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雅·无羊原文
小雅·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诗经
小雅·无羊赏析
现在流行的《诗经》版本,是汉代的毛苌、毛亨父子两人所传,所以又叫“毛诗”。毛氏父子在每篇之首,都写了几句简短的序言,解释诗文的主题,被称为“毛诗小序”,对应的还有一篇“毛诗大序”,比较长,还提出了很多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对这首《无羊》,“小序”的说法是“宣王考牧”,就是周宣王在考察牧场、考察畜牧业。这个说法当然是对的,但是太过笼统。周朝国家那么大,周天子显然不可能去考察整个国家的畜牧业。等我们读完这首诗就会明白:这次“考牧”,只是针对一处皇家宫廷的直属牧场,而且并不是周天子本人去的,他是委派了一位诗人去。为什么要选这个直属牧场来考察呢?这首诗的第一章就告诉我们:原来这位诗人的一番考察,避免了一件冤假错案。
1.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
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
尔羊来思,其角濈濈。
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第一章一开始,就交代了这次考察的原因。谓者,说也;尔者,你也,这里是指这个牧场的管理官员。“三百维群”是说每三百只羊子归为一群,当然就不止一群,起码有近千只羊子,才用得着这样分群管理。可见这个牧场是相当大的。“九十其犉”是说有九十头大黄牛。犉读音chún,指七尺以上的大黄牛。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是:谁说你没有羊?这三百只一群的羊群都有那么多;谁说牛都死完了?不算那些小牛,大的牛都有九十多头。为什么他要用这样的问句来开头呢?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暗示:他是带着疑问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位周王室宫廷直属畜牧场的场长,被人诬告了,说他牧场里的牛羊都快死完了,或者跑完了,周宣王这才让诗人到实地去看一看。诗人一到现场,发现是这样一副情形,很为这位场长抱不平,所以他按捺不住地说了这几句话。
不仅牛羊的数量很多,而且诗人实地观察后得出结论是,这些牛羊都长得很好。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的诗句就在回答:“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这是一幅很生动的画面:那些牛羊黄昏从山上下来,非常安详地相聚而卧。羊儿们亲密地头挨着头,羊角显得非常密集;大黄牛们专心地反刍食物,非常舒服地摇着耳朵。这里的两个“来”都是“归来”之意,两个“思”都是语气词。濈濈者,戢戢也,羊角密集之状也。“戢”字从戈,咠声,本义是把武器收缴集中,引申义就泛指各种东西集中拢来。湿是借字,湿湿者,习习也,牛耳朵扇动之状也。习字的本义是雏鹰学习飞翔。请看甲骨文的习字:。下面不是“日”,是鸟窝侧视图的象形,上面是小鸟的一对翅膀正在那里扇动。还在学习飞翔的雏鹰,在鹰巢里面就经常这样扇翅膀,它是在跟老鹰妈妈学习怎么飞。这个就叫“学习”。《礼记·月令》就有记载,说秋季的某一个月里,老鹰开始学习,“学习”这两个字第一次组合到一起,就是在这里出现的。这两句描写,都反映出诗人观察得很细致,也很内行:羊是天生最合群的动物(所以我们古人造“群”字都从羊),它有一个习性,一到休息的时候就围成一团,头都向着里面,因此所有羊的角就聚拢来了。而牛吃饱了以后要反刍,就是把它胃里面的食物弄到嘴巴里,重新嚼一遍,在反刍的时候,它的两个耳朵会不停地扇,就像小鸟翅膀一样,所以说“其耳习习”。这四句诗都是在描写牛羊被喂得很好,不仅写得细致具体,而且一看就是深入了现场的。不像今天那些搞调研走过场的人,车都不下,鞋子都不粘土,就跑回去写调查报告了。
2.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
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第二章,诗人写牛羊下山,那些牧童、羊倌也就随之归来:“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这三句是写牛羊下山的情态:牛羊下山了,在山脚底下的山湾湾处停下来喝水,然后有的直接就睡了,有的还在那里跑动、游戏。降者,下也;阿者,山湾处也,读音ē;这个“池”古音与“沱”同韵,本义是很多水,所以一凼水就叫沱,一条河中水很深的地方也叫沱,这里是指牛羊饮水的水坑。寝是睡觉,讹是还在动。我相信周宣王看到这里,绝对相信这个诗人是做了深入调查的,因为要写得这么细致,一定需要亲临牧场才行,坐在书房里是肯定写不出来的。后面三句写的是放牧牛羊之人,就是牧场里面那些牧童、羊倌,他们也跟着牛羊群回来了:“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糇。”牧者,牧人也;何者,荷也,“何蓑何笠”就是背着蓑衣和斗笠,这是两种古老的防晒防雨用品,是放牧人必需随身携带的东西。蓑衣是棕丝编的雨衣,斗笠是用竹篾和棕叶等不透水的材料编成的帽子,既可以遮阳,又可以防雨。这两样东西现在城市里已经看不见了,有些偏僻的农村里现在都还有。除了蓑衣和斗笠之外,这些放牧的人还要带干粮,因为有时候放牧要跑得很远,当天就回不去,要在外面住宿;即使走得不远,也需要早出晚归,中午还要吃饭,只能吃干粮。“糇”就是干粮,必须要带。这些诗句更加证明了这一切都是诗人亲眼所见。最后两句是在赞美他看到的这些牛:“三十维物,尔牲则具。”物者,品种也,“物”这个字最初就是指纯毛色的牛,所以它会有牛字旁,因为毛色有很多种,所以有多种“物”。我们现在说挑选什么东西,都还在用“物色”,就是它的引申义。“三十维物”,这是说纯毛色的牛有三十个品种,由此可以想象牧场的牛之多。牲者,牺牲也,宰杀了用于祭祀仪式的牲畜。具者,俱也,“具备”就是“什么都有”的意思。周天子一年四季有各种祭祀活动。祭奠鬼神和祭奠天地祖宗,要奉上不同的牺牲。不仅都要用纯毛色的牛,而且什么仪式该用什么颜色的牛,那是有严格规定的。所以诗人在这里特别强调“尔牲则具”,就是说这个牧场养的牛品种齐全,要啥有啥。这也证明这个牧场是宫廷直属的,养的牛都是要派正式用场的。
大家还要注意这中间的读音:这个“来”的古音与“笠”字押韵,“糇”的古音与“具”的古音押韵,如果按现在的发音,我们就可能认为它是不押韵的,其实不然。
3.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
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
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第三章继续说牧归的场面。前三句先说放牧之人。以者,带着也;薪者,薪柴也;蒸者,柴草也。大家不要以为,牧人放牧的时候就只是悠悠闲闲地在那里守着牛羊,还可以看着蓝天白云唱歌,才不是这个样子呢!他们还要砍柴,还要割草,下山的时候还要背起挑起回来,辛苦得很。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打猎,有猎物才能改善伙食。第三句“以雌以雄”就是说的这个,说他们猎获的动物有公的也有母的,这是概括地说猎物还比较丰富。后面三句又回到牛羊上来:“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矜”又是借字,通“坚”,“坚坚”者群羊膘肥体壮也。“兢”在这里读jīng,“兢兢”者羊群下山的状态也。这里写得很生动:羊群下山不是慢拖拖地走,而是挤得很紧,排成非常紧密的队伍,成群结队,好像在争先恐后地跑一样,说明羊身体好,就叫“不崩”。骞者,损失也;崩者,垮也,有病也。所以“矜矜兢兢,不骞不崩”,前一句是现象,后一句是结论。这一章最后两句,是说牧羊人的管理很有章法,牛羊都很听指挥:“麾之以肱,毕来既升。”——牧羊人站在比较高的坡上,一挥手那些牛羊就都回来了。麾者,挥也;肱者,手臂也;毕者,全部也;升者,登也,这里指牛羊入圈归栏。
我们可以推想,既然是周天子派去考察的,考察结束后,应该要写个报告。这首诗就等于是诗人写的报告,既是他亲眼所见的实际情况,也是在赞美这个牧场场长日常工作做得好,管理有方,牛羊兴旺。这就驳斥了那些诬告的人,避免了造成冤假错案。
本来,写到这里也就够了,但是这位诗人还想讨周宣王的欢心,就发挥想象,又编了一个梦来做结尾——我猜他很可能就是写《斯干》的那个宫廷诗人。因为上一次在诗的结尾编了一个梦,周宣王非常高兴,大概还给了特别的赏赐,所以他这回想故伎重演,就开始乱编了:
4.牧人乃梦,众维鱼矣,
旐维旟矣,大人占之。
众维鱼矣,实维丰年。
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第一句是说这些牛仔和羊倌,晚上又做了一个梦,梦见那些蝗虫全部都变成鱼了。“众”者,螽也,就是蝗虫。因为蝗虫一来就是千千万地来,这个虫就叫“众”。“众维鱼矣”就是蝗虫全都变成鱼了。这个肯定是吉祥之兆,因为蝗虫要吃庄稼,而鱼是吉祥之物,到现在我们都在用“年年有鱼”来讨口彩,希望“年年有余”。第二行是说龟蛇变成了玄鸟。然后又请太卜来卜算。“旐”音zhào,是上面画着一只乌龟和一条蛇的旗帜,是插在牧场北边边界的;“旟”音yú,也是旗帜,上面画的是一只鸟,是插在南边边界的。龟蛇图案叫“玄武”,表示北方;鸟的图案叫“朱雀”,表示南方;它们和“青龙”“白虎”一起组成四方。因为那个时候推崇坐北朝南,所以就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这里是说梦见玄武旗变成了朱雀旗,而南方向阳,北方向阴,这个梦就意味着阴变成了阳。所以“大人占之”的结论就是“实维丰年”,“室家溱溱”。说这个梦预示着年景丰收,而且周天子的王室家族会大量生儿育女。“大人”也是“太卜”之误。“室家”是周天子皇室家族;“溱溱”者“臻臻”也,臻臻向上,子孙繁衍、人丁兴旺之意。总之梦的寓意很好。
那么,周天子会不会又奖赏他呢?我看不会了。周宣王又不是傻瓜,不可能拿给你哄了一回又哄二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