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9:58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出自宋·林逋的《长相思》,原文是:“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原文

长相思

——宋·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

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出处赏析

赏析

《宋史·隐逸传》记载,林逋“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他刻苦好学,才华过人,少年时已经是一个锦口绣心的才子,却是性格恬淡,不趋名利。长大后他曾经漫游江淮间,不久后回到杭州,来到西湖孤山,从此过上了“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的隐居生活,终老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林逋喜欢写诗,但写完之后随手丢弃。有好事者觉得可惜,“往往窃记之”,所以流传至今的有300余篇,保留在《全宋诗》里。他的词写的不多,寥寥几首而已。他最出名的莫过于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也是从前人诗句中化用而来,却有点石成金之感。

试看林逋《点绛唇》词: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馀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这里面所用的典故很多。江淹在《别赋》中有句云:“送客金谷”,《金谷诗序》中记载石崇在金谷涧为征西将军王诩饯行,金谷遂成典故,即送别之地。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处可找到痕迹,“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楚辞·招隐士》中言:“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维《山中送别》中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林逋素喜欢梅,在他所仅存下来的词中便有一首咏梅词《霜天啸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冰天雪地、一片晶莹璀璨的洁净世界中,梅花悄悄开放,在这一片素白的梅花丛中,林逋横笛就口,徐徐吹起了他的长笛。玉龙三弄,即有名的《梅花三弄》,又可称为《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此曲由晋名士恒伊所制,歌咏梅花的高洁。笛声悠扬动听,连那树枝上斜斜挑着的一团皎皎明月都为之所动。一夜香甜好梦,金兽中所燃的兰香沁人心脾。晨起之时轻轻卷起珠帘,不觉昨夜竟然飘过雪,满覆阶前。

虽然隐居,但是他名声很大,每天仍有不少人慕名拜访。林逋并不故作清高,从不对登门造访者刻意回避。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这样记载,林逋养了两只白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林逋常常自泛小舟,游玩于西湖诸寺,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有客,家童便纵鹤放飞,林逋见鹤便划着小舟回来了。

林逋高士之名远扬,到最后,连皇帝宋真宗赵恒也知道了他,“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林逋宠辱不惊,坦然接受了皇帝的恩赐。自己虽然做隐士,但从不愤世嫉俗,横加指责别人求仕。林逋不娶无子,认真教诲哥哥的儿子林宥。当林宥中了进士时,林逋也替侄子高兴,特作了《喜侄宥及第》诗一首,作为庆贺。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出处赏析

明朝张岱在《西湖梦寻》中说,南宋灭亡后,曾有盗墓贼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必有许多陪葬宝物,但他们挖开林逋的坟墓,竟只找到一个端砚和一支玉簪,大失所望。而正是这支小小玉簪,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疑问、猜测和遐想。

其实林逋生前也做过关于爱情的词作,清新宛然,富有民歌风味:

长相思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钱塘北岸为吴山,南岸即为越山。白居易有词云:“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此吴山即为林此中吴山之意,并不具体指何山。两岸青山悠悠,它们可知道这两个就要分离的人儿心中之痛呢?

两人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古时男女定情,常以香罗丝带结成菱形的回文连成同心结。只是两人有缘无份,“罗带同心结未成”。天下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真心相爱的却不能在一起。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后来宋人康与之仿林逋作《长相思》下阙云:“君意浓,妾意浓,油壁轻车郎马騘,相逢九里松。”

他关于爱情,就只留下了这首词,让后人更是迷茫。

他的心里,蕴藏的会是怎样的一份爱情呢?爱得很深很深,才让它沉淀在心湖深处,玉石般流转着淡淡光晕,却是除了自己,无人知晓的秘密。

也佩服他保密工作实在做得太好。古人八卦其实不下于今人。一本著名的《世说新语》,便是对魏晋时期士大夫美男子的八卦集锦。而他只是安静地、恬然地老去,也从未将这段爱情宣之于口,只留下了谜一般的扑朔迷离。

我觉得这是他最动人之处。

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去江淮游玩的时候所邂逅了一段情缘。那时他年少英俊,意气风发,在杏花烟雨的江南,碰到了一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少女,两人一见钟情。因林逋家素寒贫,女子父母将女儿嫁与一商贾富户,两人不得不含泪分离。

临别时,少女拔了自己发髻上一根玉簪给他,低低说:“见簪如面。”最后深深看他一眼,终于决然离去。

只剩他在原地,怔怔地捧着那根玉簪。

未知来生相见否? 陌上逢却再少年。

从此他心灰意冷,回到杭州,隐居孤山。

没有她在身边,再好的风景又有什么意义?那就在西湖吧,毕竟,这里熟悉,也清静。

“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的确是慧极而又情深的谦谦君子。穿越千年的历史,遥想他温润如玉的风姿,当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他实在是极聪明极温和的一个人。他种植梅树,经济上的独立保证了他人格上的独立。而他又心存良善,不仅对人好,而且对身边的一切生灵都心存善意。他死之后,他所养的那两只白鹤绝食三天三夜,悲鸣而死。孤山上的梅树都二度重开。宋仁宗赵祯深为震动,“嗟悼不已”,并特赐予“和靖先生”的谥号。

如果,他有一段圆满的爱情,他和她,都该多幸福。

不过,梅妻鹤子的生活,也未必不幸福吧。

这样的生活,是他自己选择的。只有自己才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怎样的生活。

也有人劝他 他都婉拒。曾经看一本言情小说,有一句话隽永了整:“生命中出现过那个人,其他就变成了将就。而他,不愿意将就。”

是的,干嘛要将就,要勉强,就按自己想要的过吧。不得不说,他是智商和情商都极高的人,他这一辈子,应该了无遗憾了吧。

除了临终前,依然在他面前摆放的玉簪,它闪烁着的,是和当年初见时一样温润的光泽。他久久地望着它,直到生命之火缓缓熄灭的那一刻。这小小的玉簪,是他唯一一件证明爱情降临过的事物。

爱情来过这世界,那么,也不枉这一生了。

"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出处赏析

更多林逋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