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颂·思文》原文赏析-诗经《颂》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4:28

周颂·思文原文

周颂·思文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

立我烝民,莫菲尔极。

贻我来牟,帝命率育,

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诗经

《周颂·思文》原文赏析-诗经《颂》

周颂·思文赏析

这首诗也是用于周成王的祭祀典礼中,但这次是祭天的同时配祭后稷。思者,思想也,就是我想起了;文者,文明也。为什么用“文明”来说后稷?据记载,周成王是后稷的第十六代孙。而在传说中,后稷在唐尧、虞舜的时候就当了农业部长,管理全中国的农业大政,是周民族农耕文明的奠基人。他让农业取代畜牧业,成为周民族主要的经济支柱,建立了一种更进步的新文明。后稷的功劳这么大,所以他能够配得上与天同祭,这就是“克配彼天”。克者,能也。

接下来就说明后稷为什么“克配彼天”:

首先说后稷推广农作物,广大人民能享受到粮食,都是因为后稷的正确主张,是他最大的功德:“立我烝民,莫匪尔极。”这个“立”不是“站立”的意思,而是一个借字,它的本字是“粒”,代表粮食。因为一切粮食作物,籽实都是颗粒状的,正如唐诗所说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但是这里是作动词用,就是饭我众民、供养我众民的意思。“烝”也是借字,通众。因为周民族生活在陕西甘肃一带,鼻音很重,“烝”和“众”两个字发音是一样的,所以“众民”就写成“烝民”了。莫匪者,莫不是也,没有哪一样不是,泛指让我们所有老百姓能吃上饭的一切事情。“尔”就是你,指后稷。“极”是正确的意思。

我们在《生民》里面已经看到,在周民族的传说中,小麦这种农作物是从天而降的。我们推测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就是龙卷风从中亚那边带来的,然后可能被后稷发现、重视,才逐渐推广。所以周民族一方面说麦子是从天上下来的,一方面又说麦子是后稷带给他们的。因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大大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它成为主要农作物,对于周民族的兴盛至关重要,所以后面的歌词就专门说这件了不起的事情:“贻我来牟,帝令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贻者,赠给也;“来”是小麦;“牟”是大麦。“贻我来牟”就是赠给我们小麦和大麦。甲骨文的“来”字就是画的一棵麦子:。下面三根须须是根,上面是杆,顶上这一撇代表麦穗。顺便说一句:“来”这个字后来有了“走来“的意思,就是因为小麦是从远处来的,因此就作动词用,把一个东西从远处带来了就叫“来”。“来”作为动词用了以后,就不能够继续用它来代表麦子了,于是就在“来”字底下加一只脚成为“麦”,以示区别。麦、来同韵,就是古今声韵变化的痕迹。“帝”是上帝,天老爷;率者,普遍也;育者,育种也,“帝令率育”就是上帝让我们都去种麦子,而且要“无此疆尔界”。“此疆”是我的疆土,“尔界”是你的边界,连起来就是不要分哪块土地是你的我的。不去区分这些,也就是让小麦的种植在周原上得到普遍推广。最后一句“陈常于时夏”,比较难懂。陈者,铺陈也,铺开也;常者,常规也。什么常规?种麦的常规。铺开种麦技术,就叫“陈常”,就是推广小麦大麦的种植。时者,是也,就是这个;夏在这里指华夏,就是中国。“陈常于时夏”的意思就是:在全国范围内,不要再去分你我的疆界,打破疆域界限,把种植麦子这种农业技术,在这个夏的国度里普遍推广开来。几年前我去陕西,从法门寺回西安的路上,专门去看了周原,那里到现在都是一片麦田,长势很好,我马上就联想到关于后稷的这些故事和《诗经》的这些内容,非常激动:眼前看到的这些事情,三四千年前已经如此了!

这里顺便讲一下“华夏”是什么意思。“华”的正体字“華”,本义就是花。为什么用一朵花来命名?它来自华山。各位如果从西安坐火车向东,在即将离开陕西境内进入河南时,就能从车窗外看见华山。华山的地貌像一朵花含苞欲放,绽开的花瓣簇在一起,所以叫做“华”。在那一带生活的先民,就被称为华族。“夏”是山西南部的夏县,正好处在黄河由北向南改为由西向东流的转弯处,是山西最南端、陕西最东端、河南最西端,这三省交界的地方,夏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里。从华山到夏县一带非常近,不过四百华里,这两个民族在这一小块地方逐渐融合,就称“华夏”。后来由于汉民族文明的扩展,“华夏”的概念也就逐渐扩大到更广大的地域了。

更多诗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