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声务铿锵原文翻译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4 00:08

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声务铿锵原文

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声务铿锵

清·许浑

宾白之学,首务铿锵。一句聱牙,俾听者耳中生棘;数言清亮,使观者倦处生神。世人但以音韵二字用之曲中,不知宾白之文,更宜调声协律。世人但知四六之句平间仄,仄间平,非可混施迭用,不知散体之文亦复如是。“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二语,乃千古作文之通诀,无一语一字可废声音者也。如上句末一字用平,则下句末一字定宜用仄,连用二平,则声带喑哑,不能耸听。下句末一字用仄,则接此一句之上句,其末一字定宜用平,连用二仄,则音类咆哮,不能悦耳。此言通篇之大较,非逐句逐字皆然也。能以作四六平仄之法,用于宾白之中,则字字铿锵,人人乐听,有“金声掷地”之评矣。

声务铿锵之法,不出平仄、仄平二语是也。然有时连用数平,或连用数仄,明知声欠铿锵,而限于情事,欲改平为仄,改仄为平,而绝无平声仄声之字可代者。此则千古词人未穷其秘,予以探骊觅珠之苦,入万丈深潭者,既久而后得之,以告同心。虽示无私,然未免可惜。

字有四声,平上去入是也。平居其一,仄居其三,是上去入三声皆丽于仄。而不知上之为声,虽与去入无异,而实可介于平仄之间,以其别有一种声音,较之于平则略高,比之去入则又略低。古人造字审音,使居平仄之介,明明是一过文,由平至仄,从此始也。譬如四方声音,到处各别,吴有吴音,越有越语,相去不啻天渊,而一至接壤之处,则吴越之音相伴,吴人听之觉其同,越人听之亦不觉其异。晋、楚、燕、秦以至黔、蜀,在在皆然,此即声音之过文,犹上声介于平去入之间也。

作宾白者,欲求声韵铿锵,而限于情事,求一可代之字而不得者,即当用此法以济其穷。如两句三句皆平,或两句三句皆仄,求一可代之字而不得,即用一上声之字介乎其间,以之代平可,以之代去入亦可。如两句三句皆平,间一上声之字,则其声是仄,不必言矣。即两句三句皆去声入声,而间一上声之字,则其字明明是仄而却似平,令人听之不知其为连用数仄者。此理可解而不可解,此法可传而实不当传,一传之后,则遍地金声,求一瓦缶之鸣而不可得矣。

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声务铿锵原文翻译

闲情偶寄·词曲部·宾白第四·声务铿锵译文

宾白的要领,首先务求铿锵有力。有一句话拗口,就会使听众耳中生刺;有几句话清亮,就会使观众在困倦时精神顿生。世人只把音韵二字用在曲中,却不知宾白中的文字,更应该协调声律。世人只把音韵二字用在曲中,却不知宾白中的文字,更应该协调声律。世人只知四六句的骈文应该平声间仄声,仄声间平声,不能混用更迭,却不知散体的文字也是这样。“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两句话,是千古以来写文章的通用口诀,没有一句话、一个字可以不讲究声律的。如果上句末尾一个字用平声,那么下句末尾一个字一定适宜用仄,如果连用两个平声,那么声带就会嘶哑,不能听清楚。如果下句末尾一个字用仄声,那么连接这一句的上句,它的末尾一个字一定适宜用平声,如果连用两个仄声,那么声音类似咆哮,不能悦耳。这句话是针对整篇文章的大体来说的,并不是逐句都是这样。如果能把写四六骈文用的平仄规则,用在戏曲的宾白之中,那么字字铿锵,人人爱听,就有“掷地有声”的好评了。

声音务求铿锵的方法,不出平仄、仄平这两个规则。然而有时接连用几个平声字,或者接连用几个仄声字,明知道声音不够铿锵,却限于情节的需要,要把平声字改成仄声字,把仄声字改成平声字,却绝没有合适的平声字、仄声字可以代替。这样,就是从古到今的戏曲作家都没有探究出其中的奥秘。我忍受了探骊觅珠的辛苦,承受了入万丈深潭的劳累,花了很长的时间,终于探得了这个奥秘,把它告诉同道中人。虽然可显示出我的无私,然而也未免觉得有些可惜。

汉字有四种声调,就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平声字占其中一个,仄声字占其中三个,这上声、去声、入声都属于仄声字。可是人们不知道上声字虽然与去声字、入声字没有不同,实际上却可以介于平声字和仄声字之间,因为它另有一种声调,比平声就略高,比去声、入声就略低。古人造字、定音,使它处于平声和仄声之间,明明是一个过渡的声调,由平声到仄声,就是从上声开始的。譬如各地的声音,每个地方都不相同,江苏有江苏的方言,浙江有浙江的方言,相差不只天渊之别,可是一到两地接壤的地方,那么江苏、浙江的方言就各占一半,江苏人听了觉得和江苏的方言相同,浙江人听了也不觉得和浙江的方言有什么不同。山西、湖北、河北、陕西以至贵州、四川,处处都是一样。这就是声音的过渡,就像上声介于平声、去声、入声之间一样。

写宾白的人,想要声调铿锵,却限于情节的需要,找一个可替代的字却找不到,就应当用这种方法来弥补它的不足。如果两句三句都是平声字,或者两句三句都是仄声字,找一个可替代的字却找不到,就用一个上声字介于其间,用它可以替代平声字,也可以替代去声字、入声字。如果两句三句都是平声字,中间插进一个上声字,那么,这个上声字是仄声,就不用说了。如果两句都是去声字、入声字,插进一个上声字,那么这个字明明是仄声字,却似乎是平声字,让人听了,也不知道这是连用了几个仄声字。这个道理可理解又不可理解,这种方法可流传,实际上又不应当流传。一旦流传之后,那么遍地都是铿锵悦耳的声音,想听一听瓦器的难听声音也就听不到了。

更多李渔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