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水平很高的王维中举后,就被安排了一个“太乐丞”的职务。
“太乐丞”虽然只是个八品小官,责任可不轻,主要负责宫中朝中关于礼乐方面的事宜。然而没想到,王维的大好前途居然栽在一桩莫名其妙的罪名上—没过多久,宫里的伶人擅自表演了只能给皇上看的黄狮子舞,身为主管官员,王维被连累受罚,被贬到山东济州看守粮仓。
王维在济州待了好几年,眼看这么下去就没有前途了,索性辞官,回到长安做个普通百姓。直到十多年以后,另一位著名诗人张九龄出任宰相,在他的引荐下,王维才重新回到政坛。
好景不长,张九龄不久被罢相,王维也遭到排挤,被派往北方边境抚慰将士。
还好,王维这次出行没有白去,给我们留下了另一首名诗《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我乘着车将要前往边关,以使者的身份来到偏僻的居延城。蓬草经过的地方,是大汉从前的边塞,大雁从这里飞过,再往前就是以前胡人的地盘。大漠上一道孤烟直冲云霄,落日在长河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圆润。我在萧关遇到了前来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遥远的燕然尚未归来。”
如前文所说,王维是诗、书、音、画四绝,而这首诗就是他“诗中有画”的最好体现。
《红楼梦》里香菱学诗,钻研的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
“孤烟”到底是什么,曾经有过很多种解释,有的说是炊烟,有的说是烽烟,还有的说是龙卷风。
大唐疆域辽阔,但人口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五千多万,是真正的“地广人稀”。王维见到的“大漠”既不适合种地,也没办法游牧,还可能随时陷入战乱。条件这么恶劣的地方,一般人是不会定居于此的,炊烟的说法可以先排除。
再来说龙卷风。沙漠里不是没有龙卷风,但至少不是很常见,而且龙卷风不“直”,也不会待在一个地方不动。更何况,有龙卷风的天气,能见度通常不会太好,又和“长河落日圆”的景象自相矛盾。所以龙卷风的说法也可以排除了。
其实书里早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孤烟”是唐朝烽火制度的一种信号。按照当时的规定,烽烟分为三柱、两柱和一柱。三柱代表情况非常紧急;两柱代表有异常情况出现;早晚各点一柱烽烟,则代表平安无事。
《资治通鉴》里写道,“及暮,平安火不至,上始惧”,说的就是唐玄宗起初不把安禄山叛乱当回事,直到有一天晚上没有收到平安火的讯息,知道潼关已经失守,这才开始害怕。
王维看到的“孤烟”,也正是一柱“平安火”。
设想一下,王维这次出使,是去慰问前线刚打了胜仗的将士。他看到壮阔的大漠风光,又看到远处的平安火直冲云霄,心里为大唐的疆土辽阔倍感自豪,于是一首好诗油然而生。
诗是好诗,但背后却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河西节度使崔希逸,他管辖的是凉州一带,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武威一带,边境对面就是吐蕃。
提起吐蕃,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但文成公主入藏是唐太宗年间的事,一百年过去了,当年和亲的影响力几乎消耗殆尽,大唐和吐蕃又开始打打停停。双方都在边境上设了“守捉使”,顾名思义,就是负责边防,不让两边的人随意过境。
崔希逸出任河西节度使期间,边境正处于相安无事的阶段。崔希逸是个热爱和平的人,他向吐蕃守将乞力徐提出,既然两国和好,何不把双方的防备都撤掉,让老百姓更方便。
乞力徐也是个实在人,虽然心里不免有些担心,也提出了反对意见:“现在你是河西节度使,我是信得过的。但以后如果换了别人,谁知道又会怎么样呢?”在得到崔希逸的一再保证后,乞力徐最终还是同意撤掉防守人员。双方还杀了白狗进行盟誓,同意互不侵犯。
果然,双方不再戒备森严,老百姓的日子也轻松多了。尤其是吐蕃方面“畜牧被野”,满山遍野都是放牧的牛羊。
如果一直和平共处下去,不光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对官军来说也是件大好事。虽然唐代很重视军功,但毕竟刀枪无眼,打仗可随时有可能要掉脑袋的。
可惜,乞力徐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就在双方互撤守捉使的第二年,有人给唐玄宗出馊主意,说吐蕃边境防守松懈,可以打他们个出其不意。唐玄宗不清楚真实状况,也以为真的是个好机会,于是下令崔希逸出兵攻击吐蕃。
这么一来,崔希逸可就傻眼了—打吧,明明是自己先提出来要和平相处,身为堂堂的节度使,言而无信还怎么做人?不打吧,这可是皇上亲自下的命令,谁敢违抗?
没办法,崔希逸只好硬着头皮出兵。吐蕃毫无戒备,这仗真是想打输都不容易。虽然唐军大获全胜,但边境上从此又连年战火。
王维写这首《使至塞上》,正是在前去慰问崔希逸的路上。他哪里知道,崔希逸此时心里正无比愧疚。
之后,崔希逸主动要求从河西节度使改任河南尹。然而,远离大西北并没能让他减轻多少愧疚之情。据说不久他就开始做噩梦,在梦里,总是有一只白狗恶狠狠扑上来,对他撕咬不停。这个怪梦搅得崔希逸心神不宁,不久便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