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20:12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出自明·唐寅的《言怀》,原文是:“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片天。”

原文

言怀

——明·唐寅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

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

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片天。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出处赏析

赏析

唐寅是明代有名的风流才子。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为“明四家”。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他曾一度消沉,在祝枝山规劝下,决定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民。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他游戏人生的风流才子生活,并未自愿,实属无奈。

他的诗词,主题以风花雪月为主,美人诗很多,写得活泼风趣,细腻生动,如:

美人对月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妒花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点轻盈娇欲语。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化红妆。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闻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日伴花眠!

《一剪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清代徐震《美人谱》,以美女十条情态为标准:容、韵、技、事、居、候、饰、助、馔、趣,除了“帘内影、苍苔履迹、倚栏待月、斜抱云和、歌余舞倦时、嫣然巧笑、临去秋波一转”的韵致,还要有“醉倚郎肩、兰汤画沐、枕边娇笑、眼色偷传、拈弹打莺、微含醋意”的情趣。唐寅所写的美人,不止美在容貌,也美在风韵和姿态上。

而唐寅心中其实是有着自己的抱负与理想的,却也是壮志难酬,只得游戏人间,他曾写过一首《言怀》: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漫劳海内传名字,谁论腰间缺酒钱。

诗赋自惭称作者,众人多道我神仙。些须做得工夫处,莫损心头一片天。

唐寅被革黜后,漫游国内的名山大川,后筑室于桃花坞,致力于绘画。并收藏各类图书和书画。他的好友文征明赠诗有:“君家在皋桥,暄阗市井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出处赏析

冯梦龙的三言两拍中,对唐寅的介绍正是民间传说中风流不羁的才子:

那才子姓唐名寅,字伯虎,聪明盖地,学问包天。书画音乐,无有不通;词赋诗文,一挥便就。为人放浪不羁,有轻世傲物之志。生于苏郡,家住吴趋。做秀才时,曾效连珠体,做《花月吟》十余首,句句中有花有月。如“长空影动花迎月,深院人归月伴花”;“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等句,为人称颂。

伯虎还乡,绝意功名,益放浪诗酒,人都称为唐解元。得唐解元诗文字画,片纸尺幅,如获重宝。其中惟画,尤其得意。平日心中喜怒哀乐,都寓之于丹青。

每一画出,争以重价购之。有《言志诗》一绝为证: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使人间作业钱。

《唐解元一笑姻缘》是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第二十六卷。故事的情节大致是,吴中才子唐伯虎一日坐在阎门游船上,不少人慕名来拜,出扇求其字画。解元画了几笔水墨,写了几首绝句。那闻风而至者,其来愈多。唐伯虎不耐烦,命童子且把大杯斟酒来,唐伯虎倚窗独酌,忽见有画肪从旁摇过,肪中珠翠夺目。内有一青衣小婢,眉目秀艳,体态绰约,舒头船外,注视解元,掩口而笑。须臾船过,唐伯虎神荡魂摇,问舟 子:“可认得去的那只船么?”舟人答言:“此船乃无锡华学士府眷也。”解元欲尾其后,急呼小艇不至,心中如有所失。

著名小说家程瞻庐根据《唐解元一笑姻缘》所创作的《唐祝文周四杰传》出版于1932年,是民国时期的一部畅销的通俗小说。对唐伯虎初见秋香,秋香的容貌之美作了如同工笔画的细致描写,笔致宛然,不落窠臼:

但见他:芙蓉如面柳如眉,秋水为神玉为骨。论他活泼泼地的态度,宛比水晶盘内的珍珠;论他光艳艳地的丰神,又似红杏枝头的明月。最妙的是一双美目又灵动又秀媚。前人每把秋波相比,比得也不真;又把春星相比,比得也不确,简直似白水银中含着两颗黑水银,灵动达于极点,秀媚也达于极点。

这样灵动秀媚的秋香,让唐伯虎魂牵梦绕,自然是有说服力的。

故事的后来,便是唐伯虎打听到青衣小婢乃是华学士府中人,于是便扮成贫苦之人前往华府谋职,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改名华安。华安常替公子改审文章,文字美如锦绣,引起了学士的注意。于是学士留华安做内书房掌书记。这段时间,华安也打听到了之前所见的青衣小婢名叫秋香。学士想用华安为主管,留他在家久留,于是就和夫人商量为他谋划娶亲之事。华安知道后,便趁机提出要在侍女中选一人为妻,华夫人同意了。当晚,夫人让二十多个丫鬟供华安挑选。但秋香并不在其中,华安皆未点中,说:“只是夫人随身侍婢还来不齐,既蒙恩典,愿得尽观。”于是夫人只得将秋香在内的四个贴身侍女也唤出。华安于是点了秋香,与秋香结成姻缘。新婚当晚,秋香才知道华安就是苏州唐伯虎。两人双双离开华府,回到了苏州。

故事的最后,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绍瑞彭的《蝶恋花》说:“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但其实这个故事也只不过是传说而已。就如民间传说苏小妹三难秦少游一样,苏轼并没有这么一个聪明灵秀的妹妹,秦少游秦观也并没有遇见这么一个冰雪精灵的妻子,唐伯虎也并没有邂逅这样一个美貌灵秀的秋香,这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已。落魄江湖,郁郁不得志的风流才子,人们希望能有一个凝聚着美与善的少女来成为他心灵和理想的新的追求与寄托,于是,故事便如此这般地丰富下去了,且代代相传,津津乐道。

“唐伯虎点秋香”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明代的笔记体小说中,明代小说家王同轨写有一篇《耳谈》。讲的是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次,他和朋友游览虎丘,无意中邂逅与丫鬟秋香,秋香对陈公子嫣然一笑,陈公子被这这姑娘笑容之美所征服,从此念念不忘。暗访到了秋香踪迹之后,陈公子乔装打扮,到秋香所在的官宦人家里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时机已到,便谎称要回家娶亲。公子已经极依赖和相信他,于是说,可以在府上选一个美貌婢女成婚。陈元超大喜,说,既然这样,我就点秋香吧。陈公子就这样结成美好姻缘。后来,这个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说家冯梦龙的手中,就变成了《唐解元一笑姻缘》,情节发展更丰满具体,也更加深入人心。再到后来,由“一笑”发展到“三笑”,故事也更加曲折复杂。

唐寅确实并没有这样一则风流韵事,不过,有趣的是,唐寅诗集中,确实有这么一首藏头诗《我爱秋香》: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唐寅的一生,实际上是饱经忧患的。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只有他笔下流转的风华,倾倒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

"笑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出处赏析

更多唐寅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