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石铭作品原文
戒石铭
南宋·洪迈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太宗皇帝书此以赐郡国,立于厅事之南,谓之《戒石铭》。按成都人景焕,有《野人闲话》一书,乾德三年所作,其首篇《颁令箴》,载蜀王孟昶为文颁诸邑云:“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朕之赏罚,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凡二十四句。昶区区爱民之心,在五季诸僭伪之君为可称也,但语言皆不工,惟经表出者,词简理尽,遂成王言,盖诗家所谓夺胎换骨法也。
戒石铭作品注释
赤子:对君主忠诚的百姓。
旰食宵衣:天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形容勤于政务。
惠绥:安抚。
政存三异:处理政务要达到三种奇迹出现,即蝗虫不入境内,鸟兽也知礼仪教化,儿童也明了仁厚之心。
道在七丝:治理地方如同拨弦弄琴一样。七丝,古琴的七根弦,也借指七弦琴。
宽猛得所,风俗可移:处理政事要松紧得当,这样才能移风易俗。
赋舆是切,军国是资:田赋收入是国家的切身要事,军队和政府都要靠这些来养活。
勉尔为戒:劝导你们要以此为戒。
五季:五代。
僭伪:割据一方的非正统的王朝政权。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并起,大多文人都认为这些政权不是正统皇室,所以称之为僭伪。
戒石铭作品译文
“你们做官得的薪俸,都是人民的血汗膏脂;虽然百姓容易欺虐,上天却难欺骗。”宋太宗写了这四句,颁发给各地方官员,立碑在公堂南面,称作《戒石铭》。过去成都人景焕,著有《野人闲话》一书,是宋太祖乾德三年时作的。第一篇名为《颁令箴》,记载了后蜀国主孟昶曾作文颁给各地方长官,说:“寡人十分关心百姓,为了他们很晚才吃饭,天不明就起床了。所以才给你们讲这番话,望你们要爱护黎民百姓。治理地方要达到蝗虫不入境、鸟兽懂礼仪、儿童有仁心这三件异事出现,而达到圣人之治,关键还在于地方官们如弹琴一样,把政务调理得很好。要像驱鸡那样恰到好处,为政清廉的法规绝对不能荒废。政治要宽猛得当,才能移风易俗、扶植正气。不能让百姓利益受到侵害,不能使百姓生活受到破坏。当官的虐待百姓很容易,上天却难被你们欺瞒。田赋收入是国家的切身要事,军队和政府都是靠百姓养活。寡人对你们的赏罚,是绝对不会拖延时间的。你们做官所得的薪俸,都是人民的血汗膏脂。凡是当百姓父母官的,没有不懂得对百姓仁慈的。希望你们都要以此为戒,要很好地体会寡人这个意思。”共写了二十四句。孟昶这一点爱护百姓的心思,在五代十国那些割据地方、称王道霸的君主里面,可以算是比较好的了。但他这篇文章语言不精练,唯有从中归纳出来的四句,言辞简要,道理说尽,遂成为宋太宗的不朽名言。这种归纳法,就是诗人们常用的脱胎换骨的写作方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