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20:2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李白的《赠汪伦》,原文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原文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即将登上船只远去的李白,忽然听见岸上传来一阵阵歌谣,还有律动的脚步声,这是送别的朋友来了啊,一程又一程地挥别,一程又一程的不舍,如何不让人感动。

即使是这行舟的桃花潭水,纵有千尺的深邃也罢,都比不上我的好友汪伦这份深厚的情谊。人生得一知己,如此就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处赏析

赏析

为什么会产生山水诗歌,为什么朝朝代代的人都喜欢吟哦山水诗歌,为什么山水诗歌历经几千年后依旧占据了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一隅,为什么说有种隽永是山水恒远,诗意长情呢?

这得从泼墨山水诗歌的诗人,诗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事业处境,生活心境说起了。

有人做过粗略统计,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涉猎山的诗歌大约40篇,涉及水的约莫60篇,合计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篇幅可谓不小。这样看来,山水诗的始于,早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五百多年间就有了发展乃至一定繁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归,雨雪霏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经中随处可摘取这样的山水绮丽风光,文风淳朴,文字清雅,文笔流溢,轻轻诵之,似一串串脆生生悦耳的古乐编钟,节点分明,抑扬婉转,余音环绕,美如仙乐般。

这样动听的诗歌,是谁赋予了它们生命和色彩呢?

从国学研究者的成果看,《诗经》的作者成分很是复杂,产生的地域极为广阔,就似散落在华夏大地上的明珠,四处光华,又隐逸四处。不经意拾起时,不知道它来自何方,又传往何处,于是,关于诗作者是谁,又是在何时何境何样的境况下作品的,就成了一种想象的未知,没人能揭开谜底,如果非要给诗经定论作者,它们只有一个名字——劳动人民!

劳动人民四个字,陡然让人想起了,哦!原来诗经中的山水诗是这样来得。

老百姓天天徜徉在山水中,劳作在田园里,不会作诗也会吟了。他们吟诵什么呢?

远处的青峰,青峰上流云;弯弯的小涧,小涧中叮咚;田垄的小径,小径上踱步牧归的老牛,牛背上有嬉戏的孩童;那杨柳随轻风,桃花含情水含笑;暮色下的小院,飘荡炊烟缈缈,犬吠,鸭叫,鹅成群,有依稀的脚步声明朗地走向门扉,四野活着,宁静而恬淡,这就是古村落的悠然质朴了。从《诗经》中描摹的山水衍生想象,或许就是这般的美好,轻疏。

诗经山水,有种澄澈的干净美丽,没有忧思,没有怨怼,没有愤慨,没有弃世,有得是一天又一天的清幽日子,从月升到日暮,从春发数到冬藏,从田间回到院落。不用踏遍千山万水,自心间就涌动着一幅幅最美的山水长卷,劳动者日复一日地铺展,一次次临摹,一次次皆有不同的感慨,这就是《诗经》中行走的山水,山水不远不近,恰好在农人心怀上天天住着。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智慧;“仁者”仁义。何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朱熹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这样看来,创作《诗经》的诗者们,他们是智慧与仁义并存着。

从《蒹葭》《诗经·国风·秦风》中采撷一二精华,古时的山水,山水中的美人,美人的情怀,情怀中令人荡浆的美好溯洄,尽在眼前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意注解:“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还有什么样的山水有这么美得令人心醉呢!还有什么样的山水养颜这美人儿呢?不必去远方,不必跋山涉水,不必贪念外面的世界,守住心儿,山水自然心中了。

《诗经》纯粹,《诗经》原始,《诗经》本真,诗经中的山水,可以真正找寻到山水最自然之乐。这就是“道”的境界了。

不过,由于山水在《诗经》内容中所处的从属地位,一般并未将其作为真正成形完整的山水诗歌独立来看待,而最早被视为山水诗的作品,乃曹操的《观沧海》。但终究这样的山水诗歌没有在三国时期流行起来,虽有遗憾,却更显曹操的文采过人,即兴之作,让人酣畅淋漓!

在战火纷飞的三国,天天打仗,时时逃命,百姓颠沛流离,居无定所者何其多,即使眼前有再美的山水,也没有欣赏山水的眼睛和心情了。更何况频繁战争带来的破坏性,家园不复,何来田园之乐呢。将士疲惫奔跑于疆场,山水在他们心中便是掩体、工事,哪来美妙风光。名人志士虽有吟诵山水之才,却进出于庙堂里外,出入不得,哪管山水曲折。动荡时代中,山水常常被忽略,自然就没了山水情怀,山水诗歌就显得珍贵无比,一旦有流传的,便是极为出色的,而其创作者,一般在当时影响力巨大,才有了广博的传播途径,让山水诗歌生存下来,从而流芳万世。

因此,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不但造就了不同风格的山水诗歌,也丰富了山水诗歌的素材。

晋、宋的士子情怀,文治武功的唐代,文风多元的明清,每一个朝代,每一个时期,有着对山水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避乱寻幽山水间的诗人,约上三五友,来个小聚会,你对诗来我吟诵,不谈时局,不谈政治,谈什么?“门前好大一棵树”、“高山有云彩”、“草丛虫鸣叫”、“几月螃蟹肥”,这些可入诗来,笑笑谈谈一天便是一瞬间,打发时间最重要。

若如哪一天访友不成,得一首千古佳作:“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便是诗人的情怀,化遗憾为力量,看看山,望望远,登登高,俯下身,便是天上人间呢!

也有失意诗人,庙堂不容,自找好去处。且待踏破河山,朝堂哪有江山好玩,苦中作乐也罢,乐中总归是潇洒的。山水于胸中,如何勾勒,都如此美哉!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处赏析

诗佛王维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别问我去哪儿,白云悠悠,它在何处,就是我的归隐处。这首《送别》,将一位官场失意人远离庙堂的决心,以简单的笔触,简练的语言,却深刻的记录下了。

王维是真隐士啊!

或许有那么一些被贬的,戍边的,降职郁结的诗人,走哪儿,都憋着些幽怨和无奈,心思沉重,山水也重了,偶展笑颜,也是涩涩的酸楚,令人感怀,怜惜不已。

山水诗鼻祖东晋谢灵运《七里濑》中道:

羁心积秋晨,晨积展游眺。

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浅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纷沃若,哀禽相叫啸。

遭物悼迁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岂屑末代诮。

目睹严子濑,想属任公钓。

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

这首诗作于公元442年(宋永初三年),谢灵运自京都建康远赴永嘉任职太守,途经富春江畔的七里濑时,见眼前景,若有所思,略有所悟,难免感慨万千,轻叹之余,诗意兴起,于是,挥笔作了此诗。

七里濑亦名七里滩,在今浙江桐庐县严陵山迤西。这里两岸青峰壁立,水流湍急,行船时极难掌握前速,有时只有靠风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速度,有谚语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谢灵运船行于此,他有什么感受呢?

两个“积”同时出现在首句,确是有点“积”压的感觉了,是心积了,还是另有它意?前一个“积”,诗人是将一颗漂泊的心“积”于一个秋天的清晨,又将这种“积”的情绪自动带入行舟中。立于船头,向远方眺去,不由感怀人生羁旅啊,怎么都是些孤独、伤怀如影随形呢。眼前景,是高高的“峭”的岩石,是浅石溅起的水流不知急缓,而余晖斜阳来,与山水映容,四野是荒凉、荒芜的,更有种难言的凄冷、绝美。将心融于景,由景才能生情,此情便将心中的苦闷与郁结载体出来。仕途遇挫,官场不顺,家族愈发清冷,现如今又被派往外地赴任,当外界恰好有种气氛与之共鸣时,就产生了谢灵运这首诗歌中的复杂歌咏。心中“积”,其实可放、可散,疏而不堵,全凭心的左右。但诗人此刻是放不下的,始终受困于自我的理想。

山水诗中有不经意的小小怨怼,有不合时宜的莫名牢骚,有淡淡的不甘情怀,这是谢灵运的诗作特点。

山水行,无论行于足下,还是行于心间,无论喜乐悲哀困痛,还是酸甜苦辣咸,都犹有意味深长。

山水诗,无论写意豪放,还是着笔淡雅,无论清丽哀婉淳朴,还是隽秀苍老素,都尤为生动迷人。

山水行得山水诗,山水诗展现山水人,得道山水,人生得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处赏析

更多李白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