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原文翻译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22:14

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原文

闲情偶寄·居室部·墙壁第三·

联匾第四

清·许浑

堂联斋匾,非有成规。不过前人赠人以言,多则书于卷轴,少则挥诸扇头;若止一二字、三四字,以及偶语一联,因其太少也,便面难书,方策不满,不得已而大书于木。彼受之者,因其坚巨难藏,不便纳之笥中,欲举以示人,又不便出诸怀袖,亦不得已而悬之中堂,使人共见。此当日作始者偶然为之,非有成格定制,画一而不可移也。讵料一人为之,千人万人效之,自昔徂今,莫知稍变。夫礼乐制自圣人,后世莫敢窜易,而殷因夏礼,周因殷礼,尚有损益于其间,矧器玩竹木之微乎?予亦不必大肆更张,但效前人之损益可耳。锢习繁多,不能尽革,姑取斋头已设者,略陈数则,以例其余。非欲举世则而效之,但望同调者各出新裁;其聪明什佰于我,投砖引玉,正不知导出几许神奇耳。

有诘予者曰:观子联匾之制,佳则佳矣,其如挂一漏万何?由子所为者而类推之,则《博古图》中,如樽罍、琴瑟、几杖、盘盂之属,无一不可肖像而为之,胡仅以寥寥数则为也?予曰:不然。凡予所为者,不徒取异标新,要皆有所取义。凡人操觚握管,必先择地而后书之,如古人种蕉代纸,刻竹留题,册上挥毫,卷头染翰,剪桐作诏,选石题诗,是之数者,皆书家固有之物,不过取而予之,非有蛇足于其间也。若不计可否而混用之,则将来牛鬼蛇神无一不备,予其作俑之人乎?

图中所载诸名笔,系绘图者勉强肖之,非出其人之手。缩巨为细,自失原神,观者但会其意可也。

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原文翻译

闲情偶寄·居室部·联匾第四译文

厅堂、书房的对联或匾额,开始没有固定的规矩。前人为别人题写赠言时,字数多的就写在卷轴上,字数少的就直接写在扇面上。如果只有一两个字、三四个字,或是偶尔写成一副对联,因为字数太少,要写在扇面上或是书页上都不合适,不得已才用大字写到木匾上。接受赠言的人,因为木匾又大又硬,不方便放在箱子里,要拿给人看,又不能从衣袖里拿出来,于是就把它挂在厅堂里,使大家都能看见。这是创始人当时的方法,并不是有什么固定的规矩,一定要如此做不可。没想到一个人这么做了,千万个人都来效仿,而且从古到今都没有变动。礼乐是圣人定的,后代没有人敢窜改,而殷朝仿照夏朝的礼制,周朝又仿照殷朝的礼制,尚且要做些变动,何况这些器具玩物呢?我看也不用做大的改革,只像前人那样做些增减就好了。旧的陋习太多了,很难一下子都改变过来,就拿我书房里已经有的,略举几个例子,来作为推行的范本。我不是想要天下人都来学我,只是希望和我有同样爱好的人能够别出心裁;比我聪明的人,能因我的抛砖引玉,想出更多更好的办法来。

有人反问我:看你制作的联匾,好是很好,但万一挂漏怎么办?从你所谈的这些推演开去,《博古图》里像酒具、琴瑟、几杖、盘盂等,没有一样不可以拿来模仿,你怎么就举了这么几个例子呢?我说:不是的。我所设计的,不仅是为了标新立异,重要的是要取它的意义。人们写作文章,一定要想好思路才下手。像古人拿蕉叶做纸,在竹板上刻字挥毫,在纸上染墨,剪桐叶作为诏书,选石头题诗,这些都是书法家本来已经选用过了的,我选取来用,并不是画蛇添足。要是不管合不合适都随便拿来用,那么以后牛鬼蛇神,岂不都会被人拿出来用,我不就成了首开恶劣风气的人了吗?

图中所记载的名人手迹,是绘图的人勉强模仿的,并不是出自名人自己的手。把大的东西缩小,自然会失去原有的神韵,看的人只要领会其中的意思就可以了。

更多李渔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