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风·东方未明》原文赏析-诗经《风》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3:54

齐风·东方未明原文

齐风·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诗经

《齐风·东方未明》原文赏析-诗经《风》

齐风·东方未明赏析

这首诗是讽刺齐国朝廷的。诗题中的“明”还是要读máng。

1.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2.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3.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朝廷公事多,就会经常动员老百姓去搞义务劳动。比如一会儿要大兴水利啊,一会儿又要修什么政绩工程啊,或者又是扫地搞卫生迎接官员视察啊,连连牵牵没个完。这样一来,老百姓就不得安生了。天还没亮,就有官家办事人员,挨家挨户地催老百姓快点起床。那个时候又没有电灯,摸黑看不清楚,结果那个起床的人把裤子都套到脑袋上了,这就是“颠倒衣裳”。古时候“衣”是专指上身的衣服,“裳”是下装。我们怎么知道这个“颠倒衣裳”的原因是官家催促呢,它接着有交代:“颠之倒之,自公召之。”公者公家也,这个“召”就是我们说的“找”,这下就说清楚了,之所以裤子和衣服都穿倒了,是由于公家人找上门来,在催促老百姓快点起来干活。小老百姓真是倒霉。这是第一章。

第二章还是同样的情形:“东方未晞,颠倒裳衣。颠之倒之,自公令之。”晞者,曦也,“未晞”就是太阳还没有出来。又是因为公家有命令下来,又来催了,又弄得颠倒衣裳。这一章只是变了两个字,一个“明”变成了“晞”,一个“召”变成了“令”,重复表现,以示其事之繁也。

连着这样搞,老百姓就要发牢骚,就要开骂了:“折柳樊圃,狂夫瞿瞿”。樊者樊篱也,圃者菜园也,“折柳樊圃”,就是折柳枝在菜园周围栽一圈篱笆。“狂夫”就是我们说的傻瓜,这里当然就是那个“公”,或者就是指齐国的国君。“瞿瞿”是睁大了眼睛发脾气。这两句是说:天还没亮就把我们催起来,结果是给我们安排这些毫无意义的劳动,根本就不需要这么抢时间的,那个傻瓜还要吹胡子瞪眼睛地发脾气。接下来老百姓就挖苦他:其实他自己傻得分不清白天黑夜了,要不就是多早的喊我们去做事情,要不就是天都快黑了又喊我们去做事情,这就是“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这个“能”是动词,判断之意,“不能”就是分不清、搞不懂了。辰是白天,夜是晚上,“夙”是太早,“莫”和“暮”是一对古今字,就是说它在那个时候就表示“暮”,就是很晚。朝廷的官儿、统治者们,好像是分不清昼夜早晚,尽是这样胡乱折腾,结果搞的全都是些莫名堂的事情!

更多诗经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