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20:11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出自宋·贺涛的《半死桐》,原文是:“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原文

半死桐

——宋·贺涛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出处赏析

赏析

贺涛笔下的词,柔美缱绻之极,且兼有一种朦胧飘渺的意境。

他最著名的词,当然是这首《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是宋太祖贺皇后五世族孙,自己所娶的也是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后裔,因为贺知章居住在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从小聪颖非凡,博学强记,对自己的能力也极为自信,曾道:“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但贺涛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只当了一些普通小官。因此,当他由太平州通判改迁奉议郎不久,便以老病退职了。

贺铸退职以后,就闲居于苏州横塘,杜门校书。恰逢四月,正是梅子黄时。黄昏时分,天色渐暗,贺铸放下书卷,从屋中踱出,忽然,迎面款款走来一位身材窈窕的少女,袅娜得如同风中的一株芦苇。黄昏的光线朦胧了她的面庞,却更显得清丽动人,有倾城之感。那少女慢移莲步,转过青石板街道,渐渐走远了。

而贺涛却怔在当地,若有所失。这黄昏中美丽的少女,如一个轻盈的梦一般,忽然来了,又忽然离去了。空气中仿佛还有余香,而少女的影子却已不见。

贺涛回到房中,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决定用笔记下这惊鸿一瞥的美。于是提笔就书,写成一首婉妙空灵的《青玉案》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凌波微步”,极言女子步履之轻盈。这样一个美女姗姗而去,只余芳尘。她正是锦瑟年华,却只呆在“月桥花榭,琐窗朱户”,任一年又一年的春风来去。而词人却也在远处深深思念,那暮云轻轻笼罩了水边的香草,那相思在纸上化作了宛转回环的词句。这思念,如同遍地的青草,如同满城的风絮,如同梅雨时节的蒙蒙细雨。

黄庭坚评价这首词时说:“解道江南断肠句”。当时秦观已死于藤州,清丽婉约的词风一时断绝,黄庭坚认为贺铸不下于秦观小令,故题诗一绝:“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对贺铸推崇备至。

贺涛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但是写词柔情缱绻,细腻清美,读他的词时往往眼前一亮,仿佛他是一位在春草碧波畔缓缓踱来的翩翩佳公子。

正是因为这首词,贺铸被称之为“贺梅子”。“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成为了他最脍炙人口的句子。

其实,这首词里面,有一个相当漂亮的句子,被忽略了。那就是“锦瑟年华谁与度”。

何谓锦瑟年华?仇兆鳌注引《周礼乐器图》:“饰以寳玉者曰寳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锦瑟是指漆有织锦纹的瑟。瑟为古代拨弦乐器。形似古琴,每弦一柱。杜甫《曲江对雨》诗云:“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李商隐有《锦瑟》一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后来锦瑟年华就用来比喻芳龄正好的青春时代。汤显祖《紫钗记·花朝合卺》中也有:“喜才子佳人,双双锦瑟华年。”

《吴宓日记》1939年8月7日中有记载:“前数日,于城门遇周颜玉,着橙红色衣,盛施脂粉,圆晶轻小,如樱桃正熟。偕其未婚夫行。今又遇于凤翥街口,着月色衫,斜垂红带,淡施脂粉,另有一种轻艳飘洒之致。与其夫购晨餐杂品。宓甚感其美云。” 吴宓所记录的这个周颜玉,当时正是锦瑟年华,青春的光芒照亮了大学者的眼神,让他如同记录文献一般把她当时的美记录了下来。

而在贺铸词中的这位美人,琦年玉貌,风华正好,却在深门大院中寂寂老去,寄情笔墨,倚门相思,一年又一年,青春老去,只余下眉目间淡淡的闲愁。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出处赏析

锦瑟年华谁与度?

锦瑟年华,若无人与度,正如花堪折时未遇到折花之人,是多么悲哀而寂寞的事情。

贺铸的《减字浣溪沙》: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撚粉香归洞户,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

这首词所寄予的意蕴与青玉案相同,都是对独处深闺的美丽少女欣赏怜爱之情。笔法有别于上一首的朦胧柔美,而是空灵细腻,意境清幽雅致,有超凡脱俗之感。

霞光将逝,小楼一角,淡黄杨柳中栖息着乌鸦,而月下美人,正在采摘着一朵朵暗香浮动的梅花。美人嫣然一笑,持着梅花回到绣房之中,放下了幕帘挡住窗纱,这是因为东风来了,夜更冷了。

张炎《词源》说到词的“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贺铸极擅此道。杨慎《词品》谓此词“句句绮丽,字字清新,当时赏之,以为《花间》。《兰畹》不及,信然。”

宋代程武的《清平乐》中一句词:“心事怕人猜破,折花背插云鬟。”玉人含羞倚花树,低了头,侧了身,将花枝轻轻插进乌黑的发髻,美人如玉,粉颊如花,画面相映,秀美难言。也有贺涛此词的韵味。

小重山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沉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翠几秋风。

此词抒写的是一对情侣离别后相互思念的小情怀。上阕写梦中相会,下阕写梦回凄凉,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语淡而情浓,别有风味。

攀鞍态

逢迎一笑金难买,小樱唇,浅蛾黛。玉坏风调依然在,想花下攀鞍态。

伫倚碧云如有待,望新月,为谁双拜。细语人不闻,微风动,罗裙带。

那少女迎风而来,微微一笑,令人眼前一亮,樱桃小口,浅黛双眉,行至花下,仿佛唐代太真的绝代风华。新月清辉淡淡洒在她的身上,她对月而拜,轻声祷告着。轻细的声音几不可闻,只看到轻柔的夜风轻轻吹起了她身上罗裙的飘带。

贺铸自己的爱情可谓是一帆风顺。他生在贵族之家,与皇室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但出世之时家族已不受皇室信任,家道中落,他只做了一名小小的武官。他所娶的妻子是济国公赵克彰的女儿,豪门富户,却爱惜他的才华,嫁进门之后受了很多苦也毫无怨言。贺铸与妻子感情很深。妻子死后,贺铸悲痛不已,为其妻做过悼亡词《半死桐》,没有用一个他所擅长的华丽词眼,却一字一句,如泣血泪,是他作品中最深婉动人的一篇: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涛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怀念,就写下这首悼亡词。全词写得真挚沉痛,成为文学史上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又一次来到阊门,已经是物是人非,曾经是一起来的爱人,为什么不能一起回去?而现在,词人就像霜后的梧桐树一样半生不死,又像失去了伴侣的鸳鸯一样孤独而飞。原野上草上的露转眼就蒸发,人生也是如此短暂。词人徘徊在故居与新坟之间,不舍得离去。夜晚,躺在空荡荡的床上,独自一人听着雨打窗户的声音,如今还有谁,能为他,夜里起身,挑灯补衣呢?

字字悲戚,如泣如诉,语出真挚,尤其是最后一句“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几乎想象得出他写下此句时语出哽咽的样子,令人不忍多看。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出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