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9:41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出自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之二》,原文是:“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岁寒无与同,明月何胧胧。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睹尔容。抚衿长叹息,不觉泪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原文

悼亡诗之二

——西晋·潘岳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明月何胧胧。

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睹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泪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出处赏析

赏析

潘岳是西晋著名的美男子,表字安仁,小字檀奴。他便是有名的“潘安”,也称“檀郎”。对于潘岳的“檀郎玉貌”,历代都有称颂。唐朝就有无名氏《菩萨蛮》曲:“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 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面发娇嗔,搦碎花打人。”

潘岳从小受到很好的文学熏陶,“总角辩惠,摛藻清艳”,被乡里称为“奇童”。他小时候便聪慧可爱,如芝兰玉树。《晋书》本传载,“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潘岳少年时常常带着弹弓在洛阳道上走,女子遇见了他,都手拉手地把他围起来,向他投掷瓜果,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可见他的英俊。“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既然见到了这么英俊的男子,女子心中,怎么会不欢喜呢?

潘岳长大以后更是英俊潇洒,姿仪出众。他当时与夏侯湛是好朋友,常出门同车共行,京城之人都称他们为“连璧”,即两个温润如玉的人。

这样一个英俊的男子,却是极痴情的一个人,妻子杨氏死后,他曾做悼亡诗三首,他对妻子的思念光耀在诗句之中,使得这三首诗首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出处赏析

第二首流传最广: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起,始觉夏衾单。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明月何胧胧。展转眄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独无李氏灵,髣髴睹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泪沾胸。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潘岳的妻子杨氏出身于名门望族,潘岳十二岁时便与妻子定了亲,却是到二十九岁才完婚。长久的分离,却让两人的情感酝酿得犹如醇酒。潘岳十九岁时写给妻子的诗,便可看出其深情:“不见山上松,隆冬不易故?”他以青松碧柏来喻两人之间爱人的坚贞,沉淀了十七年的时光,两人终于在一起了。

后来,两人长相厮守了二十多年,直到公元298年杨氏去世,那年潘岳五十二岁。

司马炎建晋后,潘岳被司空荀勖召授司空掾,举秀才。晋武帝后来躬耕藉田,潘岳于是作了《藉田赋》称赞这件事。武帝自然高兴。但潘岳才名冠世,这个举动却太过高调,又招致了众人的忌恨,使他滞官不迁达十年之久。咸宁四年(278年),贾充召潘岳为太尉掾。潘岳郁郁不得志,三十二岁时已生白发。

后来潘岳去做了河阳的县令,倒也做得风生水起。他是个风雅之人,在河阳的庭院道路、田间地头都种上了花儿,让整个县城都浸润在草木芬芳之中,于是便有了“河阳一县花”之典故。

他处理政事的手法也很是巧妙。他在自己的花园里栽上桃李,又挖了一口井,每天办完公事,他便到花园里提水浇花。他还专门做了十几只尖顶的大水桶,遇到有人因吵架来告状,潘岳就给原告一只尖顶水桶,给被告一根扁担,一根井绳,让两人去花园浇花。两人一定要费一番力气地合作,才能把花浇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费了力,一起流了汗,自然火气大减。潘岳这时才作裁决,结果当然皆大欢喜。

但他毕竟是个有才的人,不肯甘心仅仅做个县令,他当然想要一方更大的天地来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他选择了贾谧作为自己的靠山,也因此而平步青云。他感激贾谧,每次贾谧登车,都望尘而拜。众人都惊讶不已,昔日那个心高气傲、才绝于世的檀郎,终于也屈服于世俗的压力了。

愍怀太子非贾皇后亲生,所以贾皇后和贾谧处心积虑想要废掉他。贾谧便让潘岳模仿愍怀太子的笔迹写了一篇:“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了,吾当手了之。并谢妃共要克期而两发,勿疑犹豫,致后患。茹毛饮血于三辰之下,皇天许当扫除患害,立道文为王,蒋为内主。愿成,当三牲祠北君,大赦天下。要疏如律令。”太子因而被废。太子被废事件引起了长达数十年的“八王之乱”。数月后,在一场军事政变中,贾皇后被废为庶人,贾谧也被诛杀。赵王司马伦入朝,最为倚重的人是中书令孙秀。

孙秀曾经是潘岳的下属,潘岳看不起孙秀的为人,曾对他不屑一顾。此时小人得志,潘岳心中十分恐惧。有一次,两人在路上遇到,潘岳试探着问:“你还记得昔日的日子吗?”孙秀冷冷地回答说:“我都记在心里,没有一天忘记过。”潘岳知道孙秀对自己十分记恨,但仍抱有一丝侥幸。他好不容易才回到朝廷,并因此放下了一身的傲骨,他不想就此放手,连老母亲的劝说也听不进去。

不久,孙秀诬潘岳、石崇、欧阳建等阴谋奉淮南王允、齐王冏为政,被杀,夷三族。

潘岳知道一切已无法挽回,只是在被绑赴刑场与母亲诀别时,流下泪来,说:“我对不起母亲。”

一代才子就这么寂寂死去,于宫廷斗争中,成为了悲惨的牺牲品。如果,他专注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以他的才华,将会出现多少飘忽瑰艳的作品呢?若是用一番话来形容潘岳的人生,那应该是“慧极必伤,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是温润如玉、慧极强极的一个人,却敌不过乱世之中翻云覆雨的命运之手。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出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