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在亲情与饥饿之间别无选择的选择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3 12:20

这篇文章里,作者好像有意回避直接表述感情,全文除了开头在甲板上有一点有限人物的衣着和场景的描写以外,几乎没有渲染,基本上只是一些简洁的叙述。

《父母的心》:在亲情与饥饿之间别无选择的选择

造成这种简洁的原因在于,描写被压缩到最小的限度。开头还有一点交代性质的描写,到了故事发生以后,就连起码的描写都没有了。剩下的就都是对话。对于处在感情大起大落中的父母,连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表情、动作、语调等外在描写一概没有,细节越是到关键之处,就越是简洁,用词越俭省。例如,穷人父母第一次和卖掉的孩子分手的时候,这本来是可以大幅度抒情的,作者只用了这样几个词语:“眼含热泪,难舍难分”。后来提出要用二儿子换回大孩子的时候,只用了“牵了五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几个字。在母亲用三女儿来换二儿子的时候,更是直截了当,只写她“很不好意思”。在富人眼中看来,也只是“失魂落魄”。究竟如何失魂落魄,作者可能觉得,与其去详细描写,还不如让读者自己去想象。最后一次,干脆把小女孩要了回去,作者的形容,也只有“痛哭失声”。这好像有点陈词滥调,有点抽象,似乎缺乏形象的可感性。但统观全文,作者的用力全不在于形容,而在于故事的结构,统一的目的,蕴含着对比。

故事的叙述者不动声色地把父母亲的活动,包括如何商议出让孩子,如何一再提出调换出让的孩子的盘算,全都放在了幕后,只让读者看到他们向贵妇人讲述自己要求调换的理由。而他们在幕后决策的背景和表情动作一概省略。只用后来的叙述让读者去想象。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本文就不会这样简短了。

然而,全文却并不因如此简略而缺乏动人的感染力。原因在于,作者把全部功夫都用在了对话当中。这对父母的感情,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来,但是对话却充满了潜在量,读者不难从对话的空白中,想象出这对父母的情感震荡。

《父母的心》:在亲情与饥饿之间别无选择的选择

对话之妙在于,为了表现“父母之心是多么伟大”,这是文章开头就声明了的,但是,文章的主要篇幅却是描述伟大的父母是如何出卖孩子的。如果从概念出发,既然父母之爱是伟大的,一开始就拒绝富人妇女的要求不是更干脆吗?但那样一来,就显得太过简单。因为这一对父母处在一种极其困难的境地:无力抚养子女。突然来了这样一个机遇,既可以让孩子过上富贵的生活,又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日后的富贵是毫无疑问的。于是父母答应转让自己的儿子给富人妇女。

全部对话表明,这种考虑是经过夫妻两个商议的,并非轻率之举,后来却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反悔。这说明起初答应只是一时的、不得已的决定, 但是这种决定却经不住时间的考验。一旦真正离开了自己的骨肉,理性的决策就顶不住感情的折磨了。所有这一切,读者可以从父母二人的对话中感觉得到。但父母三番五次地反悔,至少是在最后不得不老老实实承认割舍不了骨肉以前,都是把自己的真实意图掩盖起来的。

《父母的心》:在亲情与饥饿之间别无选择的选择

孩子的父母总是用种种借口,声称不是自己后悔、舍不得,而是考虑到其他的因素。把老大给别人,是因为次序不对;老二很像婆婆,对不起婆婆。种种借口,不管编得多么头头是道,读者却越来越感到难以成立,很笨拙,欲盖弥彰。越是明显的笨拙,越是感到父母的感情深厚。更可爱的是,就父母亲本身来说,他们的种种借口,努力编得似乎天衣无缝,与其说是要骗过富人,不如说要骗过自己。从读者角度来说,理由越是不充分,越有漏洞,就越能看出父母的爱子心切。花样一变再变,却是欲盖弥彰,最后连起码的面子都没有顾及了。干脆承认自己是割舍不了,宁愿饿死,也不愿骨肉分离。这样动人的效果,就是由全文的层层透底构成的。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