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朱阁横金锁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02 12:53

晏殊为官时间极长,他十四岁就成为朝廷命官,为官食禄近五十年。

玉楼朱阁横金锁

晏殊的出身并不高贵,其父晏固只是一介小吏。晏殊自小聪明,七岁就能写文章,被目为神童。更为幸运的是,他十三岁那年,当时的工部侍郎李虚已非常欣赏晏殊的才华,将自己的女儿许给他为妻。第二年,十四岁的晏殊由工部尚书张知白(他和晏殊的岳父是正副职关系)举荐,得以目睹天颜,由宋真宗亲自面试。就此,晏殊得以步入青云。

晏殊的成功,当然有其岳父从中相助的因素,但也不能完全说是“潜规则”。归根结底靠的还是自己的本事,如果他很平庸,李虚已又怎么会看得上家世寒微的他?就算推举到皇帝面前,他又怎么能脱颖而出,深受皇帝垂青呢?

十四岁的晏殊,面对皇帝,表现得超乎寻常的沉稳老练,他和众进士一起参加殿试,面对由皇帝亲自监考的大场面,面对这些比他多吃了几十年饭的大哥哥甚至老爷爷,他丝毫不怯场。《宋史》载:“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宋真宗大喜之下,赐晏殊“同进士出身”――皇帝特别恩准他和其他进士一样,拥有同等学待遇。

小小晏殊,其成熟和老到远远超过他的年龄,所以皇帝很放心地让他陪太子(即后来的宋仁宗)读书。然而,并非走到这一步,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当时在东宫陪太子读书的并非晏殊一人,还有一个来自福建的神童蔡伯俙。太子年幼顽皮,晏殊每每苦口婆心地规劝,而蔡伯俙却擅长献媚,事事附和太子。宫里的门槛很高,太子年幼个矮,迈起来非常费力,蔡伯俙就主动趴在地上,用后背给他垫脚。又有一次,真宗皇帝查考太子的文章,太子要晏殊代做,晏殊推辞不允,蔡伯俙却抢着当枪手替他写文章。

后来,真宗驾崩,太子继位,是为宋仁宗。仁宗对晏殊倍加重用,却打发蔡伯俙去当地方官。蔡伯俙不服,诘问仁宗,仁宗道:“当时朕年幼,不分良莠,现在觉得治国一定要用正直可靠的人”。蔡伯俙听了,羞惭满面,无言以对。

看来,晏殊能一直仕途得意,也决非偶然,他不谄不侫,忠实可靠,这是他最出色的个人品质,也正好迎合了当时的政治氛围。所以无论是宋真宗还是宋仁宗,都很喜欢和信任他。《宋史》载:宋真宗对晏殊十分看重,有时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就写一个小纸条派人送给晏殊进行咨询,晏殊每次回复时,都把宋真宗原稿和答奏的纸张粘在一起,以示绝无外泄遗漏之虞。这样的谨慎干练,皇帝岂有不喜欢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