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知道重阳节要“登高”“插茱萸”,都是因为王维那首著名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山西人,他在这首诗里提到的“山东”,并不是今天的山东省,而是指“崤山东边”,也就是他的老家山西。
十几岁的王维独自一人来到都城长安,准备参加科举考试,顺便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诗。
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没想到王维这样的天才诗人,居然名落孙山。再次备考,王维就在“行卷”上做了很多功课。
“行卷”是唐代科举制度的特殊产物,考生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装订好,送给京城的大人物们,算是一种自荐。如果大人物认可这位考生的作品,就会向主考官推荐,大大提高考生中举的可能性。
王维行卷的目标,是京城里的社交达人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此时三十岁左右,因为从小被裹挟在各种宫廷斗争中,所以就一直向往清修,后来索性当了女道士。
就算是女道士,毕竟也是有来头的,所以玉真公主平时交往的大多是文人雅士,谈论的也都是诗词歌赋这些高雅的话题。
王维先是和宁王李宪、岐王李范这些亲王打得火热,因此得到了接近玉真公主的机会。
王维既然已经和这么多亲王拉上了关系,为什么还要跟一个公主套近乎?这是因为,各位亲王和唐玄宗虽然关系亲密,可毕竟不是一母所生;而玉真公主却是唐玄宗的亲妹子,地位非同一般。
王维是个诗、书、音、画样样精通的奇才。据说有一次他看到一幅画作,一眼就看出画中人物的动作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旁观者不信,请乐队现场表演,果然丝毫不差。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王维的音乐水平很高是公认的事实。
王维接近玉真公主,不光展示诗作,也用到了自己的音乐强项。
岐王李范安排王维和玉真公主见面,让他先打扮成乐师模样,用琵琶弹了一曲《郁轮袍》,玉真公主听完赞叹不已。岐王恰到好处地再补上一句:这位帅哥不光曲子弹得好,诗写得更不错呢!
玉真公主接过王维的诗作一看,很惊讶地说:“这都是我平时学习的诗作呀,一直以为是古人的大作,没想到都是你写的!”于是玉真公主请王维上座,大家一起谈诗论文,聊得很是开心。
在玉真公主的力荐下,王维不仅顺利中举,而且是当年的状元。这一年,王维才二十一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