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革新”的结局很不好,王叔文被杀,王伾被贬官,刘禹锡等其他八名核心成员都被贬为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
一开始,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在今天的广东省连州市附近,好歹也是个地方重臣。没想到还没等他走到连州,唐宪宗的新诏书就追了过来,又把他贬为朗州司马。
“司马”这个职位可就尴尬了,没什么事干,也没什么实权,基本上就是个闲差。这一年刘禹锡三十四岁,正当踌躇满志时却遭到这样的打击,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
来到朗州没多久,刘禹锡写了一首《秋词》—
自古逢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在文学作品里,秋天经常被形容得很悲凉,所以也被称为“悲秋”。但刚刚被贬官的刘禹锡却非要反其道而行之,这和他一贯的乐观是分不开的。
一时的乐观很容易做到,一辈子乐观就很难。但这一点,刘禹锡做到了。广博的知识不仅对他的创作大有帮助,对他的人生态度也有很大影响。
从被贬为司马到重新回到京城做官,足足花了刘禹锡二十三年时间。大家都认为,刘禹锡本来是有机会提前回京的,但这个人性子太直,写诗得罪了权贵,而且还不止一次。
第一次是在被贬十年后,刘禹锡、柳宗元等人都接到了召他们回京的诏书。大家都觉得,这下总算熬出了头,估计很快又会被重用。回到长安之后,刘禹锡兴致很高地去观赏桃花,回来后写了一首诗,结果就让很多人不满意。
《玄都观桃花》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玄都观是长安城一个著名景点。据说当初隋文帝在规划长安城时,认为这个位置是块尊贵之地,不能让人随便居住,索性建了一座道观。刘禹锡到这里时,玄都观里开满桃花,成了春季一景,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赏花。
“京城的大路上尘土飞扬,来来往往的人都说看罢桃花归来。然而玄都观里的千树桃花,都是我们离开之后才种的。”
这首诗字面上说的是桃花,其实是在讽刺长安城里的那些新贵官僚,说他们只是一些新近才爬上高位的暴发户,把好好的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刘禹锡是否因写诗惹了麻烦,不得而知,总之没过多久,大家再次被贬出京。刘禹锡去了上次擦肩而过的连州,而柳宗元去了和自己姓氏相同的柳州,也算是缘分……
又是十三年过去了,刘禹锡再次被召回长安。他特地又去了一趟玄都观,这回倒是没看到桃花,但他的诗却写得更狠了—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上百亩大的院子里,有一半地方长满了青苔,一朵桃花都没有,只看到很多菜花。再次来到这里,刘郎还是那个刘郎,当年种桃的道士却已经不知去向。”
表面上还是在说桃花,实际上也还是在讽刺那些朝中新贵,说他们虽然一时得宠,时间一长却都被打回原形。后人惊呼,这首诗不得了,可把皇帝都得罪了。仔细想想,如果“桃花”比喻“大臣”,“种桃道士”不就是讽刺皇帝吗?
据说刘禹锡这次被召回京,本来要出任“知制诏”,是个起草诏书的要职。结果这首诗一传开来,刘禹锡又被冷落,改任集贤殿学士去编辑史料了。
总之,刘禹锡就是这么个倔脾气,天不怕地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