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作品原文
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打草惊蛇作品按语
敌力不露,阴谋深沉,未可轻进,应遍探其锋。兵书云:“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复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
打草惊蛇原文译文
对于有疑问的要进行侦察核实,察看清楚后方可行动。反复侦察核实,是对付敌人阴谋的重要手段。
打草惊蛇按语译文
敌人的情况没有暴露,必定藏有阴谋诡计,此时万万不可轻视敌人而贸然前进,应当多处去侦察,查清敌人主力之所在。《孙子兵法》说:“行军中有重险关隘、湖沼芦苇、灌木茂林、杂草丛生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进行搜索,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敌人可能设伏的地方。”
打草惊蛇作品注释
叩:询问,侦察。
复:指《周易·复》卦。《复》卦中的《彖》辞说:“刚反,动而以顺行。”意思是让行动遵循自然与社会规律。
阴之媒也:与《周易·复》卦相关,阴指《周易·坤》卦。此指某些隐藏着的、暂时尚未暴露的事物、情况。媒,媒介,手段。
潢:积水池。
蘙:遮蔽。
打草惊蛇计名探源
此计语源不详,在历代典籍中多处可见。如:《祖堂集·七·雪峰和尚》:“雪峰招掴。龙云:‘养子代老。’慈云:‘打草惊蛇。’”宋朝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北宋普济《五灯会元·首山省念禅师》:“问:‘四众围绕,师说何法?’师曰:‘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经典实例
实例一:徐庶以马试刘备
东汉末年,有位著名的谋士,名叫徐庶。他听说刘备是一个为人宽厚的贤明之主,想去投靠刘备。但又担心刘备名不副实,便想去亲自试探刘备一番。
于是徐庶故意在城内高歌,以吸引刘备的注意。当时的刘备正想去找伏龙和凤雏,听徐庶之歌,便以为其为二者之一,于是前去相见,并邀其入县衙,将其待为上宾。到了县衙之后,徐庶对刘备说:“我以前学过相马术,请让我来看看您的马。”刘备便叫人把他的马解去马鞍牵到堂下。徐庶仔细相过之后,说道:“主公之马名叫的卢马,虽是一匹好马,但是妨主,主公可以把这匹马送给您所痛恨的人,等它妨过了此人,再来骑它,就平安无事了。”刘备一听这话,很不高兴地说:“我希望先生告诉我做善事的道理,不要教我害人的办法。”徐庶在旁哈哈大笑:“主公,得罪了!我一直听人说主公仁德,今日特用这番话试探您,果然名不虚传。”
从此,徐庶开始尽心辅佐刘备,后来又为刘备推荐了旷世奇才诸葛亮。
实例二:李自成巧战明军
1642年,李自成率部围攻开封。崇祯皇帝连忙调集25万兵马和1万辆炮车增援开封,却因李自成早已把开封团团围住,不得不把兵马驻扎在离开封西南45里外的朱仙镇。李自成为防止明军会合,在开封和朱仙镇内分别布置了一个包围圈,将明军分割开来。另外还在南方交通线上挖了一条长5万米、宽5米多的大壕沟,切断明军的粮道和退路。明军虽有25万之众,内部却貌合神离,各怀鬼胎。于是李自成兵分两路,一路打草惊蛇,突袭驻扎在朱仙镇南部的虎大威部队,一路则牵制明军中力量最强的左良玉部队。
击溃虎大威后,左良玉果然因人马损失过半被围困,拼命往西南方突围。这时李自成故意放开一条路,让其逃走。很快左良玉的部队便来到了李自成早已挖好的大壕沟前,面对如此宽的壕沟,左良玉部士兵只得弃马渡沟。就在这时,早就埋伏在此地的伏兵迅速出击。明军顷刻间尸填沟壑,全军覆没。
实例三:炮打人造伞兵
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英法资本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埃及的这一行动,严重损害了英法在中东的利益。为实施报复,英法决定对埃及发动军事行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行动策略,其中就暗含了打草惊蛇之计。
11月5日,天还没亮,英法联军的飞机便悄悄进入埃及塞得港领空。在此之前,埃及军民已在工事里做好了战斗准备,看见一个个空降兵从天而降,埃及军立即向空降兵开火。
其实,这些空降兵都是用木头和橡皮做的假人,作用就是引诱埃及军暴露其军事防御体系。正当埃及军卖力地向那些假人进行射击时,英法联军的轰炸机迅速地向已经暴露了的埃及地面火力点进行精准的投弹。
由于塞得港的防御体系被摧毁,英法联军仅以155人的伤亡为代价,就占领了塞得港。而埃及军民有1000多人死亡,2万多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