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声容部·治服第三原文翻译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21:52

闲情偶寄·声容部·治服第三原文

闲情偶寄·声容部·治服第三

清·许浑

古云:“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俗云:“三代为宦,着衣吃饭。”古语今词,不谋而合,可见衣食二事之难也。饮食载于他卷,兹不具论,请言被服一事。

寒贱之家,自羞褴褛,动以无钱置服为词,谓一朝发迹,男可翩翩裘马,妇则楚楚衣裳。孰知衣衫之附于人身,亦犹人身之附于其地。人与地习,久始相安,以极奢极美之服,而骤加俭朴之躯,则衣衫亦类生人,常有不服水土之患。宽者似窄,短者疑长,手欲出而袖使之藏,项宜伸而领为之曲,物不随人指使,遂如桎梏其身。“沐猴而冠”为人指笑者,非沐猴不可着冠,以其着之不惯,头与冠不相称也。此犹粗浅之论,未及精微。

“衣以章身”,请晰其解。章者,著也,非文采彰明之谓也。身非形体之身,乃智愚贤不肖之实备于躬,犹“富润屋,德润身”之身也。同一衣也,富者服之章其富,贫者服之益章其贫;贵者服之章其贵,贱者服之益章其贱。有德有行之贤者,与无品无才之不肖者,其为章身也亦然。

设有一大富长者于此,衣百结之衣,履踵决之履,一种丰腴气象,自能跃出衣履之外,不问而知为长者。是敝服垢衣,亦能章人之富,况罗绮而文绣者乎?丐夫菜佣窃得美服而被焉,往往因之得祸,以服能章贫,不必定为短褐,有时亦在长裾耳。“富润屋,德润身”之解,亦复如是。

富人所处之屋,不必尽为画栋雕梁,即居茅舍数椽,而过其门、入其室者,常见荜门圭窦之间,自有一种旺气,所谓“润”也。公卿将相之后,子孙式微,所居门第未尝稍改,而经其地者,觉有冷气侵入,此家门枯槁之过,润之无其人也。

从来读《大学》者,未得其解,释以雕镂粉藻之义。果如其言,则富人舍其旧居,另觅新居而加以雕镂粉藻;则有德之人亦将弃其旧身,另易新身而后谓之心广体胖乎?甚矣,读书之难,而章句训诂之学非易事也。予尝以此论见之说部,今复叙入《闲情》。噫,此等诠解,岂好闲情、作小说者所能道哉?偶寄云尔。

闲情偶寄·声容部·治服第三原文翻译

闲情偶寄·声容部·治服第三译文

古话说:“三辈的长者知道穿着,五辈的长者知道饮食。”俗话说:“三代做官,穿衣吃饭。”古话和俗话所说的不谋而合,可见衣食这两件事的难处。关于饮食,我写在另一卷里,这里不说,只说说穿着这一件事。

寒贱的人家,把自己的衣衫褴褛引为羞愧,动辄以没有钱买衣服为托词,说什么哪一天发迹了,男人就可以穿毛皮衣服,骑高大骏马,风度翩翩,女人就可以穿华丽的衣服,楚楚动人。他们哪里知道衣衫依附于人身,也像人身依附于土地一样。人与土地接触,时间久了才能习惯。拿极其奢侈华美的衣服突然穿在俭朴的人身上,那么这样的衣服就像生人,常有水土不服的毛病。宽大的衣服似乎变窄了,短小的衣服又怀疑变长了,手想伸出来,衣服偏偏把它给遮住了,后脖子要伸直,衣领又被它弄弯曲了。衣服不能合身,就像身体套上了枷锁。“沐猴而冠”被人耻笑的原因,不是说猕猴不可以戴帽子,而是因为它戴帽子不习惯,头与帽子不相称。这些还是粗浅的议论,没有涉及精微的道理。

“衣以章身”,请让我明晰地解释一下。“章”,意思是显露,不是文采彰明的说法。“身”不是指人的形体的身,而是智慧、愚蠢、贤德、不贤等内容的载体,就像“富润屋,德润身”中的“身”。同样一件衣服,富有的人穿它能显露他的富有,贫穷的人穿它能显露他的贫穷;高贵的人穿它能显露他的高贵,卑贱的人穿它更显露他的卑贱。有德行的贤人,与无德无才的不贤的人,穿衣服也能一样显露他们的高下。

假设有一个富有的长者在这里,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穿上露出脚跟的鞋子,可是,他那一种雍容富贵的气质,自然能从破衣破鞋中透露出来,用不着问就知道他是富有的长者。可见连这破衣烂衫也能显露人的富有,何况穿上锦衣绣服呢?乞丐、菜农偷来华美的衣服穿在身上,往往会因此惹祸,因为衣服也能显露他的贫穷,不一定非要穿上粗布短衣,有时穿上长袍也会显露他的贫穷。“富润屋,德润身”的解释,也就是这个意思。

富人所住的房屋,不一定都是雕梁画栋,即便住在几间茅屋里,凡是经过他的家门或进入他的茅屋的人,常会觉得在蓬门荜户之间,自然有一种兴旺之气,这就是所说的“润”。公卿将相去世之后,子孙后代衰落了,祖上的房屋尽管未曾有一点改变,但是经过这地方的人,总会觉得有一股冷气袭人,这是家道衰落的原因,没有人可以使它润起来。

从来那些读《大学》的人,没有弄懂“富润屋,德润身”的含义,把“润”字解释为雕刻粉饰的意思。果真是这样说的话,那么富人就应该舍弃他的旧居,另找新居,再加上雕刻粉饰;有德行的人也将舍弃他的旧身躯,另换新身躯,然后就说这是心宽体胖吗?读书确实太难了!而且解释古人的文章字句,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曾经把这种见解写进小说,如今又把它写进这本《闲情偶寄》中。唉,这样的诠释,难道我这喜好闲情逸致、写作小说的人能说清楚吗?这里只是偶尔说说而已。

更多李渔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