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颂·玄鸟原文
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诗经
商颂·玄鸟赏析
周灭商后,商朝还有很多老百姓不服,认为周是野蛮民族,文明程度还不如他们商朝。现在看来也确实如此:商朝的青铜器比周朝初年的青铜器精美得多,商朝的甲骨文也比周朝的文字漂亮得多。而周朝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并没有伤害这些人,只是把纣王杀了,另外划出一块地方给商朝遗民居住,还允许他们保留宗庙。这块地方就是周朝时期的宋国,在如今的山东西南、河南东部、安徽西北部三省交界处,首都就在现在的商丘。商朝那些坚决不投降周朝的百姓,就全都去了宋国,每一年还要祭祀商朝的列祖列宗,这些祭祀活动也有歌舞仪式,《诗经》里面的《商颂》就是这样保留下来、得以流传的。这首《玄鸟》比较特殊,从内容上看,它从商朝起源的传说说起,一直到它建国鼎盛,相当于是商朝的“国歌”。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这是在叙述商民族的一个古老传说:商民族的老祖宗叫简狄,是一个年轻女子——因为母系氏族社会都是按照母系血统来定宗族,因此老祖宗都是女性。古代有个风俗,春分那一天,男男女女都要到一条很浅的河里去泼水游戏,洗掉一年的各种不吉利。这一天,简狄和女伴们正在河里游泳,一只燕子飞下来,从空中下了一颗蛋,恰好被简狄一伸手就接到了。她一看蛋上面是五彩的,像一颗宝石那样漂亮,就舍不得扔,但她在水里光着身子,也没地方放,就含在嘴里,继续跟朋友们嬉笑打闹,一不小心就了吞下去。回去以后,简狄就怀孕了,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契。契长大以后,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就被调到中央,封为司徒。契当了中央高官,商族就成了贵族,就有了自己的谱系,一代传一代,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终于建立了国家,就是商朝。这就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玄鸟就是燕子,因为它的羽毛颜色很深,所以叫玄鸟。自“盘庚迁殷”以后,商民族早期的栖息地就在殷,那里是一块很大的平原,商的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所以是“宅殷土芒芒”。“殷土”指那块平原,芒芒者,茫茫也,广阔之意;“宅”作动词,就是居住。
安居以后,到了契的第十四代孙,名叫汤,做了商民族的大酋长,他“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最后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商朝。殷商之民认为这是天帝的旨意,所以说“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古帝者,远古时代之上帝也;武汤就是汤,“以其武德而号之也”。“正”是个借字,通“征”,就是征服;“域”这个字在古代和“国家”的“国”就是同一个字,读音也相同。“方命”就是广泛地、普遍地发号施令;“厥”仍是“其”,后者,皇后也,指诸国的国王。奄者,覆盖也,“奄有”就是完全拥有。最后的“九有”,并不是“九个占有”,而是说九州(也就是最早的“天下”概念)都归其所有。各个地方小国,每一年都要给上面缴各种赋税,都叫做“有”,有者,拥有、领有、占有也,也可以理解为所有权。“奄有九有”就是所有的进贡都归商。这两句诗就是说:汤得到了上帝的命令,去征服东南西北四方的土地,开始统治这些小国的国君,他们的进贡也全部归商享有。这是说商朝的建立。
商朝建立后,历代商王领受了上帝的旨意,不敢懈怠,一直传到武丁孙子,这就是“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这个“先后”代表汤以后、武丁之前的各代商王;受命者,领受天命也;殆者,怠也,“不殆”就是不敢懈怠。武丁是成汤的第十代孙子,他征服了很多国家,使商变得非常强大,至今甲骨文里面有关武丁的记载还很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就是武丁的太太,领兵打仗,很了不起。后面的“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就是在述说武丁的功绩。武王就是武丁;“靡不胜”是没有一次不打胜仗。“龙旗十乘,大糦是承”是说夏民族也推着装满食品的车辆,来给商朝进贡,也就是承认了商王的领导地位。夏民族以龙为图腾,他们的旗帜上画的是一条盘旋的龙,所以“龙旗”就代表夏民族。“糦”读音chì,这里指各种食品;承者,领受也。
商朝前后换了十几次首都,但都是很大的城市,下面两句诗就是夸耀他们首都之大:“邦畿千里,维民所止。”邦者,国也,这里就是指国都;畿者,郊区也;“止”就是居住。“维民所止”就是任随老百姓居住:在首都周围千里之内,围着转一圈,每一边都有二百五十里。这些美好的地方,老百姓都可以居住。“维民所止”这四个字,在后代还掀起过风波。清朝的雍正皇帝为人阴险,而且以言治罪,大搞文字狱。他在位的时候,有一年进士考试,主考官出的题就是“维民所止”,没想到被人告发,说“维民所止”就是“雍正砍头”,因为“维”字上面加一点一横就是“雍”,“止”字上面加一横就是正。雍正一听龙颜大怒,不仅杀了考官,而且株连了好多人。这是个著名的文字冤案,起于无知。其实在维字上面加一横一点也并不是雍字,而且也根本没有这个字。皇帝无知而又蛮横,那是很可怕的。现在还有很多影视剧在吹捧所谓的“雍正大帝”,简直是糊涂!
接下来四句诗,是说他们加强规划和建设,绘制了商朝的地图,所有的小国都要到商的国都来朝拜进贡:“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肇的本义是生事,在这里是开创的意思。“四海”在这里表示整个天下。“肇域彼四海”就是给四海之内所有的国家划定疆界,这是统领了天下以后必需要做的事情。“假”在这里要读成gé,来到的意思。到哪里来?到商朝首都来朝拜国王——大大小小的国家都要来进贡朝拜。祁祁者,盛大也、众多也。这些朝拜者看到的商朝首都是什么样子?是“景员维河”,就是黄河三面把景山围住,景山上面就是商的首都。这句诗对于历史研究非常重要,因为商朝的首都迁了十多次,迄今为止我们只知道第一个是商丘,最后一个是朝歌,由这一句诗,我们就知道还有一次是迁到了“景亳”,它很可能就在今天河南省浚县大伾(读音pī)山附近。根据偃师城考古发现,以及近年来南开大学历史系朱彦民教授等人的研究,可以确认当时的黄河在那里转了一个大弯,围出一个半岛形的城市,“景”是那里有座山叫景山;“员”是指“周围”;“河”就是黄河。“景亳”今之不存,可能圮于黄河洪水,也可能缘于周人焚毁。
这个商朝的国歌,到这里一直都还不错,但是结尾的一句,就显得有点不搭调了:“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就是说我们殷商受命于天,完全合适,所以一切享受都是合适的,理所当然应该领受。咸宜者,一切都合适也。“禄”是物质享受,“百禄”指各种各样的物质享受;“是何”的“何”仍要读hè,就是它的原义“负荷”之意。“百禄是何”就是所有的享受我们都载得住,该据为己有,随我们吃,随我们玩,随我们享受,他们认为这就是上天给他们殷商的使命。这样的意识,相比《周颂》里面那些“子孙保之”、“于时保之”、“继序思不忘”、“日就月将”的境界,就逊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