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第208首史达祖的《喜迁莺·月波疑滴》。此词别本有题“元夕”,有题“元宵”,为元宵忆旧感怀之作。由眼前元夜璀璨灯会的热闹与自己落寞心境的对比,引发当年元夜文朋诗友聚会之回忆,抒发少年狂客的豪情。胸中豪情仍在,只是为多情羁绊,怕辜负佳人守候。全篇写景明丽,情蕴缠绵,于悲凉孤凄中,暗有豪雄之气,在众多咏元宵词中别具一格。
喜迁莺·月波疑滴原文
喜迁莺
史达祖
月波疑滴,望玉壶天近,了无尘隔。
翠眼圈花,冰丝织练,黄道宝光相直。
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
最无赖,是随香趁烛,曾伴狂客。
踪迹,漫记忆,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
柳院灯疏,梅厅雪在,谁与细倾春碧?旧情拘未定,犹自学、当年游历。
怕万一,误玉人夜寒帘隙。
喜迁莺·月波疑滴注释
玉壶:喻月亮。南朝宋鲍照《代白头吟》:“清如玉壶冰。”
翠眼圈花:指各式花灯。
黄道宝光相直:指灯光与月光交相辉映。东汉班固《汉书·天文志》:“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黄道,原指太阳在天空周年运行的轨道。
春碧:酒名。宋代范成大《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喜迁莺·月波疑滴译文
译文1
月波涓涓真担心它会下滴,望玉壶般的明月银天近在眼前,澄澈如镜没有一丝灰尘阻隔。各式彩灯五光十色花团锦簇,都是用透明的丝绢织就,月光和灯光交相映射。可怜我因诗酒而消瘦,难以接受这太多迷人春色。感到最可喜的还是,拿着烛带着香,去陪伴那些风流狂客。
旧日游踪隐约还能记得,岁月催老了杜郎,怎忍心去听东风中的幽笛。杨柳院中灯火疏落,寒梅厅堂还留有残雪,谁和我一起细品新酒春碧?旧日的风情难以拘束,还要去学当年那样游历。怕的是万一,误了寒夜里美人在窗边帘缝的约期。
译文2
月光皎洁如水,清澈欲滴,天空洁无纤尘,玉壶般的明月如在眼前。五彩斑斓的各式花灯,仿若冰丝织就,月色与灯光交相辉映。可怜我因沉溺诗酒已日渐消瘦,再难以消受这灯红酒绿的热闹。最难忘的,还是当年元宵赏灯,曾与一班文朋诗侣纵情狂欢。
旧日游踪,依稀还记得,只是岁月早已催老杜郎,怎忍心再闻幽怨笛声。杨柳深院中灯火稀疏,梅厅尚有残雪,可有谁再共我细品春碧新酒?旧日豪情管束不住,还想要像当年一般纵意游历,却又怕万一,辜负了寒夜里佳人,倚窗窥帘苦苦等待我的深情。
译文3
融融的月波如水欲滴,仰望明月澄澈,天幕近在眼前,没有一丝的尘埃。旋转的花灯像翠绿的柳眼,丝织的彩灯射出冰丝般的光练,黄道的宝光与月光恰好相遇交映,争辉斗艳。可怜我自己为饮酒赋诗而瘦损衰残,再难去应接那春色绚丽。最无奈的是伴随着几个狂傲的朋友,追逐欣赏那蜡烛点燃的元宵彩灯。
往日踪迹,隐约还记得。如今我老矣,怎忍听东风里呜咽的笛声。垂柳依依的庭院灯火稀疏,寒梅俏立的厅堂残雪犹在,谁为我缓缓斟满新酿的美酒?与她的旧情拘羁不定,姑且再打起少年游兴,怕的是万一耽误了那在寒夜中斜倚在窗边的美人期待着与我的约会。
译文4
月波涓涓,真担心它会下滴,玉壶般的明月与银天近在眼前,澄澈如镜没有一丝灰尘阻隔。各式彩灯五光十色,花团锦簇,它们都是用透明的丝绢织就,使得月光和灯光交相映射。可怜我因诗酒而消瘦,难以接受这太多的迷人春色。最可喜的还是拿着烛带着香,去陪伴那些风流狂客。
旧日游踪隐约还能记得,岁月催老了杜郎,怎忍心去听东风中的幽笛。杨柳院中灯火疏落,寒梅厅堂还留有残雪,谁和我一起细品新酒春碧?旧日的风情难以拘束,还要去学当年那样游历。怕的是万一,误了寒夜里美人在窗边帘缝的约期。
喜迁莺·月波疑滴题解点评
评点
这是篇写元宵之夜的词作。词作回忆了少时游历元夜的浪漫,又与今日凄凉作对照,表达了自伤身世之感。
上片先写元夜花灯与月交相辉映的景观,后写自己沉迷诗酒、愈加消瘦,无心赏景的寂寞心境。前三句写满月,词人以“月波”,“玉壶”等词眼,写出元宵夜月之美,让人为之动容;“翠眼”三句写花灯,将读者带入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渲染了一派温馨欢乐的节日气氛;“自怜”三句陡然转到自身,写自己因沉浸诗酒而消瘦憔悴,没有兴致赏春色,抒发了自伤孤独的心情。上片以世俗的热闹反衬词人的寂寞,极具艺术特色。
下片思昔抚今,先追忆少时游历的豪兴,再写此刻的消瘦憔悴、无心赏景,两相对照,抒发了凄惊苦闷的心情。“踪迹,漫记忆”由上片后两句而来,引出“柳院灯疏”后三句,写自己独寻旧日踪迹,看到柳院依然是灯火稀疏,梅厅积存的残雪仍在,但能与谁一起“细倾春碧”?词人运用反问句式,增强了抒情色彩。“老了杜郎”两句写眼前景:如今杜郎已老,再不敢听东风笛,因为柳院梅厅仍在,可情人已去,庭院空空。此情此景令词人油然而生物是人非之感。“旧情”四句写自己为何寻访昔日踪迹,原来是旧情难忘,想学当年的狂荡,恐怕误了寒夜与情人帘隙的约会。
全词情景交融,感情真挚。
喜迁莺·月波疑滴赏析鉴赏
赏析
本首上片先写上元望月赏灯,接着便是感慨身世。词如人生,人生而矛盾,词亦吞吐难言,前言后语大异其趣。本词起处,写月夜之清静无生,透出一种清虚之气,但自“自怜诗酒瘦”句始,叹老嗟卑,词情悲苦。全词情调低沉忧郁,流露出韶华易逝之感。
鉴赏
这是一首写元宵之夜的词作。词中回忆了少年时代游历元夜的浪漫,并与如今的凄凉作对照,表达了身世自伤之感。其中的心理描写真实而自然,是本词的主要特色。
上片先写元夜花灯与月亮交相辉映的景观,后写自己沉迷诗酒而愈加消瘦,以及无心赏景的寂寞心境。前三句写满月,词人以“月波”,“玉壶”等词眼,写出元宵夜的月之美,让人为之动容。“翠眼圈花”三句写花灯,将读者带入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中,展现出一派温馨欢乐的节日气氛。“自怜诗酒瘦”三句陡然转到自身,写自己因沉浸诗酒而消瘦憔悴,没有兴致欣赏春色,抒发了词人自伤孤独的心情。上片以世俗的热闹反衬词人的寂寞,极具艺术特色。
下片忆昔感今,先追忆年轻时游历的豪兴,再写此刻的消瘦憔悴、无心赏景,两相对照,抒发了凄惊苦闷的心情。“踪迹,漫记忆”由上片后两句而来,引出“柳院灯疏”后三句,写自己独寻旧日踪迹,看到柳院依然是灯火稀疏,梅厅积存的残雪仍在,但与谁一起“细倾春碧”?词人运用反问的句式,增强了抒情色彩。“老了杜郎,忍听东风笛”写眼前的情景:如今杜郎已老,再不敢听东风笛,因为柳院梅厅仍在,可情人已去,庭院空空,物是人非之感油然而生。“旧情拘未定”四句写自己为何寻访昔日踪迹,原来是旧情难忘,想学当年的狂荡,恐怕误了寒夜与情人帘隙的约会。
全词情景交融,感情真挚,但语言稍显晦涩,并不是史达祖词中的上乘之作。
喜迁莺·月波疑滴作者简介
史达祖(约1163~约1220),字邦卿,号梅溪,祖籍汴京(今河南开封)。曾效忠韩胄,韩胄败后,被处以黥刑。其词刻画细腻逼真,形神兼备,多为咏物词,也有感怀时事的作品。著有《梅溪词》。《全宋词》收录其词一百一十余首。