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作品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无中生有作品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
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藁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斫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无中生有原文译文
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全部都是假的,而是让对方把假象当成真相。这就是要巧妙地用阴阳转化之理,把小假象发展到大假象,在极端虚假之后,再采用真实的行动。
无中生有按语译文
没有而装作有,这就叫作欺骗。欺骗不能长久使用,因为长久使用容易被对方觉察,所以没有的不能长久没有。无中生有,就是把假象变成事实,把空虚变成实在。什么都没有是不可能打败敌人的,而在假象之下推出真实,就能打败敌人。
例如,唐朝叛将令狐潮围困雍丘城,张巡扎了1000多个草人,并给它们都穿上黑衣服,乘夜用绳索把草人从城墙上吊下去,令狐潮手下的士兵争先恐后地用箭射击,因此张巡获得几十万支箭。后来,张巡又乘夜将草人吊下去,令狐潮手下的士兵看着发笑,不再提防。于是张巡乘机吊下500名死士,杀向令狐潮的军营,烧毁令狐潮的营帐,并且追杀令狐潮的军队十多里。
无中生有作品注释
诳:欺骗。
实:使……成为现实。
少阴、太阴、太阳:少阴,虚假;太阴,虚假之极;太阳,真相之极。这样的排列,表现出欺敌活动的发展过程,即先用小假象欺骗,再用大假象,最后突然推出真相。
令狐潮:唐代雍丘令。安史之乱时,想献城以投靠安禄山,后失败。
张巡:唐代真源县令。安史之乱时,起兵守雍丘,后转守睢阳阵亡。
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高处往下送。
斫:砍,削。
无中生有计名探源
此计出自《老子·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无中生有经典实例
战例一:骊姬下毒害申生
春秋时候,晋献公在一次战役中打败了骊戎,骊戎向晋献公进献一名美女,名叫骊姬。骊姬年轻貌美,深得晋献公宠爱。就在被封为夫人后不久,骊姬便为晋献公生了个儿子,起名奚齐。
骊姬一直想立奚齐为晋国太子,以继承王位。可当时晋献公已立已故夫人齐姜之子申生为太子。要想立奚齐为太子,就必须除掉申生,为此骊姬想出了一条毒计。
一天,骊姬派人对申生说:“国君最近梦见你的母亲齐姜向他哭诉说没有食物十分饥饿,希望你能早点去宗庙去祭拜她。”申生毫不怀疑,立刻便前往曲沃去祭拜生母。祭拜结束后,他把祭祀所用的酒肉带回来孝敬晋献公。当时,晋献公在外打猎还未回,骊姬便趁无人之时在酒肉里下毒。等晋献公打猎归来,骊姬殷勤地把毒酒献上并说:“臣妾近日梦见齐姜对臣妾说没有食物十分饥饿,因为国君出去了,所以请太子前去祭拜齐姜。现在留祭品在此,等国君很久了。”晋献公取酒欲饮。骊姬跪下阻止说:“酒食从外面来,不可不试。”晋献公于是将酒洒在地上,突然沾了酒的地面上突起了一个个小土泡,晋献公望之色变,马上叫人把肉给狗吃,狗当场身亡。骊姬假装不信,又传来内侍,让其尝酒肉。内侍才吃下便七窍流血而亡。晋献公龙颜大怒。申生知道之后,虽知自己是被人陷害的,但也无计可施,最后自杀。
申生死后,骊姬又诬陷申生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说他们也参与了下毒谋害国君的阴谋。结果,申生的两个弟弟也吓得逃走,骊姬的阴谋终于得逞。晋献公死后,奚齐顺利继位。但因奚齐治国无方,晋国从此一蹶不振,直到后来重耳回国主政,晋国才得以中兴。
战例二:彼得大帝智退敌军
18世纪初,为争夺波罗的海的制海权,俄国和瑞典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瑞典在第一次进攻失利后,经过认真准备,再次向俄国发起进攻,并很快在俄国沿海登陆。当时,俄国沿海地区兵力薄弱,被瑞典人逼得一退再退,以致俄国国内一片混乱。
面对危机,俄国沙皇彼得大帝异常冷静。他知道瑞典国王查理十二和瑞典军队的将领们做事一向优柔寡断,缺乏坚定的意志。如果利用瑞典人的这一弱点,俄国就有可能转危为安。于是,彼得大帝派遣了一大批紧急信使携带着他的亲笔信奔赴全国各地,命令各地的指挥官立刻派兵支援俄国沿海地区。事实上,彼得大帝信中所说的那些援军根本就不存在,有的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很多负责传送命令的信使故意乱走,并暴露身份,结果很快便被瑞典人俘获了,就连身上的密信也被瑞典人搜了去。瑞典将领对彼得大帝的绝密命令十分在意,都认为俄国人隐瞒了军事实力,俄国军队之所以不怎么抵抗就退出沿海地区,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阴谋。于是他们决定放弃已经占领的俄国沿海地区,迅速撤兵回国。
就这样,彼得大帝不费一枪一弹就吓退了敌人,解除了俄国的危机,并保住了新都彼得格勒和其战略设施。
实例三:凭空编造的风水宝地
为发展旅游业,增加经济收益,地处日本偏僻地区的伊那镇,人为地“创造了一个古迹”。首先他们派出大队人马前往日本各地,经过几个月的调查,搜集到了一个关于侠客勘太郎的民间故事。尽管这只是一个子虚乌有的神话,但主管部门却借题发挥,对此大做文章。
不久之后,伊那镇的火车站广场上,奇迹般竖立起了一座勘太郎的铜像。同时,人们也在书店里惊奇地发现一下子多了许多描写勘太郎侠骨仁心、扶危济困的故事书。而在旅游品商店里,也出现了大量的勘太郎木雕、勘太郎腰带、勘太郎兵器等新玩意,甚至在伊那镇的街头也一夜间到处传唱起了勘太郎的赞歌。
经过如此的刻意经营,勘太郎竟被捧为了日本家喻户晓的英雄,而作为传说中勘太郎的诞生地伊那镇,自然也随之热闹了起来,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