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信南山》原文赏析-诗经《雅》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4:24

小雅·信南山原文

小雅·信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霢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诗经

《小雅·信南山》原文赏析-诗经《雅》

小雅·信南山赏析

我们今天要讲的《信南山》,是《小雅》里面很有名的一首诗。和我们前面读到的那些诗歌相比,它的风格比较独特。周朝初年,每一年收了庄稼以后,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感谢上天赐给收成,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在祭祀活动上就要唱歌。这首《信南山》,就是在这样的祭祀活动上唱的歌词。因为这是非常正式的重要祭祀活动,周天子都要参加,所以它的风格就比较庄重。虽然仍属个人创作,实际上应该是王室定制的御用制作。

这里的“南山”,是指终南山,但那个时代的终南山并不是指现在西安南边的那一座山,而是指整个秦岭山脉。秦岭山脉在陕南,是周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从周文王的父亲周王季开始,到周成王时代,关中平原已经经过了周民族四代人的开发,所以对周民族来说,南山有其他山脉无法比拟的重要性。《信南山》的“信”字,并不是“信用”的“信”,而是同音假借,代“伸”。“信”和“伸”的古音相通。“伸南山”是什么意思呢?伸者,延长也,“伸南山”就是“南山伸”。这仍是倒装句式,就是说秦岭山脉延伸得很长,连绵不绝。顺便说一下:伸和申原本是同一个字,单人旁是后加的。“申”的意思也是延长。它的篆文和甲骨文都是这样写的:。两边各有一只手,拉着一根弯了的绳子的两端,所以这个字的意思非常明白,看图识字就能懂它的意义,就是延长。

1.信彼南山,维禹甸之。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

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2.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

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3.疆埸翼翼,黍稷彧彧。

曾孙之穑,以为酒食。

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4.中田有庐,疆埸有瓜。

是剥是菹,献之皇祖。

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5.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

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6.是烝是享,苾苾芬芬。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中国人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习惯要追溯到根源。第一章这六句就是这样的追溯:连绵不绝的秦岭山脉,是大禹治水以后出现的陆地——“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甸的本义是平原,在这里名词作动词,说是通过夏禹治水,才把它变成了一片平原。这块平原平整湿润,到周成王这一代,把它变成了良田熟土:“畇畇原隰,曾孙田之。”畇畇者,均匀也;田原何谓均匀?就是平坦整齐,没有凹凸不平、七拱八翘的奇怪地貌。隰者,沼泽也,就是比平原略低一点的湿地。这里平整而又水源充沛,所以适合农耕文明的发展。“曾孙”是谁?这是在周成王时代,经过第一代太王(就是周王季),第二代文王,第三代武王,到周成王这一代就是曾孙辈了。“田”在这里也是名词作动词用,是说把这片平原开发为田地,是周太王的曾孙周成王完成的。读到这里我们马上就能明白,这是一首歌颂农业丰收,感谢上天的诗。当然也要提及起了关键作用的领袖人物,所以它先说了大禹,接着就重点突出周成王,但也说明他是曾孙辈,这样就把文王、武王的功劳都包括进去了。

写这个歌词用的是农夫的口气,就像我们今天很多歌里的主人公都是“我们”一样,那个时代也要把劳动人民放在前面,所以它接着就说“我疆我理,南东其亩”,就是说我们来划定疆界,我们来治理田亩,向南边向东边拓展了我们的土地。疆者,疆界也,它是进入农耕时代才凸显出来的概念,因为和畜牧时代不同,各家各户耕种的边界一定要划得很清楚,不然就容易发生争执。国与国之间也是同一个道理。疆的古字就是“畺”,就是在田与田之间划出的界线,通过文字学也能确认这个字是与农耕密切有关的。“我理”是什么意思?理字本义是古代的工人治玉,玉工治玉时要把它切开,按照内部结构纹理去雕刻,所以理字本身有进一步研究的意思,引申为“理者治理也”。把疆界划了以后,并不能马上种庄稼,还要看属于你的这块田地适合种什么,因为有的土壤瘠薄,有的土壤肥沃,地势也有高有低,需要因地制宜,种不同的东西,这就叫“理”。“南东其亩”是说我们又向外发展,向南边和东边拓展了我们的田地。为什么是南东而不是西北呢?道理非常简单:一个村庄有了这么一大片地,首先就要解决道路问题,道路一般说来都是纵横的,南北向或者东西向。我们已经知道,华北平原的居室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聚居地的选择也是这样,所以村庄多是选在山麓南侧,这样它通向田野的道路就是向南延伸,所以在那两边开拓田亩;关中平原也是如此。“南东”都用作动词。这个“亩”应按古音读mǐ,作动词,是开拓田亩之意。综合起来,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土地有了,一边规划治理,一边划好地界,同时不断向南、向东开拓发展。

第一章说了这块土地的由来,第二章就说上天的眷顾。因为从前的农业是要靠天吃饭的,祭祀的歌词当然要说天时很好:“上天同云,雨雪氛氛。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上天就是高天。“同云”是什么呢?因为关中平原气候干燥,云比较少,空气能见度又高,蓝天上的云通常都是一片一片的,彼此分得很清楚,同云就是云层灰蒙蒙的连成了一片。关中进入冬季的时候,凡是出现这种天气,就意味着要下大雪,所以接着就是“雨雪氛氛”。“雨”在这里是动词,要读yù,指下雪,不是雨夹雪的意思,我们在《采薇》里面也遇到过的。北方的农民都知道,这种大雪既可以大大减少来年的病虫害,而且为庄稼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这就是“瑞雪兆丰年”的来历。

大雪以后,很快就是来年春季,春雨又来了:“益之以霡霂”就是说上天不仅冬降瑞雪,春天又添加了细雨。“益”就是添加,而不是现在的“好处”的意思。所以跟益意义相对立的是“损”,损是减少,益是增加。请看“益”字的篆文:。这是一个会意字,它下面是一只高脚碗,上面是横着的水波纹。为什么一只碗里面装水就是添加的意思?汉代以来很多文字学专家都不明白,本人有亲身体会。我原来有胃病,每天中午吃面,吃完了还要再喝一碗汤。本来不喝这碗汤我也饱了,但是再添一碗汤就更舒服,所以这一碗汤就有添加的意思。北方的农民最懂这一点,他们是以面食为主,吃饱了以后还要吃一碗糊糊汤,就起这个作用。这就是益字的由来。上天为我们添加的是什么?“益之以霡霂”。霡霂者,小雨也,读音mài mù,我们经常说的“毛毛雨”,就是“霡霂雨”。后来因为我们弄不清楚“霡霂”这两个字,按照读音就写成“毛毛”,毛毛雨下的不是毛,而是蒙蒙细雨,就是“霡霂”。所以,《诗经》中有些看似极深奥的东西,其实是非常浅显的日常用语,只是我们平时没有意识到而已。

那时的北方,农业生产只能靠降水,不像我们四川这里有自流灌溉。大雪之后又是春雨,庄稼得到了充足的水分,这对于当地的农业来说宝贵得很,非常庆幸了。接下来几句,就是怀着喜悦之心告谢上天:这样丰沛的水太好了,已经足够了,我们的庄稼一定会茁壮生长。这就是“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优就是非常好,渥是湿润,“沾”是雨水足够了;百谷是泛指各种禾本科植物庄稼。我们说“沾光”的“沾”实际上就是这个“沾”,只不过最初沾的意义是专指水分的。

接下来的两章,庄稼成长了,丰收了,然后农人们就开始感谢周成王,包括他的那些臣工。

头两句是工作汇报:我们农人的德行都很好。我们庄稼的长势喜人:“疆埸翼翼,黎稷彧彧。”疆、埸同义,都是指田界、疆界。“疆埸翼翼”反映了古代农村一种美好的风俗,就是所有的农夫在耕种自家田土的时候,到了边界上都要留一些空地,以免把犁头犁到人家那边去了,这就叫“让界”,是一种美德。一个农耕社会要维持下去,需要适度的礼让,不能斤斤计较。如果个个农夫都贪吝心狠,恨不得把田土边界逼向对方,谨防天天都要打架。所以,“疆埸翼翼”是说我们在春耕的时候都很小心,注意让界,以此来表示农人都是很懂礼的。这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节,却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与人的关系。注意这个“埸”字读yì,不是“场”,从前的人不小心把它读成“场”字了,讹传为“疆场”。后面的“翼翼”也应该要读yì yì。我们在《豳风·七月》里已经知道,周朝时候庄稼已经有很多种了,但是黍和稷是当时农民的主粮,所以这里就用“黍稷彧彧”来代表庄稼长得茂盛,也就预示了粮食丰收。彧、郁都读yù,意思也几乎相同,“彧”就是庄稼长得好。

接下来诗人就代表农民们表白:我们努力工作、粮食丰收以后,我们不忘周成王的英明领导。家家都给他留有专门的好庄稼,收割后要送到首都去,供他老人家酿酒、做糕点;还要送一些给参与天子祭祀仪式的神职人员和来宾,让他们认真祷告上天,祈求上天为我们的周成王祝福,祝他长寿。这就是“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曾孙就是周成王。什么叫穑呢?农活统称为“稼穑”,稼者把庄稼种下去也,穑者把庄稼收回来也。穑就是收回来,不拿出去。所以我们现在说有些人是小气鬼,还是骂“啬家子”,就是说他只知道往自己腰包里收。所以这里的“曾孙之穑”就是收来进贡给周成王。畀者,给予也;“尸”与尸体无关,而是祭祀活动中的一个角色,由他去装扮祖先,因为那时候的人还不会画像,以此代之。这里是用“尸”泛指祭祀的神职人员。“宾”指天子的宾客。祭祀活动之际,周天子一定要请客,那些宾客和神职人员一起,参与祭祀。这些人也是要有犒赏的,就像我们现在要给人家包个红包、送点什么“车马费”之类,他们心头才舒服,祭祀祈福的时候才会诚心诚意为周成王祝福,祝他长寿。这些歌词都是御用诗人代表农人向周天子表忠心,说明农民热爱英明领袖,并不是真的家家户户都要拿这么多东西送上去,这就像现在我们唱颂歌,说什么“赶着最肥的牛羊,装满最好的苹果,送到北京城”,是一样的。这是第三章。

第四章,诗人的考虑更细了。盛大祭祀需要多种贡品,所以农人们除了进贡“酒食”之外,还要制作瓜干菜肴送上去,用来丰富祭品:“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葅,献之皇祖。”中田者,田中也,也是倒装的语言习惯;庐是搭在田间地头的窝棚。北方农民的庄稼地,不像川西平原这样就在家门四周,有的还远在几里地之外,因此绝大部分农民都要在田里面搭一个棚,平时用来休息、躲雨,庄稼长出来后,还要在那里轮流值守,防止野猪和其他动物来啃食庄稼,所以必须“中田有庐”。瓜成熟之后,还要经过很多加工,削皮去籽,腌渍晾干,才能远送留存,才好拿去作备选的祭品。这就是“是剥是葅,献之皇祖”。剥者,剥皮也;葅者,腌渍也。北方不像南方的蔬菜那么多,秋冬以后基本上就没有新鲜菜了,所以收的瓜也要这么保存下来,到没有菜的时候当菜吃。人要吃,祖先鬼神也要吃,所以祭品里面还得有这些东西,也要“献之皇祖”。

为祖先考虑得这么周到,还是为了求祖先保佑后人,当然主要是保佑周成王,所以要祈祷:“曾孙寿考,受天之祜。”因为周成王那个时候还很年轻,他要死了,又没有儿子来接班,该怎么办呢?所以诗里几次提到了周成王的“寿考”,这是有原因的。“祜”读音hù,就是保护。

第五章以后,正式进入祭祀现场了:“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这里涉及很多古代社会知识。首先,“祭以清酒”并不是用酒,而是用一碗水代替的。因为远古时代,早在人类发明酿酒之前,就已经有祭祀活动了,那个时候祭礼就是一碗水。后来发明了酒,仍然不用酒去祭天老爷和祖先,因为中国人讲究传统,还是沿袭用一碗水祭祀。第二,“从以骍牡”是说祭酒之后接着就要杀牛。从者。跟也、接也;骍读音xīng,偏黑色的赤色,古人认为这种毛色才是最好的牛;牡即公牛,应读古音mǒu。古人认为凡是敬鬼神的都要用雄性,这个习俗延续至今,直到现在,快要过年了的时候,好多人都会去乡下买一只鸡公,回来杀了拿来进贡祖先。享者,敬也,把这个东西拿来供神就叫“享”。鸾刀是一种刀柄上有铃铛的刀,杀牛的时候,把刀一摇就会当当地响。在古人的想象中,鬼神一听到我们在摇这个铃铛,就知道要杀牛来祭祀了。意思就是祖先请听着,我们已经拿着刀要杀牛了。启者,打开也。打开毛是什么意思?那是一个仪式:先把公牛身上的一块毛皮割下来,摆在神龛上供着。古人敬鬼神,相信鬼神就在那里,所以要让它知道祭祀用的是什么毛色的公牛,先剔出一块毛皮来送给鬼神看,以示验证,这就是“以启其毛”。后面的“取其血膋”也是同一个意思。“血”是血液;“膋”读音liáo,就是脂肪。享受祭祀的祖先听到鸾刀响了,也看到了盘子上带毛的牛皮了,都还不足以表示祭祀者的诚意,还需要端上一碗牛血,摆上一块牛的脂肪,以示牛确实被宰杀了,这样才能让鬼神确信,我们没有耍滑头,并不是把那“骍牡”拿来做一下过场就牵起走了。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祭祀中间的礼仪都过于繁琐,但是在古人思维里就认为这是很神圣的,不可省略。

最后一章,既是祭祀活动的场面描写,又是一个皆大欢喜的活动总结:“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是者,于是也;烝者,举行祭奠也。周公制礼作乐的时候,规定这样的祭祀活动是一年四次,春夏秋冬各一次,“春曰礿(读yuè)祭,夏曰禘(读dì)祭,秋曰尝祭,冬曰烝祭”。享者,祭祀的对象享受祭品也。苾读音bì,芳香之谓也。“苾苾芬芬”就是香气四溢,祖先鬼神都能闻到。祀事者,祭祀活动也;孔明者,非常漂亮也。“祀事孔明”就是这个活动搞得很成功,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先祖”就是祖先。皇的本义是很伟大的人物,金文是这样写的:。底下一个“大”,就是一个人站在那里;底下那一横代表地平线,人站在那里,头上是太阳在放光芒,显示他是伟大的人物。但这里“皇”是借音,作动词,通彷徨的“徨”,“来到”之意。“先祖是皇”就是说祖先鬼神们全都亲临现场了。他们一看这场祭祀活动搞得非常成功,非常漂亮,都很满意,就会给祭祀者以回报:“报以介福,万寿无疆。”介者,大也,介福就是大幸福,就是我们现在还在说的“洪福齐天”。光是这样还不够,还要落实到周成王的寿考,所以最后还要来一句“万寿无疆”。

这首诗写这样一个祭祀活动,充满了赞美、歌颂和祈福的话,其妙处在于写了人与鬼神的互动,从中可以反映出当时人们的观念。周朝有“乐礼”,举行祭祀活动时有专门的乐队,还配有合唱队伍,作为活动的背景音乐,大概从头到尾都一直在唱。这首《信南山》,显然就是在冬天举行“烝祭”的时候唱的。

更多诗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