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9:25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汉·曹操的《短歌行》,原文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原文

短歌行

——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处赏析

赏析

中国古代文人有政治情结,表现在勇于担当。不管有没有政治才能,总把自己放在经纶济世的位子上去思考。古希腊诗人、“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虽然他拥护民主制,参加过希腊和波斯的“希波战争”,但没有资料显示他有出将入相的强烈愿望。他从小对戏剧有着近乎执着的热爱,走上诗歌和戏剧创作顺理成章。中国古代文人则不同,他们的写诗做赋只是贴近政治,“读书本意在元元。”读书的出发点是为了黎民百姓。“一朝成名天下知”,从此可以晋身官场,实现“达则兼济天下”的宏伟政治理想。从第一位大诗人屈原起,直到明清,概莫能外。连“田园将芜胡不归”的陶渊明,也有心为形役,多年求仕的经历。李白这样豁达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毫不掩饰“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柳永这样的“浪子”,“奉旨填词”后,还是苦苦挣扎,拾起“浮名”,考了进士。

为有政治担当,所以文人多忧患。越是无法实现个人理想,越是为君王、社稷和黎民、社会担忧。就像坐车的人,总是比司机操更大的心,更担心行车安全一样。这个传统同样可追溯到屈原。有人用“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去形容屈原,窃以为还是很贴切的。他就像一位苦行着,孑然一身在湘江边吟唱,诉说内心的忧思和苦闷:“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他的歌彼时无人愿意倾听,倒是后世有了许多知音和追随者。

譬如南宋诗人郑思肖,元军大举南下时,到临安(今杭州)叩宫门上疏皇帝,怒斥尸位素餐者之恃权误国,要求革除弊政,重振国威,抵抗元军。35岁宋亡后离家出走,浪迹40年,写下大量怀念故国的诗篇,“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是爱国诗人情感和思虑的真实写照。

太平盛世里,文人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国难当头时,他们“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国破家亡后,他们“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总之,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忧思总是文人千年不渝的主流形象。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处赏析

政治化了的文人心忧天下,文人气质的政治家何尝不是!

曹操是有文人气质的政治家。在他之前,没有一位政治家能在攻城略地、治国平天下时展现出诗的才华。即使在他之后的二千年里,那些改朝换代、一统天下的政治人物,也鲜有“文章有神霸有气”的。连杜甫这样的诗坛圣人,也禁不止赞扬曹操“英雄割据今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有文人气质的政治家曹操,除了具有政治家共有的雄才大略外,还具有文学家共有的忧郁气质,经常在慷慨激昂之后,蓦然地忧思起来。

那一天晚上,天气晴好,月光朗照。长江沿岸,水波浩淼,军旗飘飘,一排排战船列队整齐,军士精神焕发,志气高昂。曹操掩盖不住内心的兴奋,设宴摆酒,大宴诸将。

这一年是公元208年,曹操统一事业的巅峰期。在北方,曹操攻杀了吕布、诛灭了袁术、打败了袁绍,又夺取荆州,刘备落荒而逃。当时的割据势力,有实力的只剩下东吴孙权了。于是曹操挥师南下,屯兵江岸,准备一鼓作气,攻陷江东。曹操对打败孙权充满信心。其时曹操士气正盛,又尽收荆州7万水军,弥补了北军不善水战的短板。总兵力数倍于东吴。所以,在曹操看来,东吴唾手可得。

之后,周瑜一把大火烧掉了曹操的统一梦,待到刘备取了川蜀,曹操两面受敌,再也没有能力饮马长江。

所以,这首诗时,曹操正处于一生事业的最高点,只是当时他还不知道。

曹操看着长江如练,遥望东吴沃野千里,鱼米之乡,马上要任走马驰骋,心情激动,不免多喝了几杯。酒至酣处,横槊赋诗,歌唱了这首《短歌行》。

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并不是现代人才感慨韶华易逝,古人也会叹息冯唐易老。我们最熟悉的是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样的比喻表现时光迅捷,其实出自元代高明笔下: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宋代苏轼则把人生比喻成一场短暂的梦: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大苏的比喻,不知道有没有受庄子梦蝶的影响。不过庄子则把人生比喻成“白驹过隙”,很形象、很动态。还有,《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陶渊明“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各种新奇的比喻,无非是想表达一条:人生无常,抓紧时间享乐,或者把没有干完的事情完成。

曹操表达了同样的意思,他把人生比作早晨的露水。这个比喻很绝,阳光出来一晃,露水就没了。面对如此短暂的人生,曹操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

酒是个好东西,喝了酒,可以兴奋,因而忘记烦恼,可以沉醉,忘却忧愁。此时踌躇满志的政治家曹操,不能免俗地用酒去抚慰忧郁的心,像诗人一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杜康是酿酒师祖,这里代指酒。以酒解忧是文人的传统,早在《诗经》里就有体现。《邶风·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女子一腔幽怨,晚上睡不着觉,就一个人来到河上,一边泛舟,一边自斟自饮。彼时女子豪放,喝酒不是稀罕事,夜晚独自泛舟,倒有些文艺范儿。后世文人尤好这口,白居易浔阳江头,张继枫桥夜泊,苏东坡赤壁怀古,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河面上才显得风流蕴藉。

《诗经》既开了以酒解忧的先河,后世便绵绵不绝了。汉武帝发现一种红色小虫,随行者都不认识。武帝就求教于东方朔。东方朔看后说:“这虫名叫‘怪哉’。当年秦朝法令严酷,抓捕无辜,众庶愁怨,都仰首感叹说:‘怪哉怪哉!’这虫子就是感动上天所生,所以名叫‘怪哉’。”武帝问:“怎么才能把这虫子消掉呢?”东方朔说:“凡忧者得酒而解,以酒灌之当消。”于是叫人把虫子放进酒中,须臾,虫子果糜散。竹林七贤的阮籍好饮酒,时人说:“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垒块就是忧患痛苦。所以宋代刘克庄《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老去胸中,有些垒块,歌罢犹须着酒浇。”

然而,真正的忧郁又不是酒能消解的,“举杯消愁愁更愁”,酒只是提供了媒介,清醒时压抑的情绪,借着酒,痛快淋漓地倾诉出来。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亦没有无缘无故的忧。曹操又忧从何来?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一位女子对恋人的相思曲。“子衿”是当时学子的服装,可见女子的恋人是一位有学问、有才学的人。穿着学子衣服的那个人,牵动着我的心。纵然我没有去找你,难道你不能给我个音信,或者主动来找我吗?你让我如此徘徊等待,一天见不到你,就好像多等了三个月。

曹操这首《短歌行》也是相思曲,女子思念的是恋人,曹操的“子衿”,是能够帮助他安邦定国的贤才谋士。女子徘徊等待,曹操“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每天不停念叨。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同样出自《诗经》,题目就叫《鹿鸣》,写有客人来,欢欣鼓舞热情招待的盛大场面。曹操在这里的意思也很明显:如果你是人才,欢迎你加入我的战队!

曹操把贤才比作明亮的月亮。月亮是贤才的特质,明明指他的才学光芒四射。“明明如月,何时可掇?”那明亮的月亮呀,我什么时候能把你摘下来?曹操歌《短歌行》时,正皓月当空。这个比喻也是信手拈来,合乎彼时场景,自然贴切。

月亮是无法采摘的。所以诗人“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诗人再一次点到“忧”时,我们终于知道,诗人忧的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念叨的是“青青子衿”。

这是求才心切的“招贤榜”。读到这里,主题自明。

曹操的期望是什么呢?“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贤才们穿越纵横交错的小路,屈尊就驾来到曹魏的战队里;大家聚在一起欢宴谈心,感念旧日的恩情。

这是多么温馨美好的一幕!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无论道路多么坎坷,为了统一大业,都要历尽艰辛走到一起。他们相处得那样和睦,就像朋友一样,掏心掏肺,欢乐融洽。彼此惦念着对方的好,愿意为对方鞠躬尽瘁。这是曹操心目中的政治上的“大同世界”,群贤毕至,生机勃勃,天下归心。

良禽择佳木而栖,贤臣择明主而仕。曹操自信自己是明主,但曹魏战队的劣势也很明显。彼时,曹操手下文臣猛将群英荟萃。文臣谋士如荀彧、荀攸、贾诩、程昱等,个个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武将如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曹洪,夏侯惇,许褚等,无一不骁勇善战,威震天下。在这样人才济济的团队里,功力稍逊就会泯然众人,更别说脱颖而出了。外面的人才未免不会担心这样的团队没有发展空间。譬如诸葛亮,放弃曹操选择刘备,不愿坐冷板凳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曹操好像心理学家,一眼看穿了天下才子的心思。所以他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不要像空中的乌鹊,犹豫徘徊,不知道该落在哪根树枝上栖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山不会因为很高了而拒绝土石,海不会因为很深了就拒绝河流。天下的贤才快快来吧,我会重视每一位的才能,让你们大有作为。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是典故。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也是周成王时期的宰辅,他“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日理万机,但还要亲自接待贤士,不敢对他们有丝毫怠慢。古人头发很长,洗一次头发要用很长时间,有时周公洗一次头发,听到有贤士来,生怕他们等时间长,受到冷落,就顾不上把头发洗完,把头发打成卷,手握着就出来会见他们。有时在吃饭,一块儿肉没有嚼完,吐出来去同贤士畅谈。这样的情况反复多次,尽管如此,周公还是担心失去天下的贤士。

曹操为汉帝宰辅,大权在握,和彼时的周公很相似。他在诗中以周公自比,不是自比权力地位,而是决心像周公那样,虔诚对待有才能的人士,让天下英才会聚麾下,实现统一天下大业。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处赏析

曹操重视人才,不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诗歌中,更体现在行动里。早期,他就颁布“求贤令”,选拔人才唯才是举,不问门第,不问出身。他使用人才还宽宏大度,不念旧恶,不加报复。官渡之战时,军中一些人和袁绍暗中联络,有人要求严查。曹操说:“敌强我弱,我自己还不能自保,怎么能要求别人不留条后路呢?!”袁绍的部下陈琳,为袁绍写讨曹操檄文,骂了曹操祖宗八代。曹操看到檄文,不但不生气,还大为赞叹陈琳的文笔。击败袁绍后,把陈琳留为己用。

曹操如此,孙权、刘备何尝不爱才如命。孙权使用的历任统帅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无不有大才能,建立了大功勋。刘备三顾茅庐,“卧龙”“凤雏”尽入麾下,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挣得天下三分。

每个时代都有英雄,特别是改朝换代、战乱纷仍时,更是英雄辈出。但没有哪个时期,能像三国一样这么多英雄家喻户晓、耳熟能详、深入人心。除了《三国演义》推泼助澜外,更重要的是,曹、孙、刘倾力笼络人才,英雄能各就其位;三国长期纷争,为英雄倾尽才能的提供了华美舞台。

大时代,哺育大英雄。

曹操无疑是这个大时代的缔造者之一。因为他的枭雄气概,也因为他的文人气质,他的豪迈,他的忧思,才使这个时代精彩纷呈,群星璀璨。

更多曹操的诗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