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的《夜发石关亭》,原文是:“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原文
夜发石关亭
——南北朝·谢灵运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赏析
谢灵运是东晋谢玄的孙子,出身世族豪门,十八岁就承袭了“康乐公”的爵位,所以他又号谢康乐。
刘宋王朝当权时,为了加强集权统治,于是对王、谢等大贵族集团施以压力,谢灵运自然也在其中。面对朝廷复杂的政治斗争,谢灵运不愿再被卷入漩涡之中,出任永嘉太守时任职仅一年便托病回故乡始宁隐居,后来被召至京为秘书监,也常常称病不朝,请假回籍。
刘宋王朝仍是容忍不下他,派人带兵逮捕他。这样,谢灵运不得不兴兵反抗,结果是兵败被杀。一代山水大诗人就这样在政治斗争中了却了一生。
刘宋王朝当权时,他政治上不得意,于是寄情山水。《宋书·谢灵运传》中有载:“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灵运素所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期,民间所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然。”
在永嘉的时候,谢灵运日日游山玩水,玩遍了永嘉境内几乎所有的风景,山水慰藉了他的心灵,让他的精神得以自由与超脱,于是他写下大量以描写自然景物为题材的山水诗。在永嘉的这一年是谢灵运山水诗歌创作的巅峰期。
山水诗的兴起并不是偶然。由于魏晋玄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注重认识自然,由于自然中包含了玄道之趣,使人们开始追寻自然,又由于山水与玄道的二位一体,使人们又开始以诗画摹写自然,这便是山水诗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
在谢灵运之前,玄言诗风行一时,而谢灵运的诗歌虽然也带有玄言诗的气息,如他山水诗一般结构是由“写景——悟理”两部分组成,但是贯注了道法自然的精神,将虚寂的玄理融入生动的景色之中,十分清新恬静,如一阵清风吹过诗坛。鲍照就称谢灵运的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
他的山水诗中,也有无玄言气息,晶莹纯粹的感发之作:
夜发石关亭
随山逾千里,浮溪将十夕。
鸟归息舟楫,星阑命行役。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
很显然,这首诗没有丝毫玄言气息,只是把自己的情很自然地融入景中,正如王夫之所言:“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
“亭亭晓月映,泠泠朝露滴。”晓月清寒而映,朝露泠泠而滴,诗人的孤寂凄清,便融于其中。
日出东南隅行
柏梁冠南山,桂宫耀北泉。晨风拂幨幌,朝日照闺轩。
美人卧屏席,怀兰秀瑶璠。皎洁秋松气,淑德春景暄。
这首是纯粹的写景之作。
但总觉这首诗有一种傲气,是借清境之中的美人来喻自己之高洁。
答中书诗八首
悬圃树瑶,昆山挺玉。流采神皋,列秀华岳。
休哉美宝,擢颖昌族。灼灼风徽,采采文牍。
这首诗是他自己的写照吧,魏晋时期的犹如芝兰玉树、文采飞扬的美男子。谢灵运出身世家,门第高贵,又才华横溢,非常高傲,只佩服一个人,就是建安诗人曹植。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当仁不让地说过一句话:“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意思是天下有才一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余下一斗由自古以来及现在的才子共分。
石门岩上宿诗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这首诗写他夜宿石门所见的宁谧夜景,还有内心期待知音的感受。诗中除借用楚辞的比喻外,没有任何玄言佛理的辞句。
他虽然寄情山水,只不过暂时怡怀而已,虽然欣赏着“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的美景,但也不忘低低吟叹“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孤游非情欢,赏废理谁通。”“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内心深处,总还是有所期待,希望得到认可,有所作为。
谢灵运还汲取了民歌的特色,做了清新可喜的《东阳溪中赠答二首》:
一
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
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
这是谁家美丽的姑娘,正在溪流间清洗着秀美的素足。她那样美丽,好像是云间的皎皎明月,相隔迢迢,可望而不可及。
二
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
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这是谁家英俊的小伙子,在江流中中驾驶着那白色的小船。要问我对他感觉如何,就像那向云中坠下的月亮一般忽明忽暗,似喜似悲。
因为心悦之,所以,愿意收敛了自己的光芒,只是宁静而立,口角含笑,满心欢喜。
后来,李白游越地之时,作有《越女词》五首。谢灵运的《东阳溪中问答》即是此五首诗之所本。
第一、四、五首,几乎都是直接从这首诗里化出来的。
越女词 李白
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星月。
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谢灵运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由他开始,山水诗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流派。刘勰《文心雕龙》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诗仙李白对谢灵运也很崇拜,曾有“吾人咏歌,独惭康乐”之句。
谢灵运多才多艺,除了山水诗创作,他还精通史学、佛学和老庄哲学,擅长书法和绘画。他酷爱登山,对挑战险峻高山尤为感兴趣,可以领略独好的风景,高达数十丈的岩峰他也敢上,可谓是古代第一位攀岩运动的先行者。
为了登山方便,谢灵运还特地发明了一种木屐,即木制的钉鞋,上山时拿掉前部的齿钉,下山取掉后部的齿钉,这样无论是上山还是下山都要省力一些,虽不说如履平地,但毕竟稳当得多,为了纪念谢灵运,后人把他发明的这种木屐就称为“谢公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