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出处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9-03 19:05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出自唐·李季兰的《相思怨》,原文是:“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原文

相思怨

——唐·李季兰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出处赏析

赏析

李季兰原名李冶,字季兰,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她容貌极美,也极有诗才天赋。李季兰五六岁的时候,父亲带她到庭院里去玩,指着蔷薇花让她作诗,李季兰应声吟了一首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觉得女儿这么小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会失行。于是,在李冶十一岁时,家人便送她入剡中玉真观中作女道士。

长大后出家为女道士的她依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她与诗人刘长卿、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都交往密切,常有诗文往来。

少女时代,据说她曾经邂逅一位青年,即隐居山中的朱放,两人有短暂的恋情,后来朱放前往江西为官,这段恋情就不了了之。但李季兰显然是对他牵挂在心的,她曾经寄了这样一首诗给朱放:

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月下的别离,相思如月,晶莹通透。这首诗清丽委婉,幽怨缠绵,读之却不沉重,反而有一种轻盈绰约如风中蔷薇的美感。

她诗作中,最好的应该是这首《相思怨》,也是写月下的相思,却是意境高妙清远: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携琴上高楼,楼虚月华满;

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

海水有时尽,而相思绵绵无绝。月下上高楼,对海弹出自己心中的相思之曲,掬了满满一捧通透的月光。铮然一生弦断,明月,大海,女子,古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出处赏析

她与茶圣陆羽是一生好友,陆羽自一次拜访之后,叹服于李季兰的才情,于是经常来看望李季兰,两人煮雪烹茶,谈事论文。她对陆羽好友,也是著名诗僧的皎然很有好感,以诗示情。皎然早已心如止水,对此一笑了之,他写下一首“答李季兰”诗表达自己的心意: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李季兰虽然失望,但对皎然也更为尊重,两人遂成好友。没有遇到她的良人,李季兰于是就纵情于诗文之中。她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刘长卿对她的诗极其赞赏,称她为“女中诗豪”。高仲武评论说:“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则不然。形器既雄,诗意亦荡。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又说她“上比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

她与薛涛、鱼玄机、刘采春一起,被人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但诗才公认在其他三位之上。薛涛最出名的还是她所作的《十离诗》以及她的薛涛笺,鱼玄机著名的就是那句“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刘采春虽然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但流传至今有广泛影响力的诗句几乎没有。而李季兰的诗虽然存世不多,质量都很高。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清人汪如藻在修编《四库全书》时进献给乾隆皇帝的藏书中也有《薛涛李冶诗集》二卷。

而她也是冷静而理性的,所以她写下了著名的《八至诗》,将最深刻也是最简单的道理一语道出: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前面三个对比,其实就是为了引出最后一个令人感触颇深的道理。夫妻两人本来相互是一生的依靠,相亲相爱,是世界上最亲密的两个人,因此是“至亲”,但另一方面,一旦夫妻不再相爱了,相互猜忌或者相互埋怨甚至导致貌合神离的话,那种心理距离又是最遥远的,因此为“至疏”。李季兰洞悉世情,视角独到,这首诗深藏哲理,暗隐机锋。

李季兰还有一首著名的《寄校书七兄》

无事乌程县,差池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如何?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这首诗是写寄给一位作校书郎的“七兄”的。校书郎是官名,职务是在中央政府做整理图书工作。其中“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被誉为“五言之佳境”。这两句好处不在于用典深巧,而是因为它写的是虚设之景,把其兄长在国家图书馆工作的情景巧妙地艺术化了,赞美兄长遨游书海,苦心造诣,其实说白了就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的意思差不多。

天宝年间,玄宗闻知她的诗才,特地召见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暮年,正栖身著名的花都广陵。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玄宗见到她之后,原来是个漂亮的老妇人,虽徐娘半老,但风姿犹存,如同在那枝头的蔷薇花枯萎了,仍保持着姣好的风姿与幽幽的芬芳。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出处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