统治的。因为汉代的人要遵从文王、武王,就说的是文王的教化,他的德教影响非常广泛,影响到长江中游,汉代的人就用这首诗作为榜样,就说:你看,长江中游这些,最初都是野蛮人,是周文王这个西伯昌的文化传播、教导,使长江中游的野蛮人在婚姻上面都晓得要遵守周礼,就用这首诗做证明,怎么可以呢?
你看,汉代的这些儒生嘴巴非常油滑,就像我们今天有些搞宣传的最会说。居然这首诗他就能够说,你看嘛,人家这个男女恋爱,都是“不可求思”。什么是“不可求思”呢?就是不能够当面去跟人家求爱,要按照周礼,各种礼仪,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才能够实现。这个上头的,连人家普通的长江中游这一带的百姓都晓得,“汉有游女,不可求思”,就是说你不能够直接去追求她,这个就是他们的解释。
你要知道古人有时候愚昧起来很吓人,从汉代这样子说了,而且这些说法从唐宋以来一直到清代。清代初年乾嘉学派的一些文史专家,有些就给《诗经》重新做解释了,有些就已经不接受汉代那种说法,那么是怎样说的呢?就说人家这首诗说的是男女恋爱。男女恋爱了,那么这个就算一大进步了。这样子的解释,直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及《诗经》的时候,有余冠英先生,有山东大学的高亨先生,还有几位先生先后来普及《诗经》,出翻译本,给加上一些注解的本子,都是这样说。这个就是恋爱,恋爱又不成,反正就说劳动人民如何质朴,男女恋爱如何真诚,从这个角度讲。我发现它不是这么一回事。
而另一首《秦风·蒹葭》,这个“秦”不是秦朝,不是秦始皇建立的那个朝代,这个是秦国。秦国是非常之古老的,当时这一个小小的秦国,是在陕南和甘肃,所以甘肃的天水都叫秦州,是古代秦国的首都。这个《秦风》就是讲的甘肃南部、陕南一带,古老的秦国那个地方流传的一首民歌叫《蒹葭》。
历来,从汉代起解释这一首《蒹葭》的诗,都是说隐士辞去朝廷的官不做了,到水边去隐居,人们仰慕这些隐士,要来找他们,找不到。“所谓伊人”,“伊人”,就是那个人;彼人,指的就是隐士。汉代以来就是这样说的,说隐士道德很高尚,不同流俗,不和世间往来,所以人家仰慕他们的,就来找。“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是说他隐居在水的那一方,古代的词语有省略。“在水一方”就是在水的那一方,不在这里,要去找的人在那里,而且隔了水。所以你看,找来找去找不着,顺着水去找,逆着水往上游找,一会儿看到他在这儿,一会儿又“宛在水中央”,所谓“宛”就是依稀仿佛,看来好像是。起初觉得他在上游,到上游去找,到了上游发现他又到下游去了,又到下游去找,下游又没找到,再一找说在河的中间,在一个沙滩上。这个隐士很怪,当这个隐士如果这样,就太累了,因为一会儿要往上游,一会儿要往下游,还要躲到水中间去,哪有那个体力去当个隐士呢?古人不考虑这些的,他认为就是这样子。从汉以后直到现代,隐士的这种说法,又有了新的说法,男女恋爱。说是一男一女约会在河边上,男子来找,结果那个女子,就是那个“伊人”,又不晓得躲到哪一个芦苇丛中去了,找来找去都找不到,就很失望,现在就是这样子讲的,爱情诗。
我认为,这两首诗都是写民俗活动的。这个民俗活动概括起来就是古人给每条河都找到了神,每年民俗活动都定期到河边聚会,向这个神致敬是祭祀,也用歌舞去娱乐,这就是民俗活动。
这件事情我是怎么想起的?那在十几年前看钱塘江的潮水,在南岸,盐官镇,那里每一年的八月十五过了,在阴历八月十六、十七、十八这三天,有大潮!因为这个潮水跟满月有关系,所以这三天的潮水最大,我就在潮水最大的那一天,大概是阴历八月十八,到那儿去看的。那么多的人,外面要买票,十几年前都要七十八块钱一张票,现在据说要卖几百块,不然去不到那儿。这个钱塘江南岸,是比较高的地方,因为这不能低。低的地方,有一年就曾经淹死一百多人,那些外地去的客人不晓得潮水会涌那样高,就在江边上。结果那个潮水,起初远远看到低,然后越来越高,最后一压下来,两百多人,死了三分之二,当场就卷起走了,水一退就卷起走了。所以我去看的那一回,他们已经组织起来,在堤岸上面围起来,里面还安了座位,不然怎么好收人家七十八块钱呢?他们就是这样赚的钱。
你来了就在这儿坐着等,差不多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就等那个潮水来。大家都坐着,在那儿吵吵闹闹的,吃方便面的,喝啥子可口可乐的,啥都有,噢,嘈杂不堪,我们中国人是这样。突然一下,就有人吼一声:“来了!”所有的人一下就不晓得发生什么事情了,都往凳凳上面站,一下人们都站起来。陪着我来的嘉兴的一个(人),那个时候嘉兴图书馆有一个(人)叫范笑我,他开了个秀州书局,很有名,说:“别理他们,老师,别理。”我看人家都站起来了就也站,他把我拉住:“不要去站。”这些人说“来了,来了”,就往上游那头看。结果看了一阵,底下又笑起来了,那些人纷纷又落座。然后,范笑我才告诉我,每一次看钱塘江潮,都有两次潮:第一次是人潮,刚才一下人就站起来,没有水,要人潮过了,还有二十分钟,大概真正的潮水它就要来了。我觉得这很笑人。当真,过了二十分钟潮水来了,反而没有人站起来,就是这个“来了,来了,来了”,一下大家都慌了。这个“来了”,突然在有很多人的场所,有一个人吼一声“来了”就发生事情了。
郑国有一个贵族叫伯有,是被冤枉给国王杀了。有一天,郑国都城里面最繁华的街上,突然全城的人吼起来“来了,来了”,遍城的人都在跑。就说是被冤杀那个伯有的冤魂来了,史书叫“相惊伯有”,成都人说的扯地皮疯。潮水这个也是,范笑我告诉我,每一次都是这样。后来我又阅读了一些唐宋以来的笔记,发现早就有这种现象,“来了”。过了好多年我一下就懂了“谁来了”,绝不是毫无根据,因为古书上记得很清楚,伍子胥!伍子胥是被吴王冤枉杀了的,伍子胥被杀的时候很愤怒,就说:你不信我的话,还要杀我,我死了以后把我的眼睛挖下来挂到东门上,我要看见越国的军队进吴国的首都。
伍子胥是一个愤怒的冤魂,所以历来把钱塘江的江潮与波涛叫胥涛,伍子胥那个胥,就是说他的愤怒卷起波涛来。民间传说,每一次潮水来,远远的天边那一线,看到那一线就说看到伍子胥来了,说伍子胥穿的白袍,骑的白马,在那个最高的浪头上,随着浪头,等到再拢一点就没有了,就只看见白色的波涛滚滚来了。所以伍子胥是钱塘江的江神,江南那一带,从前每一年的阴历八月,有这个民俗活动,就是观钱塘江的江潮,同时悼念伍子胥,说这是个冤魂,冤魂不散。白衣白袍,骑着白马来,所以后人把这一切波涛都叫作子胥涛。
我1958年到崇庆县一个乡,挨着山里面的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桥头有个龙王庙,龙王庙的门口刻着一副石头对联,显然是清代、明代的了:“子胥归来莫控银鞍白马,留侯安在空遗黄石素书。”用了两个典故来说水和桥,“子胥归来”,就是伍子胥归来的时候不要骑着银鞍白马,不要有大的波涛来,把这个桥冲毁了,所以桥头龙王庙就立的这个。由一座桥就想起张良的典故,张良遇到一个黄石公,黄石公把鞋子脱了丢到桥的底下,喊“孺子,你给我捡起来”,所以“留侯安在空遗黄石素书”,就说张良那么伟大的人都没有了,留下一部兵法书也没有什么用了。这副对联写得相当好。我从那里经过是1958年,正在拆这个龙王庙,我看了心想,这么好一副对联,我得把它记下来,拆了以后你们都忘记了,我得把它保留下来,“子胥归来莫控银鞍白马,留侯安在空遗黄石素书”,好感慨,用典用得如此好。这些都是说“来了”的问题。
对了,现在我们应该回到诗上面来了。
这一首《汉广》,首先你注意到“周南”这两个字,周南不是一个国家,是一个地理概念,是说早在周国还在岐山、陕南的时候,还没有天下,没有周朝,周文王西伯昌就已经传播文化到长江中游,到汉水!所以这一带的诗歌用这一带的地理名称叫“周南”,“周南”就是周公所管理的南面的一大片国土。
《诗经》中有两个“南”,一个“周南”,一个“召南”。这是由于西周初年,周公要离开首都,到中原去经营洛阳城,就把召公留在原来的都城镐京。周公和召公分了工,说南方的那一大片从陕南、川北一直到湖北长江流域一带都叫南,南国,其实有很多个小国,都叫南。那么周公就说:就管洛阳以南、长江中游,召公你就管嘉陵江流域和汉水的上游,所以有了周南、召南。
具体说来这首诗的背景是汉水,汉水从甘肃南部的潘中山发源,向东流,穿过陕南进入湖北,就叫汉水。再往东南流去,就是汉口,汉口、武昌、汉阳,三个地方后来叫武汉,最初是叫汉口。唐诗中间“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叫汉口。这个汉江流域就是属于周南,这一条汉水也有神,汉水流域的神究竟叫什么名字没有记下来,我们只知道是一个女神,就是这首诗中写的,知道她是神,就好讲解了。汉代的经师,他不晓得这是一个神,只晓得这是一个女子,于是说的这一个女子是贤淑之女,是很守规矩、懂礼教的,人家直接来求她的时候,她都不答应,所以“不可求思”。一个普通的女子有这样大的本事?人家到这儿来找她,她又跑到那儿去了,找都找不到。古人就没有想一下,这个怎么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如果是人,你在这儿,人家来就把你找到,他没有找到嘛,“不可求思”,找不到。
显然,这是一个神,一个女神,而且这首诗一个关键的词就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那个“游”,这个“游”早就被理解错了。这个地方在汉代以后流传了一个故事,假托到汉代以前,说“汉上游女遇郑交甫”。有一个青年男子叫郑交甫,在汉水边上碰到一个游女,当然这样说就是用在水边游玩、在那儿旅游的“游”解释这个“游”。这个郑交甫就很喜欢她,想去和她说话,女子也喜欢他,就赠了他一个玉佩。郑交甫拿到玉佩以后,欣赏玉的时候,抬头再一看,女子不在了。历来对这个郑交甫遇汉上游女的民间传说,都没有搞清楚,这个“游”根本不是旅游的游、游玩的游,这个游是在水中、波涛之上,不是在岸上游玩的。实际上这首诗所写的“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下你就懂了为什么求不到她:汉水是一条很大的江啊,汉江越往下游越是大,快要到武汉就相当宽了。她在波涛之上,由于她具有神性,所以她不像我们这些游泳健将是在里面游,她根本不是,她在水面飘,她是神,看着她从上游来了,这个漂亮女子——女神来了!“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一下你就懂了,这个“不可求”不是有什么礼法不能够违反,根本是人在岸上,她在那样宽的水中,顺着水飘下来了。
这是什么时候?一定是民俗活动,每一年夏天有特定的日期,那一天就是民间传说汉水女神要出嫁,嫁给远方某个神,老百姓就在江边聚会送她,所以“之子于归”。人家写得清清楚楚的,“于归”就是出嫁,女子以夫家为归宿,所以离开娘家到夫家去是“归”,是回到那里去,“之子”——那一个人,“于归”是那个人出嫁,当然她就是一个女性了,而且是一个神,是因为人无法接近她,人和神中间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接触到,所以“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求不到的。前面是比喻,“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休”是路上走累了遮荫去休息一会儿,但如果树木是乔木的话,遮不到荫,乔木太高了,太阳斜着能晒进来,树木必须要矮,要浓密的荫,横着像黄桷树一样的,横着展开才遮得到。所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树高了,就没有办法在那儿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那一个游女是个女神,我们怎么能够去接近她呢?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江是这样宽,我们看见她在对岸,但没有办法游过去,波涛太大,还有人神的距离。“江之永矣”,这个汉江是这样这样的长,“不可方思”,“方”就是用木头、竹子扎一个筏,筏就叫“方”,木筏、竹筏都是长方形,你们去看,就叫“方”,“不可方思”就是说不能够乘着筏子去追她,因为汉江是这样长啊,你要追到什么地方?长江下去就是东海,无穷无尽,追不到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太长了,乘着筏子去都不行,这几个“思”是什么意思?是虚词,就是我们现在川东一带都还有的。“南有乔木,不可休思”,“不可休sè”,你看“南有乔木,不可休sè。汉有游女,不可求sè”。你注意到,押的韵是“休”和“求”,这样押韵就证明底下那个是虚词,因为虚词不能够算到韵里面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不可泳sè,不可方sè”,就是“sè”。
由于这个是唱的歌,第一段过了还有第二段。第二段“翘翘错薪,言刈其楚”,“错”,杂也,杂木林、树林,有些全部是一种树,比如柏木林、松林、青木树林、竹林,都是一个,有的是杂的,杂的就叫“错”,“错”是说高低不齐、错杂,这个“错”跟工具用那个“锉”字是一回事,写法不同,那个“锉”字也是各种齿不齐,所以就叫“锉”。“翘翘错薪”,长得很高。“言刈其楚”,这些杂木里面这样多的树木,但是我只砍一种树子,这种树子叫“楚”,“楚”是什么?“楚”又叫“荆”。哪一个“荆”?草头一个刑,刑罚那个刑,楚国又称为“荆”。“楚”就是有一种树子叫黄荆条树,就是植物的这个荆。成都人说的打娃娃“不打不成人,黄荆条子出好人”,就是用那个“楚”。那个“楚”是一种很细的藤,割下来又是软的又有弹性,正好打娃娃,它又不是棒棒,棒棒一会儿就打死了,会把骨头打烂,它是软的,打到那个屁股很痛。所以从前的人,老师处罚学生叫“夏楚”,那个“楚”也就是指的这种荆。
为什么他要去砍这个荆呢?古人也没有解释,古人说的:这个天下的女子那么多嘛,只爱这一个女子,所以就是像杂木林一样,你有很多树,但是我只砍黄荆条。不是这种意思,他们都不动脑筋,“之子于归”,人家是说这个女子、这个女神要嫁给东海龙王,你们去给她贺婚,贺婚要砍柴。
古代的“婚”这个字,为什么叫“婚”?黄昏时候举行仪式,所以叫“婚姻”。所有的婚姻都是在黄昏时候举行,所以看得到天上的星宿。《诗经》中间的“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就是新媳妇儿遇到新郎叫良人,良就我们现在的郎,情郎那个郎。
那么两岸的这些百姓在这一天的民俗活动要给汉水女神贺新婚,送什么?要送柴。为什么要送柴?远古时代的婚礼是黄昏时候举行,客人去了都要带着柴,柴蓬起点燃就叫篝火,篝就是蓬起点燃,如果这些柴是在庭院里面就叫“庭燎”,“庭燎”就是照明。所以砍这个柴,不是比喻这个世间女子我就是只爱你一个,那么多树子我只砍这个黄荆条子,是你要去送礼。所以你看“翘翘错薪,言刈其楚”,黄荆条子,我为什么要砍这一种,因为黄荆条子这种柴最熬火。各位都是新时代的,没有烧过火,我们当小娃娃的时候,家中还是柴灶,要烧柴。这一种黄荆条子最熬火,所谓熬火就是经得起燃。所以砍这些黄荆条子去,是为了送礼,去送汉水女神,去恭贺她的婚礼,把柴带去点燃。
那么这个汉水女神是怎样去的呢?在波涛上,总不会走着去。骑马去的,因为波涛滚滚像千军万马,波涛卷起来就像马的头,钱塘江的那个潮水正是这样,你看后人形容都是说如万马奔腾。汉水女神在江面上是骑着马的,骑着马飘下去了。“言秣其马”,“言”就是俺,就是我,这个言就是第一人称的“俺”,一个人旁一个奄,《水浒》中的:俺不去哪里了,俺要去哪儿。这个“俺”直到现在他们陕北一带说的“额”,“额们”,那个“额”就是“俺”,就是“言”。“言秣其马”,就是我把马料拿去给汉水女神喂她的马,因为她还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她这回嫁得很远,要把马喂饱。所以,这些道理古人没有看懂,古人说的这些都是比喻,说的砍柴,他不知道这个是真的、实实在在的事情,不是比喻!所以古人动不动就在前面说成“兴也”,“兴”就是“起兴”,所谓起兴就是看到一个什么随便举一个,在那儿唱一下就叫起兴,说“翘翘错薪,言刈其楚”,“兴也”;或者“比也”,就比喻“我只选某个女子”。根本不是,所以古人没有读懂。人家真的写的是现场,所有的在这一天的民俗活动,都要带着柴,最好的柴,还要带着草料,喂马。这都是真实的民俗活动。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我砍“楚”那些柴;“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你不是说不押韵的嘛?这就涉及古音。这个马的古音读“mǔ”。“翘翘错薪,言秣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mǔ”:“秣”是马料,饲养马叫“秣”;“言秣其mǔ”,喂她的马,我带着草料来。这样就押韵了,马的古音是读“mǔ”。但是毕竟无法接近她,所以这三段反复咏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汉水是这样广哦,我不可能直接游到汉江中间去,把这些送给女神;“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水是这样长,我不可能扎一个筏子一路就送她下去。真实状况就是这样的民俗活动。有人就会问带的这些柴怎么办呢?把汉水女神送起走了以后,各人又把一背柴背回去?点燃,把这些柴扎起,底下隔离起,点燃顺着江漂流。
后世的,湖北到四川一带,夏天夜晚有放河灯的习俗,就是从这儿来的。因为送给神的,必须点燃,不然始终都在人间,神收不到。就像在河面上,这么多人来参加,来给汉江的女神送行,带好多柴来,扎成三角堆,底下隔离开,让它浮起点燃,两岸都放下去,这就是后来的放河灯。这种习俗到现在都还看得到,所以这首诗所写的,实际上是一个古老的被我们遗忘了的民俗活动。可惜,从东汉郑玄起,都没有弄懂,不晓得这儿在干什么,都还在说男女恋爱,遵守礼法,遵守周公之礼,说这些话实在迂腐。
这么有价值的民俗活动,到汉代已经被人忘记,无法解释了,所以诗三千首,被删得只剩这三百〇五首,把这些留下来了,实在是功德无量,让我们回头看看先民的纯朴、虔诚,对神的尊敬,对风俗的传承。
这一首诗非常优美。那个漂亮的女神可望而不可即,人神之间永远有一段距离,距离之间就有了神秘,有了美,有了追求,追求而又不可得,就是这首诗从古到今叫人反复吟咏,又说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以为是男女恋爱。重新来认识它,所以这些也是消失的文化遗产,为什么会消失得那样干净?后来的这些儒生都不知道这一回事。不得不说到战国末年,由于秦的统一,秦国建立了中央王朝——秦朝。秦始皇在位前二十六年还是秦王,从第二十六年起改称皇帝,天下统一,焚诗书,烧的第一个是《诗经》!为什么要烧它?秦国是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认为这些东西浪费财力、物力、民间精力,不应该有。这些风俗,经过秦朝短短的统治以后灭绝了!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那一首《秦风·蒹葭》。《秦风·蒹葭》从汉代起直到现代都被认为是说隐士,要去找他,找隐士找不到,隐士又很高尚又很有道德,怎么都找不到。如果真正就是那么简单,那么这一个隐士究竟有什么好?他能够为我们做什么?也说不出来,那有什么意义可言呢?
好在汉代的毛亨、毛苌,父子两人传播《诗经》,他们遵守传统,按照一代一代的老师传下来的,告诉他们这首诗的背景,说“刺秦襄公也”,说秦国有一个国王秦襄公,这首诗是讽刺他的,究竟怎样讽刺的也说不清楚。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所说的这首诗的主题究竟是什么,秦襄公是怎样的人。因为秦国地处西部边陲,混同于多种少数民族,是被中原文化边缘化了的地方。秦国在秦襄公以前虽然也有好多代,但是周朝没有封过他们诸侯,没有让他们建国,因此就不算国。一直到西周亡了,周平王东迁的时候避居少数民族地区,周平王把周朝首都迁到洛阳就叫东周,西面陕南这一片,平王给了秦襄公,说:封你做诸侯了,你可以建国,就在陕南这一带。所以秦襄公成为秦国的第一代国君,又过了若干代,才有后来把蜀国灭了,然后又去灭六国,最后秦始皇统一天下。
秦襄公是第一个,按照传统的说法,他是一个开国领袖。秦襄公做了什么事情呢?会打仗,在陕西、甘肃这一片,在这么多的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秦襄公最强大。秦人崇尚武功就从这儿起,秦国这一片土地是从前周朝的根据地,是有周文化深厚的基础的,是文王、武王、周公、召公他们曾经传播文教的一片土地,是有礼、有仪的一片土地,是有文化的土地。秦襄公是从战争中找到了治国之道。那些都不重要,就是要强大,就是要用武力称霸,要会打仗,要会砍头,要会杀人。所以从秦襄公起,虽然这一大片地方原来属于周朝,受周朝的文化影响,是讲究文明,讲究制度,讲究礼法的。但秦襄公给推翻了,所以秦襄公在搞军国主义的时候,原有的他底下的大臣就起来反对他。
这样的事情,在《史记·秦本纪》里面没有记载,但是多亏传播《诗经》的毛亨、毛苌两父子,他们记录了这件事情,说是秦襄公违背了原有周朝文化的礼仪制度、文明制度,把它破坏了。搞军国主义,就有大臣起来反对,那个书上记载为“民众不服”,什么叫“不服”?抗议。民间起来闹,还有大臣,说有贤者、贤臣,一定进行过斗争,但失败了,失败了躲起来就叫隐士!
但是秦国留下旧文化的这个传统,要去找这个隐士,这个隐士是谁?没有说,只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虽然没有说,但是你注意,它给我们留下了线索,就是“白露”。白露,每一年的阴历九月有两个节气,白露过了就是秋分,秋分是昼夜平分,秋分前半个月就是白露。杜甫的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的是陕南那一带寒冷得早些,相比四川,到白露节的时候——黄昏时候你真的会看到所有的草木上都有露水珠。成都气候热,阴历的八月上旬,就是中秋前,有时候还非常热,没有什么露水。白露,这二十四个节气本来就是黄河流域的人设的,不是给四川人设的。这里就把时间暗示出来了,是白露节,白露是在秋天。正是什么?中秋节的前后。
这一个民俗活动发生在中秋节的前后。这个民俗活动,就是秦地的这一些代表周文化的遗民,随着秦襄公把国家暴力化以后,有些前代遗民,他们要追念当初与秦襄公斗争过的一些大臣,失败了,逃跑了,隐居了。说他们隐居了,隐居到水边,所以要去找他(们)。
这就是作为一个民俗活动,就像端午节要到汨罗江、湘江去找屈原一样,要悼念他,没有说他是谁。“所谓伊人”,那个人,我本人考证确有其人,即西晋干宝写的《搜神记》中的冯夷。《搜神记》上面说,冯夷“服八石,得水仙”,八石是八种矿物质炼的药,叫“八石散”,“得水仙”,成了仙,成的什么仙?水中的仙,就是这个“冯夷”。
所以唐代的钱起,那首写湘江的《湘灵鼓瑟》诗,就写到“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说冯夷在波涛上面跳舞,就是由于他是仙,这是一种传说。结果连庄子书上都写到这个冯夷,庄子的《大宗师》,内篇第七篇,写到“道”,什么叫道?谁人得了道?中间写了“冯夷得之,以游大川”,就说冯夷得了道以后就在大川里面游,川就是水道。
“冯夷得之,以游大川”,“傅说得之,以相武丁”,这些都是历史故事,反正说得了道的是冯夷。这个冯夷我们如今读的音是“冯夷”,古音读“píng夷”,“冯”读“píng”,“píng夷”。
《搜神记》记载“冯夷,华阴人”,注意,他是人,而且还有家乡,就在华阴,陕南,挨着河南那边,“以八月五日渡黄河始”,把日子都定了:八月初五。就是白露节!可以吻合了。只是《搜神记》是后人编故事,把古代有的故事重新编过,但是定的日子是八月初五。
八月初五历来就是一个节日,唐玄宗正是生在八月初五,所以又叫千秋节,在他以前一定就有活动,倒是我们八月十五吃月饼这个节日,古书没有这个记载。最早的只有八月初五,所以有两个“午日”,一个五月端午,一个八月端午,“端者始也”,一个月开始的那个“五”就叫端午,八月(五日)也叫端午。八月五日,说的是阴历,正是白露节,至多差几天,就可以坐实,而且是这个秦国华阴人。
又有传说,冯夷曾经是大臣,秦国的大臣。后人因为道家要宣传成仙,而儒家又恰好缺少关于冯夷生前的政治主张,各种记录都没有,我们就只能够去猜测了。
那么这首诗据我的猜测就是在白露节的民俗活动,大家到各个江边、河边、水边去悼念冯夷。所有的这些悼念都有人跟神的隔离,就拿刚才那个《汉广》来说,这么多人在河的两岸,在那里等,等到一定(时候),远远看到,就有人喊“来了,来了,前面来了”,大家就在这儿围着看,结果只是波涛没有看到人。因为他有追求,所以就有这些“来了,来了”的这个,何况这个神的出现都是躲躲闪闪的,不是来了的。
你看屈原写的《九歌》,写湘君、湘夫人,这两个都是湘江的神。你以为他们是两夫妻都在一起,完全不是。屈原写的《九歌》中的湘君跟湘夫人,是彼此在那儿一男一女谈恋爱,在那儿约会,在那儿等,等了半天都没有来。这里湘君、湘夫人写的就是“来了,来了”的意思。你看,湘君出来唱,在这儿等,等湘夫人来,结果是“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就是湘君在这儿等湘夫人来。等着等着都没有来,就“你流到哪儿了,怎么中途你……”我就在这儿等你,你“蹇谁留兮中洲”,为什么你在河心那个岛子,走拢了你就不走了,我在这儿等你,你不过来。“美要眇兮宜修”,你远远用眼睛看我,你又是那么漂亮,“沛吾乘兮桂舟”,我在下游驾一船,这只船是桂木船,是香的,我在这儿等你,你怎么远远望到我,又不过来呢?“美要眇兮宜修”,“要眇”是说眼睛。我们说的“秋波”,眼睛,远远地看,就眼睛眯起。古人说的美女把那个眼睛眯起看,样子特别美,我们现在认为这个是近视眼。在那儿望,望着湘夫人来没有来。
那么另外一首,湘夫人也是在望,望着湘君来,你看“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是湘夫人在这里望着远处湘君来了,从天空慢慢坠下来,但是在北岸那一边,比较远,也是在那儿“目眇眇兮愁予”,也是眯起眼睛在那儿看,也没有过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只有秋风一吹,洞庭湖里面起了波涛,树叶纷纷落下,你不过来。“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湘君说:我站在多么高的香草上面,脚踩到水中香草上面,我在这儿远望你,我这儿安排好了,黄昏就等你来,但是你不来。“鸟何萃兮苹中”,就是一只鸟你也应该飞到树子上来,你怎么不过来?不飞到树子上,你飞到那些水草上面。“罾何为兮木上”,渔夫搬罾,搬罾要把罾那个网撒到水里面嘛,你怎么把网撒到树子上,就是说你不过来,你不来,都是这个“来”。
不但人神之间有一个距离,神与神中间也有一个距离。因此“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她在那一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个“从”要读成“zòng”,就是“追踪”,我就跟着他,我去找他,我顺着“洄”——回水,就是逆流而上我去找他;“道阻且长”,我如果要逆流而上去找他,路还远,而且中间还有阻隔,又这么长;“溯游从之”,等到我走了一截,看到他又不在了,又到下游去了,那么我又顺着下游去找他,结果顺着下游,跑到那头又“宛在水中央”——他又在河心的岛上,始终都找不到。这就是一种距离,有距离就产生期待,就是男女相恋,人神相恋,可望而不可即。但是在这里不是神,人家是水神,是水仙,是冯夷。
老百姓也要有这种民俗活动,要去纪念他。你注意,纪念他什么?是因为他是八月初五这一天死于水中,这和屈原五月死于汨罗江相似,所以后来五月五要去找他,要到江边去找他的魂,捞他的遗体,这些都成为民俗活动。只是秦地的冯夷八月初五这个断绝了,后人不知道。那种文化被秦朝的暴力文化取代了,湮灭了,我们重新来发掘它。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变了个韵。“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晞”是晒干,露水还没有干。“所谓伊人,在水之湄”,什么叫“湄”?你看你的眉毛,眉毛是在眼睛边上,眼睛是秋水,眉毛在秋水边上,所以江边水草交织之地曰“湄”,就说他在水草的那个岸上看见她,变来变去。
第三段“在水之涘”,“涘”又是水的边上,反正无法接近她。
这三段都是说随便你走哪里,你去找她,都有一个距离,可望而不可即,因为她是神仙,不能够跟你凡人直接交往。
由于这首《蒹葭》有神秘性,所以古人有好多就把它附会到男女上面。20世纪40年代有一个电影,中国的,叫《古塔奇案》,《古塔奇案》中有一支电影插曲叫《秋水伊人》,就从这儿来的。按照那首歌的理解,《蒹葭》这首诗,那个伊人就是一个女子,一个男子去找那个女子。唱那歌的是当时很有名的一个演员,叫龚秋霞,唱的女高音,“望穿秋水不见伊人的倩影,更残梦断孤雁两三声,往日的温情只换来今日的凄清,梦魂无所依,空有泪满襟”,是由于思念,这个女子思念得哭了。所以这样的诗、这样的歌一流行,更使我们觉得是写男女之情,写男子追求女子,那个伊人就是个女子。但真相不是这样的,真相更真实,但是不一定那样美好。总不如你想象的——它是男女爱情,那样反而美好,就说这个女子在江边躲着这个男子,就喊他“你来找我,看我在哪里”,这个男子就像瓜娃儿一样,到处找,找来找去找不到,一会儿看到她在这儿,一会儿看到她在那儿。当然你要这样解释那也有趣味,虽然美,但是不真实,真实的情况是牵涉到悼念一个古人、一个贤人,像后来的屈原那样要坚持他的政治主张,拒绝接受秦襄公的军国主义,坚持传统的周文化。
这个是真实,真实的不一定是美的,但是由于这中间有思想,因为如果按照我们革命思想,周公之礼的周文化之类,都是古老传统,都是封建主义,人家后来搞改革,富国强兵,像人家秦襄公,后来又是秦始皇就很伟大。哎呀,当然你要这样来说,传统的那些文化价值就瓦解了,诗中给我们摆在这儿的,让我们后人一代又一代地去认识它,去发掘它。所以这两首诗在主题上相同,我把它们放在一起讲,无非就是让我们多一个角度去观察我们的古代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