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的写作时间是元丰六年(1083),这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年他44岁,总的来说,心情是比较沉郁的。但苏轼毕竟有他自己的个性,不像范仲淹那样,永远是忧愁,“进亦忧,退亦忧”,在朝则忧其民,在野则忧其君。苏轼当然也有忧愁,但他并不因此而没有欢乐。这一篇写的,就是在政治上十分艰难的岁月里,他仍然有他自己的欢乐。
这一篇小品式的文章中,苏轼的个性表现得十分丰富、自由。他非常重视享受难得的、欢乐的心情。本来到了夜里,解衣欲睡了,仅仅因为月色入户,就欣然起行。也就是说,兴致来了,就不睡了,没有倦意了,日常生活的习惯就不在话下。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自然景观触动了他,觉得很应该快乐一下。自己快乐就快乐吧,不够,还要找一个朋友来一起快乐,就跑到承天寺里去找朋友张怀民,一起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本来,此刻一般的月色就已经足够使苏轼兴奋了,可是没有想到张怀民那里,在承天寺的天井里,月色更是精彩。
这篇文章的精华,就在于月色写得很精彩。
首先,文本的主体是月色,但是没有直接提到月。苏轼的笔力集中在月色的明亮,但又不提月色明亮,只是说“积水空明”,写的是一种视觉效果:月光照着庭院,给人一种满院子都是水的感觉,而且不是一般的水,是透明的水,不是一般透明的水,是透明得好像什么也没有一样。“积水”和“空明”,这两个词组结合在一起,很精炼,也很传神,给读者以很多的联想。这是第一方面,强调月色的透明。
第二个方面,则是从透明的反面做文章。“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柏的影子很黑,黑得像水中荇藻一样。这个暗喻的好处不但在于黑白对比,而且在于它和前面把月光比作水的比喻一样,是连贯性的。前面的水引出了后面的藻,在联想上是从属衍生性的。
自然景观可谓十分动人了。但是,整篇文章的动人,又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自然景观的发现。文章写夜月到处都是,竹柏影子也是普遍的存在,但是美景要有一种心情去欣赏。这种心情,就是一种闲适的心情。没有闲适的心情,就对美景没有感觉了。故最后一句说,天下美景甚多,之所以没有得到表现者,因为没有我这样的闲适心情。
归根到底,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是美景与闲心的遇合。闲心就是超越世俗功利之心。苏轼正是以这样的闲心对待逆境的。即使在逆境中,也以平常心处之,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内心成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