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翻译赏析-(宋)李清照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1 00:39

这是一首伤春惜春词,整首词在短短的篇幅中蓄藏了无尽的余味,读来令人惊叹不已。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翻译赏析-(宋)李清照作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译文

译文1

昨天夜里雨虽然下得稀疏,但风却刮得很大很急,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的海棠现在怎么样了?侍女答道:海棠和昨天一样。唉,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翻译赏析-(宋)李清照作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鉴赏

赏析

这首词写法别致,是李清照的成名作之一。全词曲折委婉,意境层层递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词人并没有像其他诗人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侧面通过听觉、视觉等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一问一答之间,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一个不解愁思,一个叹时光易逝,两相对照,如花影摇曳,自有风致翩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写的是昨夜的情景,包含了两个内容——风雨和喝酒。“雨疏风骤”直言昨夜的风雨:雨点稀疏,风声急骤;而写喝酒的情景却很婉转,“浓睡”即酣睡之意,证明昨夜大醉,故可知酒喝得很多;从“不消”二字,可看出词人是借酒消愁,沉沉的酣睡都不能把残存的酒力以及内心的愁苦全部消尽,足见愁有多深。前两句一明写,一隐写,境界全出,尽显风采。“试问卷帘人”以下五句是今晨的情景。词人一早醒来,虽酒意未消,但仍想起昨夜的雨狂风猛,于是一起身就问正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庭园里的海棠现在怎么样了?”因词人不确定昨夜的风雨是否摧残到园中的海棠花,故言“试问”。“卷帘人”的回答:“海棠依旧”。一个“却”字用得极妙,将词人的情致与侍女的冷漠态度描绘得活灵活现。显然词人不满侍女的回答,于是反驳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然词人的语气肯定,但毕竟自己没有亲见海棠花的状态,故用“应是”。“绿肥红瘦”指海棠花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实为名句。以“绿”和“红”两种颜色指代叶子和花朵,以“肥”和“瘦”形容叶之繁茂与花朵凋零,可谓新鲜之极,动人之极,只是随手点染却又神气兀然。“绿肥红瘦”又照应起句的“雨疏风骤”,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这首小令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有人物、场景以及对白,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蓼园在《蓼园词选》中说:“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鉴赏

这是词人年轻时写的一首小令,通过对女主人公早起后一个生活细节的描写,抒发了惜花之情。

开篇两句追忆昨晚之事。昨晚小雨淅沥,风势颇急。女主人公喝了很多酒,一觉睡至天明,清晨醒时酒意还没有散尽。开始两句用语平淡,朴实自然,一方面为下文营造出一种凄迷的氛围,暗示了女主人公隐秘的心理活动,另一方面引出下文。随后两句是主仆的对话,虽只有短短两句,但生动形象,把两人的心理、性情全都描绘得贴切传神,呼之欲出。在这里侍女是一个陪衬,她或许是太年轻的缘故,对花事毫不关心,自然也就不能明白女主人的幽然心事。“却道”一方面点出侍女作答时的漫不经心,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女主人对侍女的回答不以为然。一个伤春惜花,情意深婉;一个天真烂漫,毫无心事。两相对比,尽显两人的不同形象。对于侍女的漠然,女主人似乎有些生气,便微带责备地对她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不是真的落红满地,我们不得而知,因为这是女主人的预料,但这样的揣测背后无疑凝聚着女主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风雨之后,叶子肥亮,花朵凋谢。这一方面显示了女主人对落红的惋惜,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主仆两人感受力的差异。词人用“肥”、“瘦”写叶、花,生动传神,极富美感。

这首小令篇幅虽然很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对人物的心理刻画可谓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原文翻译赏析-(宋)李清照作品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祖籍济南章丘。自幼博览群书,才华横溢。后嫁太学士赵明诚(宰相赵挺之之子),生活舒适。宋金开战后,仓皇南渡,饱受流离之苦。她精通诗文书画,词写得尤好。词以南渡为界,前后风格迥异:之前多写闲适生活,词风缠绵;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之痛,词风转为慷慨悲壮。她用白描手法写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词风,被后世称为“易安”体。著有《漱玉词》。

更多李清照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