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武官名不正原文翻译-(南宋)洪迈作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1:29

武官名不正作品原文

武官名不正

南宋·洪迈

文官郎、大夫,武官将军、校尉,自秦、汉以来有之。至于阶秩品著,则由晋、魏至唐始定。唐文散阶二十九,自开府、特进之下,为大夫者十一,为郎者十六。武散阶四十五,为将军者十二,为校尉者十六。此外怀化、归德大将军,讫于司戈、执戟,皆以待蕃戎之君长臣仆。本朝因之。元丰正官制,废文散阶,而易旧省部寺监名,称为郎、大夫,曰寄禄官。政和中,改选人七阶亦为郎,欲以将军、校尉易横行以下诸使至三班借职,而西班用事者嫌其途辙太殊,亦请改为郎、大夫,于是以卒伍厮圉玷污此名,又以节度使至刺史专为武臣正任。且郎、大夫,汉以处名流,观察使在唐为方伯,刺史在汉为监司,在唐为郡守,岂介胄恩幸所得处哉?此其名尤不正者也。

容斋随笔·武官名不正原文翻译-(南宋)洪迈作品

武官名不正作品注释

阶秩品著:官员的等级、俸禄和服饰。阶秩,指官吏的职位和品级。品,等级,种类。著,通“着”,衣着服饰。

讫于:截至,到。

待:专门授给。同“虚位以待”。

正:改革,革新。

卒伍厮圉:士卒、杂役等低贱之人。圉,养马的地方。

介胄:甲胄之士。指武士。

恩幸:被皇帝宠幸的小人。

武官名不正作品译文

文官郎、大夫,武官将军、校尉,从秦汉以后一直都有。至于官吏的品级、俸禄和衣饰,则从晋、魏到唐朝才逐渐确定下来。在唐朝,文散阶有二十九级,自开府、特进以下,大夫有十一级,郎有十六级。武散阶有四十五级,其中将军二十级,校尉十六级。此外,从怀化、归德大将军至司戈、执戟,都是专门授给少数民族的酋长以及臣仆的。我们大宋朝继续沿用这种制度。元丰年间改革官制时,废除了文散阶,而改为过去的省、部、寺、监名,称郎、大夫等,这就是所谓的寄禄官。宋徽宗政和年间,将选人七阶也改为郎,计划用将军、校尉等名称取代横行以下诸使至三班借职,可是西班的当权者嫌两种仕途悬殊太大,也请求将本系统的官名改为郎、大夫,于是以军人、杂役等玷污这些官名,又以节度使至刺史专门作为武臣的正任。况且,郎、大夫之职在汉代是用来安置名流的,观察使在唐代是一方最高长官,刺史在汉代是监察官,在唐代是郡守,哪里是武夫和受宠的小人所能胜任的?这是武官中名实尤其不相符的。

更多洪迈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