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水摸鱼作品原文
乘其阴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
浑水摸鱼作品按语
动荡之际,数力冲撞,弱者依违无主,散蔽而不察,我随而取之。《六韬》曰:“三军数惊,士卒不齐,相恐以敌强,相语以不利,耳目相属,妖言不止,众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将,此弱征也。”是鱼,混战之际,择此而取之。
如刘备之得荆州、取西川,皆此计也。
浑水摸鱼原文译文
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之际,利用小势力力量虚弱和没有主导的局面,使他们顺从我方。就像人要顺随天时去作息,到了夜晚就要回家休息一样。
浑水摸鱼按语译文
在动荡不定的时候,就会有多种力量在互相冲击,其中弱小者则依靠谁和反对谁都没有确定,敌人受到蒙蔽而没有察觉到他们,此时我方应该顺势把他们争取过来。《六韬》说:“全军多次惊慌,队伍混乱,又因把敌人估计得过于强大而产生畏惧心理,互相说着泄气的话,交头接耳,谣言不断,蛊惑人心,不怕军令,不尊重将帅,所有这些都是虚弱的迹象啊。”这就像无所适从的“鱼”,应该在混战之时乘机捕捉。
比如刘备得荆州、取西川,都是用的这一计谋。
浑水摸鱼作品注释
乘其阴乱:乘敌人内部发生混乱。阴,内部。
随,以向晦入宴息:语出《周易·随》卦。《随》卦中的《象》辞说:“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晦:天黑,夜晚。原意为大泽中有雷声,象征着顺随。君子效法,随着夜晚的来到,也回家休息。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方在混浊的泽水中伏雷;小势力听我方摆布,已经走向了黄昏,马上要长息了。这里的泽水象征着时局,伏雷则象征着捞好处。
依:依靠,顺从。
《六韬》:兵书。相传为周朝吕尚所作。该书在宋代被定为“武经七书”之一。
鱼:捕获的对象,这里比喻敌人。
刘备:东汉时期涿州涿县(今河北涿县)人。东汉末年,起兵镇压黄巾军起义,并参与争帝混战,后得到荆州西川等地,同魏、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公元221年称帝,国号“汉”。
浑水摸鱼计名探源
此计语源不详。
唐朝开元年间,契丹叛乱,多次入侵唐朝。朝廷派张守珪为幽州节度使,平定契丹之乱。在张守珪的镇守下,契丹大将可突干几次进攻皆失败而归。于是可突干派使者前往幽州探听唐军虚实,并假意表示愿重新归顺唐朝,永不进犯。
张守珪深知此时契丹势力正旺,不会求和,如今主动求和,必定有诈。于是他决定将计就计,礼貌地接待了来使。第二天,他派王悔到可突干营中宣抚,实际上是让王悔去查明契丹内部的底细。王悔到了契丹营中之后,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他在招待的酒宴上发现契丹各将领对唐朝的态度不一样,之后,他又从一个士兵口中探听到分掌兵权的李过折与可突干素有矛盾。于是,王悔特意去拜访李过折,并当着李过折的面,大肆夸奖可突干的才干。李过折听后,怒火中烧,不仅责怪可突干因反唐使契丹陷于战乱,还说出了契丹此次假意求和,背地里已向突厥借兵,不日就要攻打幽州的消息。王悔乘机劝说李过折,如果他脱离可突干,建功立业,唐朝保证重用他。李过折果然心动,表示愿意归顺大唐朝。王悔完成任务后,立刻辞别契丹王返回幽州。
第二天晚上,李过折率领本部人马,突袭可突干的中军大帐。可突干毫无防备,被李过折斩于营中。契丹营大乱。忠于可突干的大将涅礼召集人马,与李过折展开激战,杀了李过折。张守珪知道消息后,马上亲率部队赶来接应李过折的部从。唐军火速冲入契丹军营,当时契丹军内正在对战,混乱不堪。张守珪乘势发动猛攻,生擒涅礼,大破契丹军。
浑水摸鱼经典实例
实例一:智借“鸭兵”败敌
1180年,源赖朝与平清盛在富士川进行决战。虽然当时源赖朝的兵力远超平清盛,但平清盛军队的战斗力较强,所以严守“战略上求稳、战术上求快、不打则已、一打必胜”战略原则的源赖朝不敢轻敌。除了正面进攻外,源赖朝还采取了迂回包抄的战术,命令部下武田信义率军在夜深人静之时包抄敌人后方。
武田信义在率军挺进敌人后方的途中,经过了一块沼泽地。沼泽地里栖息着成群的水鸭。水鸭被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惊吓得乱叫乱飞,四处窜逃。武田信义见此情景,立刻心生一计。他叫士兵们轰赶着水鸭前进。一时间,成群结队的水鸭向敌人阵地飞去,就像一支庞大的军队迅猛地向前扑去。平清盛军听到后方嘈杂声一片,吓得失魂落魄,竟主动放弃阵地,慌忙逃走。
实例二:隆美尔巧用疑兵计
隆美尔是希特勒手下的一员大将,尤其擅长沙漠作战,被人誉为“沙漠之狐”。
在北非会战中,隆美尔遇到了部队燃料不足的问题,在广袤的沙漠中,只有英法联军的装甲部队中有燃料,于是他准备去抢夺英法联军的燃料。然而英法联军阵容强大,如果从正面突击,德军必定损兵折将。隆美尔略为思索,便有了主意。他让手中为数不多的坦克围成一圈,在沙漠上横冲直撞,不一会儿,沙漠上便掀起了漫天黄沙。然后坦克向英法联军的阵地推进。英法联军远远望见前方的沙尘遮天蔽日,疑是大军来袭,匆忙间不敢应战,纷纷丢盔弃甲逃走。于是,隆美尔不费一枪一弹就得到了大量的燃料和其他军用物资。
实例三:精心导演的车祸
一天下午,在莫斯科郊外,一辆挂有外交牌照的小汽车从机场向市内疾驶。汽车里坐着的中年男子是西方某国驻苏使馆的高级官员,他身边的公文包里有一份机密文件。虽然汽车在飞速行驶,但这位外交官依然心急如焚,他希望能更快一些到达大使馆。
突然,这位外交官乘坐的汽车的右侧冲出来一辆汽车,司机躲闪不及,两辆车“轰”的一声撞在了一起。外交官和司机都受了重伤,昏迷不醒。一群警察火速赶来,七手八脚地将他俩送往医院。等外交官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的公文包不见了。警察告诉他混乱之中,他的公文包不知被谁偷走了。过了几天,警察送还了他的公文包,说偷包贼已经抓到了。外交官明明感到此事蹊跷,但因为没有真凭实据,只好作罢。
其实,这场车祸是由克格勃(原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一手导演的,外交官的公文包也是被克格勃偷去的。公文包虽然物归原主,但里面的机密文件早已被全部复印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