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出自唐·王建的《赠薛涛》,原文是:“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原文
赠薛涛
——唐·王建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赏析
薛涛的父亲薛郧在朝廷当官,学识渊博,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薛涛天资聪颖,从小又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之后,成为了唐代最为著名的才女诗人之一。
传说在薛涛八岁那年,父亲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指着树音乐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答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虽然显示了过人的诗才,父亲却揪然不乐,因为诗中所透露出来的征兆,绝非富贵平和,而是。
过了几年,父亲薛郧因病去世,这时薛涛年仅14岁。没有了父亲这棵大树庇佑,少女薛涛和母亲的生活立刻陷入困境。无依无靠的孤女寡母,又何以养活自己?因此,迫于无奈,薛涛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在16岁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总算能生活无忧了。
她的美貌与才华倾倒了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包括像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等诗坛领袖。她和他们诗歌作答,诗才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尤其在一次酒宴中,当时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略加思索,当场便写下了《谒巫山庙》,诗中写道: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韦皋大为称赞,从此对她另眼相看,赏识有加。
后来,韦皋除了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外,还向朝廷打报告,为薛涛申请作“校书郎”。“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这项工作的门槛却很高,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诗人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杜牧等都是从这个职位上做起的。李白有个叫李云的族叔就作过校书郎,李白为他写过一首《宣城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但因格于旧例,薛涛未能真正当上校书郎,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诗人王建曾作过一首《赠薛涛》来盛赞她的才华: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才名远扬,不免有些恃宠而骄,得意忘形,与其他男子交往过密。这让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下令将她发配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以示惩罚。
松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兵荒马乱,走在如此荒凉的路上,薛涛内心非常恐惧。用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她开始后悔自己的轻率与张扬,也认清楚了自己的处境。她不过是无依无靠也无足轻重的一位小女子,就算薄有才名,韦皋一句话,便可让她的命运完全扭转。于是她便研墨提笔,将内心的恐惧诉诸笔端,写下了悲戚的《十离诗》,这十离诗,真的把自己放低到了尘埃之中,以此来乞求韦皋的原谅。
其一:犬离主
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
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其二:笔离手
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
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其三:马离厩
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
为惊玉貌郎君坠,不得华轩更一嘶。
其四:鹦鹉离笼
陇西独处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裀;
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更换人。
其五:燕离巢
出入朱门未忍抛,主人常爱语交交。
衔泥秽污珊瑚枕,不得梁间更垒巢。
其六:珠离掌
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
只缘一点玷相秽,不得终宵在掌中。
其七:鱼离池
跳跃深池四五秋,常摇朱尾弄纶钩。
无端摆断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其八:鹰离鞲
爪利如锋眼似铃,平原捉兔称高情。
无端窜向青云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其九:竹离亭
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
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其十:镜离台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十离诗》送到了韦皋手上,他毕竟对薛涛有情,很快就心软了,于是一纸命令,又将薛涛召回了成都。这次磨难,让薛涛看清了自己,她知道自己并没有真正的自由,一切都要仰人鼻息,于是便更加谨小慎微。归来不久,她就脱去了乐籍,成为了一个自由身,寓居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在那里,她采用木芙蓉皮作原料,加入芙蓉花汁,自制成桃红色小笺,将秀雅小诗写之于上,后人仿制,称“薛涛笺”。
后来,在薛涛42岁的时候,31岁的诗人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并慕名去拜访薛涛。元稹是风流才子,才貌双全,谈吐不凡。谈诗论文之后,薛涛被元稹的外貌和才情同时吸引住了,元稹也倾慕于薛涛的才华,于是两人便相恋了。
这也是她一生中短暂的拥有爱情的幸福甜蜜时光,可惜这段时光不过只有三个月,后来元稹便调离川地,任职洛阳。而作为风流才子的元稹也不会真的把薛涛当作毕生挚爱,他爱过的人,太多了。
离别之际,薛涛静静看着元稹的背影远去直到消逝,她是个聪明而理智的女子,知道要收回自己的爱情了。刻骨铭心地爱过一场,然后忘了他,再继续按自己的意愿去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她来说,已经是足够传奇而圆满的一生了。
而且,她已经四十多岁,也该去过一种相对平静的生活了。于是,她便从此脱下红妆,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从绚烂沉淀到了淡然。
她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今成都金丝街附近),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静静老去,直到离开这个世界。大和六年(832年)夏,薛涛逝世。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